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我院二十四節氣系列推送,聚焦每個節氣常見的健康問題,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適時當季的養護建議。
「東風吹雨小寒生」,隨著年關臨近,氣溫一日冷似一日,不久後,又會有陰冷細雨帶來南方冬天專屬的「溼冷魔法」,這樣的天氣下,有一種最為「常見」的疾病常常找上門來——流感。
輕則發熱、頭痛、咽痛、肌肉痛,重則可能導致肺炎,損害神經、心臟,休克,甚至死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當前,流感這一看似常見但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的呼吸道疾病也要充分引起重視。
我院呼吸內科梁瑞韻副主任醫師介紹,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發季節,多起病急,常見症狀有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慾減退等,可伴有咽痛、咳嗽及鼻塞、流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大多數病情較輕,可自愈。
流感常通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給他人,也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汙染的物品接觸而被傳染。
我院呼吸內科何文曼醫師介紹,以下的方式雖然十分常見,但不失為預防流感的「錦囊妙計」:
1
注意天氣變化,及時保暖,多喝水;
2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當開窗通風;
3
養成適當鍛鍊的好習慣,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4
飲食均衡,少食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減少去人口密集場所,在人口密集、密閉場所一定要佩戴好口罩;
6
打噴嚏、咳嗽時可以用紙巾或肘部掩住口鼻,防止飛沫傳染;
7
勤洗手,外出後、用餐前、取下口罩前要充分清潔手部;
8
如果自身是流感易感人群,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如果不慎「中招」,以下這些方法也可以幫助減輕症狀,幫助自愈:
1
可以服用奧司他韋或扎那米韋抗病毒;
2
多喝熱水,可以服用維生素C;
3
在溫暖的環境下休息;
4
注意室內多通風。
另外,若自覺有上呼吸道不適或其他流感症狀並程度較者,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必要時需要進行核酸檢測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因流感具有很強傳染性,如有疑似症狀,及時佩戴口罩,可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需要多休息、多飲水,對症處理。
專家簡介
梁瑞韻
教授,碩士生導師,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青年委員會成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肺癌與間質病工作組成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慢阻肺學會成員,介入學組成員。
科學研究: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瞬時感受器電位M7通道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道平滑肌細胞增殖的調控作用及其信號通路。負責人。
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瞬時感受器電位M7參與肥大細胞抗原活化及哮喘發病的研究。參與人。
2006年,廣東省科技計劃: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對哮喘大鼠氣道杯狀細胞及粘蛋白mRNA表達的影響觀察。參與人。
何文曼
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師
RECOMMEND
原標題:《二十四節氣·小寒 | 天寒易感,對抗流感有這些「錦囊妙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