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是我國特有的曆法現象,只有農曆的月份才會有閏月的說法,公曆是沒有閏月的說法的。恰巧今年閏四月,在閏月這一古老的曆法現象中,「閏四月」還是比較罕見的,一般相隔8年或者11年,最長相隔38年才會出現一次。鼠年恰遇「閏四月」,一起來品讀幾首古人閏四月的詩詞吧!
閏四月十三日聞蟬
清 弘曆(乾隆)
維舟柳港綠漲平,一奩鏡影含空明。
忘言徙倚萬籟寂,忽聞新蟬候節鳴。
抱枝隔葉流響澀,啁啁如弄無簧笙。
下映澄碧波紋清,垂緌似訴隔歲情。
隔歲風光卻常住,吟喬時飲枝間露。
何必流陰感昔今,由來幻景無來去。
愛新覺羅·弘曆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詩人,據說他一生作詩四萬多首,超過了南宋的一代詩宗楊萬裡。只是這位自稱「十全老人」「翰林天子」的皇帝雖然博覽群書,但是喜歡賣弄學問。為了顯示自己才華滿腹,與眾不同,寫的詩大多晦澀難懂,韻律掌握的也不太好,讀起來十分拗口。所以,雖然傳聞他詩作數量驚人,但卻沒有多少佳作傳世。
這首詩據傳是乾隆在位期間,作於某一年的閏四月。全詩多景物描寫,寂靜中聞得蟬鳴,動靜結合,又有碧波蕩漾,流水潺潺,一派夏日靜謐美景圖畫。末二句有感嘆時光流逝之意。作為一個自詡心繫天下百姓的高高在上的帝王,能在閏四月時節專門留下詩句,或許能說明這個特有的月份在古人心中的不同尋常之處。
除了乾隆,其實宋代還有兩位大佬賦詩吟詠過閏四月。這兩位,一個是宋高宗欽點的狀元郎張九成,一個是和張九成同科的探花郎鄭剛中。
張九成,南宋著名經學大家,「橫浦學派」創始人。張九成雖是狀元郎,博學多才,但一生主戰,為主和派的奸相秦檜所不容,被秦檜以種種罪名貶謫南安軍十四年。只是雖被貶謫,張九成在貶所依然讀書不輟,閒暇時賦詩自娛。潔身自好的張九成曾作《辛未閏四月即事》組詩七首,以詩言志,既有怡然自得之意又不墮其志。
「晨朝香火罷,去履脫危冠。飽讀古人書,會意有餘歡。客有饋荔枝,薦又碧玉盤。吟哦更咀嚼,未羨朱兩轓」「千載陶淵明,簞瓢常晏如。譬彼雞群中,有此海鶴孤」這些組詩中的句子,既有張九成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悠遊田園之意躍然紙上。又有表明自己廉靜自守,不與人同流合汙的孤高自賞之意。借難逢之閏四月寓心志於詩中,真是既巧妙又不失絕妙。
狀元郎借閏四月詩言志,探花鄭剛中則是賦閏四月詩抒情了。鄭剛中是南宋著名詞人,也是南宋和嶽飛、宗澤齊名的抗金名臣,他在治蜀期間,實行屯田,減免雜徵;整飭軍旅,加強武備,使金兵不敢犯境。當時有「宗澤猛虎在北,剛中伏熊在西」的讚譽。鄭剛中文能填詞賦詩,武能保境安民,被譽為一代名臣,實至名歸!
文末附上鄭剛中的代表作之一,《閏四月夜草亭獨坐玩月》:
山城向中夜,暑氣亦漸歇。
幽蛩互喧靜,飛螢亂明滅。
清風開竹杪,入此半軒月。
坐久觀我身,不見煩惱熱。
天邊白玉盤,只恐有時缺。
頗思得詩句,傾道好時節。
著意搜萬象,萬象無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