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新媒體

這屆年輕人不想生孩子

目前,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何防止「跌跌不休」、如何提高生育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人口問題,常說常新。

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到底是什麼讓現在的年輕人不再想生孩子?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他表示,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持續保持社會活力的治本之策。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意味著什麼?

總和生育率,可以通俗理解為平均一對夫婦所生育的孩子數量。

在現代社會,生育率達到2.1,則稱為達到更替水平,也就是能維持人口世代更替、人口數量不增不減的生育率水平。

如果生育率低於1.5,則是跌破警戒線——因為生育率一旦跌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很難再回升。

統計局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連續數年下降。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

從歷史數據看,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2016年和2017年,由於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一度超過1.5。

但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495和1.47,已經跌破警戒線。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2018年和2019年我國的生育率仍然接近1.5,但這是存在二孩生育堆積效應的情況下,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在2018年和2019年僅為1.1至1.2之間。

人口大省也「缺人」了?

近日,河南衛健委對省人大代表關於「儘快制定河南省人口發展戰略儘快放開生育」的建議答覆,引發各界關注。

河南衛健委表示,2016年1月1日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全省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人口增長基本符合預期。

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生人口已連續三年下降並將繼續呈下降趨勢,對本省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人口大省還「缺人」?一時間,這封答覆引發網絡熱議。

事實上,河南出生人口連續下降的情況並非孤例。

梳理近5年各地出生人口數據發現,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首年,全國29個省份出生人口數量都出現明顯反彈。

但從2017年開始多數地區人口增長勢頭即開始減弱,到2019年全國超九成省份出生人口呈下降態勢。

其中,河南、山東等7個省份的出生人口數已連續三年持續下滑。

年輕人不是不想生

出生率持續走低,並不是適齡女性不想生,而是育齡女性在減少,另外,生活壓力大、成本高企也導致不敢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5-49歲育齡婦女人數比2017年減少700餘萬人,其中20-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減少500餘萬人。

對於多數家庭而言,「養娃」絕對是件燒錢的事情,生二胎則面臨著更大的經濟壓力。

尼爾森發布的《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顯示,目前「生娃」主力人群集中在85後、90後,80%以上為本科以上學歷人群。

這些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約為1.9萬元,育兒花銷平均超5200元,佔家庭整體月收入的近三成。

低收入家庭的育兒花銷佔家庭月收入的比例更高,達到44%。

「養娃」不僅花錢,還很花時間。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家庭育兒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寶媽」群體日常陪伴孩子時間最長,30%的「寶媽」每天陪伴孩子超4小時,周末超7成父母會陪伴孩子4小時以上。

對於大部分「養娃」家庭來說,假期並不意味著休息,甚至可能會更加忙碌。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報告中指出,據目前發展態勢預測,未來十年將經歷從增長到下降的重大轉折,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預計203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8‰,2050年為-5.65‰。

從人口總量來看,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為140005萬人,預計2027年將達到峰值14.17億,此後將開始下降,2035年降至14.03億,2050年降至13.21億。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舸表示,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已成現實,大家關心的是中國哪一年會迎來人口負增長,前幾年的預期是2030年,今年的預期是2027年,但也許會比預期更快到來。

事實上,當前中國人口形勢不僅面臨規模即將見頂、遠期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性別比已嚴重失衡的情況:

1982年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女性=100)嚴重偏離103-107的正常水平,1990年超過110,2000年接近118,之後一度超過120,目前仍在110左右。

0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1300萬,90後男性比女性多近900萬。

截至2015年,中國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超2000萬、而同齡未婚女性僅約600萬。

預計到2040年,30歲及以上未婚男性將超4000萬。

「此次『七普』數據將檢驗此前提出的『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預測。」

楊舸稱,「從性別比數據來看,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一直偏高,此前積累的問題可能會在不久後發生。婚姻擠壓、性交易、性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可能加劇。」

延遲退休已成定局

根據聯合國的老齡化社會標準,中國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程度正在進一步加深。

這意味著,中國的撫養比(是指在人口當中,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將逐漸變大,勞動力負擔將越來越沉重,如果撫養比超出一定範圍,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嚴重受阻。

而控制撫養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延遲退休年齡。

「延長退休年齡已經勢在必行,需要建立全民共識和時間表。」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彭希哲表示,「目前國家已設計多種延遲退休方案待進一步研究,每種方案都是根據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經濟發展制定的,目標都是緩解勞動就業和老齡化社會的壓力。」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已明確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實施」兩個字,標誌著延遲退休將要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成現實。

結語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已接近尾聲。

在結果公布之前,人口總量趨近零增長、將迎來負增長已成為學界共識。

目前,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如何防止「跌跌不休」、如何提高生育率,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那麼,這種局面下,全面放開生育還會遠麼?

