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衝動是魔鬼,有些人做事不考慮後果,但最終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去年8月份的一個晚上,北京的姚某喝完酒準備坐公交車回家,到站準備下車的時候一名男子突然衝上來對他拳打腳踢。事後打人者解釋說是因為姚某多看了自己女朋友幾眼。
2020年8月2日晚上10點20分,740外環公交車行至北京海澱區城市學院附近時,姚某準備下車。他提前走到前面刷卡機的旁邊,由於喝了酒,身體倚在刷卡機旁邊的欄杆上。張某和其女朋友正好坐在斜對面,而姚某的位置正好面對著姚某的女朋友。姚某無意中看了幾眼,但沒有上下打量的動作。
張某過於敏感,以為姚某看了她的女朋友,於是上前對姚某進行踢踹,其女朋友對姚某也有拉扯的動作。隨後張某用拳頭擊打姚某的面部,此時兩人廝打在一起,車上的安全員和乘客上前勸阻,並將兩人拉開。雙方被拉開之後,張某和其女朋友退回到原來的座位上,隨後雙方在車輛上再次發生打鬥。
報警後雙方被帶進派出所進行處理。經鑑定,姚某右眼挫傷、體表多處軟組織損傷、雙側鼻骨、鼻中隔骨骨折、右眶內壁、下壁骨折,其損傷程度構成輕傷一級。在提訊過程中,張某說自己的女朋友很漂亮,由於當時是夏天穿得也比較少,看到姚某的行為後覺得姚某是圖謀不軌,所以他要站出來保護女朋友,體現了一種現在網絡上流行的「男友力」。
由於張某因瑣事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其行為已經構成故意傷害罪,因此海澱檢察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由於姚某有還擊的行為,所以檢察院認為是一種互毆的行為,最終認定張某的行為是故意傷害。但因其是初犯,姚某亦有過激行為,且張某主動投案自首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且經過協商已經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3.5萬元,取得了對方的諒解,故建議從輕處罰。2020年12月18日,海澱法院開庭審理此案,被告人張某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男友力」,現在解釋一下,百度秒懂百科介紹:男友力,網絡流行詞,出現於2015年,用以形容男性體貼、暖心、霸道的男人氣質,表示男人味十足,令人心動。張某所說的「男友力」就是想表達這個意思,但他採取的方式是暴力,換來的結果是3.5萬元的賠償和10個月的班房,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