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線下零售小店數位化轉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關注零售小店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生存之道。
《報告》指出,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線下零售小店正在積極觸網,努力探索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出路,而專業化的網際網路平臺為實現線下零售小店的數位化轉型創新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小店不小。中國快消品行業第一大渠道,不是電商、大賣場、便利店,而是600萬家夫妻老婆小店。它們是中國商業的「毛細血管」,貢獻了快消市場40%的出貨量。
小店很難。夫妻老婆小店業態龐大且分散,如一片片「孤舟」,鬆散無組織;它們的商業模式最傳統,處於供應鏈最末端,採購價高、商品結構單一、質量無保障、抗風險能力弱。
小店經濟直接關係就業和民生。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7月16日,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提出,「支持電商平臺為小店提供批發、廣告營銷、行動支付、數據分析、軟體系統等數位化服務。」
▲夫妻老婆小店往往事關一家人的生計。
調研發現,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店店主通常都具有「觸網」的意願,但都面臨著資金、技術民、人才等諸多現實難題,依靠其自身很難加以破解。
此次發布的《報告》指出,接入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數位化平臺,能夠使前沿的技術成果和豐富的數據積累直接被小店所使用。2020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快消品企業平臺零售通啟動「W計劃」,向其所覆蓋的150萬家小店開放數字小店作業系統,該系統將用阿里經濟體資源幫小店引流和增收。零售通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用其數字小店作業系統幫傳統小店增收、向數位化小店轉型,力爭打造十萬個「萬元店」。
《報告》強調,在小店經營全面數位化的同時,小店經濟散亂無序的局面將得到改觀,組織化發展有望成為趨勢。在零售通的平臺上,小店不再「單打獨鬥」,而成為既擁有規範、一致的數位化經營標準,又在商圈、選品、促銷等方面擁有自身特色的經營體系。過去5年間,零售通依託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為線下零售業構建的普適的數位化分銷渠道。
零售通全面開放的數字作業系統,集合了電商平臺、物流企業、商貿企業、品牌供應商等資源,形成了推進「小店經濟」的一站式數位化賦能方案。目前,中國95%以上知名快消品牌已入駐零售通;零售通聯合菜鳥打造的供應鏈系統,已覆蓋中國83%的街道,承諾送達準時率96%以上;為小店定製零息貸款、免息賒購、滯銷賠、過期賠等金融服務。
150萬小店「上雲」,直接提升的是商業價值,值得想像的是戰略價值。2020年4月底,阿里集團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提出,要給百萬小店新活法。8月28日,林小海說,零售通已從擴展規模、提升效率,正式進入為小店創造價值的新階段。
▲數位化轉型讓街邊小店有了新活法。
做大做實經濟內循環,激活零售小店的數位化生存能力迫在眉睫。通過零售通的數字作業系統,數以百萬計的小店有機連接在一起,如同一片片「孤舟」組成了「航空母艦」。有理由相信,這艘「小店航母」必將在數字經濟的海洋中迎風破浪、行穩致遠。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羅旭)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