相關焦點

  • 俠客島: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前兩天,一則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這是啥意思?民政部部長近日發文稱,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 中國總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年輕人不生孩子,以後怎麼辦?
    當前中國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演變為,總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和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之間的矛盾。現在好多年輕人連談戀愛、結婚都不願意,更別說生孩子了。以前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還能通過加班加點,大力搞生產,來增加商品和服務的供應,但生孩子不是造商品,想要提高生育率, 「加班加點搞生產」的方法可行不通。
  • 民政部首次表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樓市或將劇變
    前言之前為了鼓勵生育,原本一直計劃生育的我國開始實行了二胎政策,而現在三胎也即將開放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現在我國的人口已經是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期,民政部的部長李紀恆明確地指出,現在我國適齡人口在生育意願這一方面已經是越來越低,我國目前的總和生產率已經是下跌到了警戒線以下。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年輕人坦言:我沒資格讓我的孩子繼續窮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時代在進步,人們能感受到現在的日子要比過去好得多,最起碼在物質上豐富了很多,但卻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生育,哪怕開放了二胎,生育率依然不見起色,原因說起來都是辛酸淚。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專家建議多生孩子可以高考加分
    我國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一直以來豐富的勞動力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是最近幾年時間,我國人口出生率卻呈現下降的趨勢,即便放開二孩政策了,總體的出生率也並不是很高。可以看出過去幾年時間,我國不論是人口出生率,還是人口自然增長率都呈下降的趨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引起了大家的很大關注。目前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已經進入關鍵轉折期。那為什麼我國人口出生率會跌破警戒線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我國人口生育率破警戒線,將引發經濟萎縮!為何人們不願生孩子了?
    最近,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表示,去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為2000年來最低!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但如今卻出現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這說明,我國目前出現的人口生育意願低的現實和未來趨勢,就應該是一個被動接受的結果。雖然說,2019年我國出生的孩子中二孩及以上比重達59.5%,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但這也難以改變和逆轉出生率整體下降的趨勢和結果。
  • 一個粉絲網友: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
    在報導的文章中,李紀恆部長指出:我國的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總和生育率」,在這裡筆者給大家解釋一下。所謂的總和生育率,也稱總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者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
  • 中國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原因是什麼?
    緊接著,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研究生,這教育這一塊一個孩子沒有幾十萬那是下不來的。你想想,中國還有6億人月均收入不到一千塊,怎麼活啊。第三、工作。要是孩子爭氣,自己考上了鐵飯碗,那還好說一點。要是沒有,您就看看現在有多少大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啊。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女人都不想生娃了,男人還想娶個保姆?
    沒想到,專家預測的我國生育高潮不僅沒來,總和生育率還直接跌破到了警戒線以下!民政部官方統計顯示,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歷史最低的10.48‰,也就是說,每一千個人口當中,新生兒還不到11個。究其原因,還是適齡人群生育意願偏低,其中每三個單身適婚女性,就有一個人選擇獨身。結的少,生的自然也就是少了。
  • 生育率普遍降低,韓國生孩子給錢,日本主動分配男女,中國呢?
    生育率降低自然會對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主要是因為人口老齡化嚴重,導致養老福利跟支出也相應增加,這就加劇了財政部門的壓力。為了能夠緩解生育率降低的問題,韓國開始實行新的舉措,比如加大補貼力度以及福利待遇,來鼓勵男女雙方生孩子。根據資料顯示,韓國夫妻生一個孩子,他們可以拿到200萬韓元(1.2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 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90後說了大實話
    執筆:檸兒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人口出生率數據顯示,我國生育率出現「三連跌」:2017年,也就是實行「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卻跌到1523萬;2019年再創新低,全年出生人口又下跌至1465萬。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這些現實壓力是主因!如何才能緩解現狀?
    一項數據清晰地反映出,未來我國將要面臨的一場「人口危機」,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再創新低,甚至不足10.5%;與此同時,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不但增多,甚至超過了12%,毫不誇張地說,我國已接近逐步步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口不斷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出生率逐年降低卻引人深思,這背後有哪些原因呢?
  • 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或將不再是高房價,而是這3個「新問題」
    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之前就有過購房者打砸售樓部的事情。 我們從住宅的空置率當中就可以看出,根據西南財經大學調查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時,我國的城鎮住宅空置率就已經達到了22%,而國際空置率的合理標準才在5%-10%之間,可以說我國的城鎮住宅空置率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合理區間。而且這些年來,房子依舊在不斷建設,而城鎮當中的居民大多數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再選擇買房的只有農村進城的人購房和購買改善型住宅的人購房。
  • 【天下奇聞】韓國生育率跌破1全世界最低 富豪沉迷日本錦鯉買一條...
    【韓國】生育率跌破1,媒體自嘲「世界首創」韓國《中央日報》2月28日稱,韓國統計部門27日發布「2018人口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韓國生育率(1名女子一生所產孩子數)為0.98,創下197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值。韓媒自嘲稱,在沒有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情況下,生育率跌破1,韓國是「世界首創」。
  • 學者稱我國2030年左右將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發現,我國年出生人口規模約為1600萬人,比1990年減少了三分之一,年淨增人口為600萬至650萬人,比1990年縮減了一半。對此,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採訪時說,這表明計劃生育政策實施30多年來,我國的人口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
  • 19年已過三分之二,豬寶寶扎堆出生也難救生育率?三座大山太現實
    結婚生子,是很多人人生中必經的一個過程,尤其是對於思想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更是把生孩子和孝道捆綁在了一起。俗話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生育率卻逐漸的降低。生育基礎日漸變的薄弱,所以導致生育率自然會下跌不少。02、第二座大山——養育成本增加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就是養育成本的增長,醫療和教育成本的逐漸上漲,同時還伴隨著房價的上漲,不少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支撐這些巨額的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