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板橋公交站牌上「杉」讀音標註為sha
杉
shān
①杉樹,常綠喬木,樹幹高而直,葉子細小,呈針狀,果實球形。木材供建築和制器具用。②姓
shā
義同「杉」(shān)①,用於「杉木、杉篙」等。
「提起成都,我首先想起的是杉板橋」,著名紅學研究家、在成都出生的劉心武在散文《杉板橋無故事》中這樣寫道。
如果你生活在成都,也一定對「杉板橋」這個地名耳熟能詳;但你可能不太確定「杉」到底應該念shā,還是應該念shān。市民陳先生堅定地認為應該念shā,但他乘坐20路公交時,發現語音播報讀的shān,因此他希望市公交集團能對此進行更正。
市民糾錯:20路「杉板橋站」廣播讀錯了
近日,市民陳先生乘坐20路時,發現新增加了一個「杉板橋路東站」,但他認為,其「杉」字讀音與原有的「杉板橋站」一樣,都是錯誤的。
為什麼說是錯的呢?陳先生解釋道,「杉」字為多音字,有shā和shān兩種讀音,在表示杉(shān)樹的木材(杉木、杉篙)或地名時應讀前者,在表示植物時(如「水杉」)讀後者;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該地名原為「沙板橋」,後來轉化成了現在的「杉板橋」,並且,更名後的市政路牌注音也仍為「SHA BAN QIAO LU」。所以他認為,「杉板橋」中的「杉」字應讀shā。
陳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名歷史愛好者,也在杉板橋附近生活過很多年,但聽旁人說起「杉板橋」時,發音都為「shān bǎn qiáo」,年輕人讀錯的尤其多,他感到有一種歷史遺產被誤讀的遺憾。他還表示,其實之前快速公交到杉板橋的時候,聽見廣播中的讀音正確,很是欣慰,卻不知道為何其他公交讀音是錯誤的。
他認為,公交廣播有一種引導作用,「本易讀錯的字在廣播中再錯,會讓已經讀錯的人錯上加錯,讓不明白的人犯錯,會讓讀正確的人疑惑」。所以,他希望公交集團能進行更正。
隨機走訪:10位市民7位都念shā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乘坐20路公交車,來到杉板橋站,語音預播報和到站播報,確實都將「杉」字念為shān;杉板橋路東站也是同樣的情況。但記者注意到,在杉板橋站,站牌上的英文翻譯明確地標註為「Shabanqiao Station」。
隨後,成都商報記者步行從杉板橋路東站走到杉板橋站,路上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這10人裡,認為讀shā的有7人,讀shān的有兩人,兩者均可的有1人。其中,讀shā的市民大多在周邊生活或工作,有20多歲的年輕人,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也有70歲以上的老者;而讀shān的其中一位為初中一年級的學生。
在杉板橋站,一位老人家肯定地告訴記者讀shā,「六七十年前就這麼讀了」。他指著杉板橋路和建設南支路路口與二環路之間那座橋說,「那就是杉板橋原址,以前是杉木板搭的橋,現在擴寬成了大馬路。」
成都商報記者順著老人家指示的方向,來到橋上。這裡車水馬龍,路過的人們往往感受的是寬闊的馬路,只有紅色的橋欄杆和橋下潺潺的流水,印證著這座橋的存在。「……杉板橋是否風光旖旎,有美麗的傳說呢?我甚至跟當地的老居民打聽過,他們都搖頭。」劉心武在《杉板橋無故事》中寫道。
專家聲音:兩種讀音都有人支持
對於「杉板橋」的讀音,劉心武在文中提到:「一般說普通話會把『杉』發音為『山』,但是在成都這個地名要讀成『沙板橋』。顧名思義,那裡應該曾有座用杉木板搭成的橋。」
在讀音上,巴蜀文化學者、民俗專家袁庭棟與其看法一致,「普通話讀shān,四川話讀shā」,「杉木是四川優質的木材,常用杉木板搭木橋」。
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作家、詩人梁平認為,四川人對「杉」字保持了shā和shān這兩個讀音。這種情況下,應該看重民間讀法,按當地老百姓約定俗成的讀音,讀shā。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的顧滿林副教授研究漢語言文字學,他認為兩種讀法都可以,「我從小說的杉(shā)木,但路過二環路的杉板橋出口,也會說『杉(shān)板橋』。」「這種現象很多」,顧老師用「汶川」的「汶」舉例,四川人讀二聲,普通話念的四聲。
成都商報記者查詢了《新華字典》,「杉」為多音字,一讀「shān」,釋義為「常綠喬木,樹幹高而直,葉子細小,呈針狀,果實球形。木材供建築和制器具用。[水杉]落葉喬木,葉披針形。我國特產,是世界現存的稀有植物之一。木材輕軟,供建築、制器具等用」;另一讀音為「shā」,義同「杉(一)」,用於」杉木、杉篙「等。
市公交集團:以站牌標註為準 全部改為「shā」
二環快速公交語音播報讀杉(shā)板橋,20路公交語音播報讀杉(shān)板橋,而「杉板橋站」站牌上的英文翻譯為「Shabanqiao Station」,到底該怎麼讀呢?對此,成都市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讀音以站牌標註為準。「公交語音播報是請電臺主持人錄製的,會馬上聯繫他們改過來」,他說,據了解,不是所有的20路語音播報都讀的shān,會對此進行逐一排查,全部改為「shā」。
成都商報記者 嚴丹
原標題:「杉板橋」的「杉」到底念shā,還是念sh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