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牛人也是人,只是幹了凡人沒幹過的事,因此成為了牛人。
不要問我這是哪個子說的,今天想跟你聊的,其實是旁邊的「牛人」。「牛人」偶爾也會以「別人家孩子」的身份出現。在我的童年時期,也許是由於社交圈子太窄,人際關係很局限,總是能在臨近的「別人家孩子」中發現一些「牛氣沖天」的角色。
比如,我的小學同桌,一個帶著哈利·波特同款眼鏡,愛在桌洞裡偷看《冒險小虎隊》的文氣少年。因為放學後總有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從來不背語文課文,然而每每在老師點名檢查的時候,這個人站起來脫口而出,一字不錯,考試時凡是靠背誦得分的地方,幾乎不會有疏漏。據說他上了中學以後,背過整本牛津詞典,英語成績居高不下……簡言之,記憶力驚人。
記憶力驚人的牛人,在文學圈也屢見不鮮,最叫我印象深刻的一位,當屬美國著名文學理論家,哈羅德·布魯姆。這位老先生以對莎士比亞的熱愛聞名文學圈,自從他兒時第一次在圖書館遇見莎士的巨著,便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同樣無法自拔的還有他對莎翁作品的記憶,對經典臺詞每每熟讀成誦,文章句讀之間的引用信手拈來。而他所提出的一個最重要的理論:關於「影響」這個概念的一系列分析,我總覺得和他記憶力太好分不開關係。
以《影響的焦慮》中的觀點為例,簡單說,就是布魯姆認為優秀的強者詩人(作者),會「影響」到後來的「弱者」詩人(作者)的創作,為了擺脫前人的「影響」,後輩們要使用各種招數來避免被這種「影響」支配。而能夠看出這種間隔幾代或數年的文本之間的「影響」關係,我想沒有好的記憶力,真的很難做到。想想看書架上那本福克納的小說,每隔幾年重讀一遍,你是不是總懷疑自己是第一次翻開此書。
事實上,除了驚人的記憶力,你的人類同伴還有更多厲害的技能,遠的名人軼事我們不提了,存在於身邊的「牛人」,其實就有各種各樣使你自愧不如、感慨人生、需要買酒(包)解愁的高超技能。比如我就很羨慕天生就有樂感,手指頭還特靈活,左右手超協調的人,拿起什麼樂器,練練就能演出了;再比如,運動細胞很豐富的,嘴上說著,這個東西我從來沒玩過啊,我先試試,五分鐘熱身以後,咔咔就將你擊斃;我還知道有一種「牛人」的牛,是一種天賜,很遭人嫉妒:怎麼吃都不胖……
當然,也有可能你自己就是「牛人」本牛,總之,從小到大,有生之年,總有些「牛人」在驚訝著我們的人生,而這就是本期「生活圓桌」的徵稿主題:我身邊的「牛人」。
你身邊的「牛人」是什麼樣子的?他/她怎麼就那麼「牛」?不牛或同樣也很牛的你是怎麼看待這些「牛人」的?
歡迎各位抱著「沒做過牛人,還沒見過牛跑嗎」的心態,來共同分享你身邊「牛人」的故事。
中讀投稿專欄「WeWrite」與《三聯生活周刊》
王牌欄目「生活圓桌」聯手發起主題徵稿啦!
【徵稿主題】
我身邊的「牛人」
【投稿要求】
1000字以上,暢所欲言;
署名必須為中讀用戶;
僅對文字進行徵集。
標題請註明:生活圓桌投稿|XXXX
【投稿方式】
1、打開中讀 App,點擊頁面右上角「+」,寫長文,勾選「生活圓桌」專題進行投稿;
2、或打開中讀 App,在首頁 WeWrite 頻道下找到本期徵稿文,直接在徵稿文下貼讀感;
3、標題格式:【投稿】XXXXX;
【投稿福利】
入選稿件將發布在《三聯生活周刊》中「生活圓桌」欄目下,稿件一經採用將獲得稿酬500元
▼ 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
馬上點擊文章標題
查看生活圓桌往期精彩稿件:
《體胖心寬,柔軟如脂肪》
原來,脂肪有種不動聲色的善意提醒,當我的大兒子捏著我的肚皮問:「媽媽,你的肚皮為什麼這麼老?」我深切感受到,這副孕育了兩個孩子的身軀需要我的心疼與照料。是時候回過頭來,關愛自己了。最近,我開始練瑜伽,只點一份蒜泥白肉。飲食清爽、肢體舒坦,心就如脂肪般柔軟。常言「心寬體胖」,明明是「體胖心寬」。在任由自己橫肥千裡與暴瘦如電之間,另闢蹊徑。
《傻瓜穿法》
時光匆匆,時尚兀自變化飛快,人潮在其後亦步亦趨,有身不由己的累,也有踏浪戲潮的樂,追逐或不追逐,它自前行。正如康德所說:「成為一個處於時尚之中的傻瓜,總是要比成為一個處於時尚之外的傻瓜要強。」反正總是傻瓜,不如各自隨心。
《渺小的字節》
第一次見到這些街名時,我的情緒不可避免地變差了,這些街道的兩旁,分布著外形相似的大廈或者軟體園,一幢幢樓的名字同樣是用數字命名的。但是我想這些命名,恰恰提醒著我認清現狀,不要對未來抱有太高奢望,在這裡,卑微的程式設計師無非是這些大廈裡的一塊磚頭而已,在這龐大的二進位帝國裡,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字節上的一個比特罷了。
【關於「WeWrite」】
「WeWrite」是中讀的讀者原創園地與新秀選拔平臺。只要你有寫作的欲望,只要你有生活的感悟,都歡迎你向我們投稿。我們鼓勵對生活的一切探索,尤其歡迎社科人文類的思考。如果你已經躍躍欲試,下面就是具體的投稿規則:
專欄每天推送一篇讀者投稿。目前申請通道向社科人文類內容作者優先,其他方面內容,我們也將擇優發表。期待與你一起,創造寫作的各種可能。
每周發布一篇主題徵稿,供才華橫溢的你盡情發揮。
1. 被「WeWrite」採用並發布的文章數量達到五篇後,你將獲得中讀加 V 認證,成為中讀籤約作者,獲得中讀 App 平臺的推薦。
2. 你還將獲得在三聯書店旗下《三聯生活周刊》、《新知》、《讀書》、《愛樂》雜誌發表文章的綠色通道,以及作品集結出書的機會。
你和中讀作者之間,也許只差這個機會了。我們在這裡,期待著你的來稿。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zhongdu@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