有句俗語:「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婆太太看媳婦,越看越惹氣」。婆媳關係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是特殊關係,也是家庭中最複雜的關係。婆媳之間如何才能和平相處,是所有人都為之困擾的。要知道新家庭中,有一半是兒子做主,一半是兒媳做主,要想無聲息地住到兒子家中,婆婆們可是受了不少苦。就像這位婆婆一般,在多次要求下,也未住進去,最後無奈給出一部分錢財,才順利地住進兒子家中。
房子的問題是所有結婚女性的歸宿,現如今的社會中,幾代人才能奮鬥出一套房子。如果新婚夫妻想要有一套房子,則是需要虧空家中的老人才行。麗麗和丈夫結婚前一直都是租房子住,直到結婚後,雙方家長出錢一起付首付,給二人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雖然說有了房子,但是每個月的定期扣款卻讓二人應顧不暇。
「你說你,都工作了三年了,怎麼還不漲薪資」?瞧著工資卡裡的工資,麗麗焦急地怒斥丈夫。丈夫在一旁冷著臉,繼續工作,沒有搭理。「我說話呢?你到底聽到沒有」?見丈夫沒有回答自己,麗麗更加怒氣衝衝,把銀行卡丟在地上,坐在椅子上生氣。「現在市場不景氣,能夠保住工作就不錯了」。丈夫淡淡地開口,看不出悲喜。
「呵呵,你說這話,我告訴你,下個月你媽還說要來住。到時候又要多一個人吃飯,你覺得我們的薪資夠用嗎」?麗麗想起昨日婆婆的話就心情煩悶。「我媽怎麼會突然要到城裡來住,不是在鄉下住得好好的嗎」?丈夫終於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抬頭瞧著妻子。「不知道,等下個月來再說」。二人互相望著點頭,妻子無奈地撿起地上的銀行卡,到廚房收拾著。
誰知,因為村子裡發生特殊情況,在一個星期後,婆婆就一個人獨自來到城裡。回到家裡,瞧著婆婆在,麗麗有些好奇。「兒媳,我明兒開始就進來住了」。婆婆笑著說,眼中絲毫看不到真誠。「什麼,明兒就開始。這是我們的房子,你憑啥住?而且來得這麼突然」?兒媳驚訝地反駁著。
「兒媳,你怎麼這麼見外?我兒子都把鑰匙給我了」。婆婆把口袋中的鑰匙掏出,一把丟在桌子上。婆婆沒有告訴兒媳,老家改造,成為了新農村,雖然沒有土地,但是有賠償金。拿到這些賠償金,就算是在城裡買套房子也夠了。「我不管,要住進來,每個月要交生活費」。兒媳也不是不願意婆婆住家裡,但是開銷多增加一個人,實在是自己承擔不起。
「在農村,我一天一天地把兒子養大,如今連住個房子,也這麼難」?婆婆眼淚一下流出,淚眼連連地看著兒媳。「我,算了,等他回來再說吧」。兒媳把包包提著進臥室中,沒有再出去。直到晚上丈夫回來後,一家人才坐在一起商量著。最後老人的養老金每個月支出500元給兒媳,才順利地住下。但是之後婆媳卻是很少言語,總是有隔閡,如果不是丈夫從中周旋,婆媳二人幾乎是陌生人。
情感寄語:老人住在兒子家中,沒有錯。但是兒媳家中已經自身難保,如果作為婆婆還一味地拖累兒子兒媳也是不對的。既然家中有困難,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和平解決。不要做出讓老人傷心,讓兒媳為難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