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經典詳解之五行「水生木」

2021-01-10 丙丁國學

如果想了解「水生木」的含義,就首先要分別了解「水」、「木」的特性各是什麼?

《黃帝內經》靈樞篇曰:太一者,水之尊號。先天地之母,後萬物之源。水在天地還沒有分,萬物還沒有形成的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水五行,水在五行生成秩序中排第一位。一切生物在最初的階段都是水,在包於陰陽二氣中,眾水匯聚而產生了變化,直到最後才形成萬物,如胎卵、胎胚皆為水。

水是潤下的,水往低處流,按照山川大河的方向依勢而流,不論方向,依地勢由高到低流動,水有流動、順勢而下的特性,水又主智慧。古有「水滴石穿」的故事,水是坎卦,陽在內陰在外,水還有外柔內剛特性等。

木曰曲直,能曲能伸,有延展性,木主仁慈。木不但往上伸展,也往四周伸展,還往下伸展,所以,木具有很強的全方位的擴張性、延展性、纏繞性等。

水是坎卦,在北方,季節是冬季,冬季過了就是春季,春季在震卦,在東方,屬木,按季節更替所以有水生木之理。

我國長江黃河水,流向東方,東方屬木,也是水生木之理。

按常理,樹木需要水來澆灌成長,也是水生木。

水生木可以解讀什麼象呢?在命理中,如果有水生木,可以解讀為:這個人經常會從西方跑到東方,或者是一個人很智慧,又很仁慈,影響很大,再看具體命理中木所求的到底是什麼事情等。根據具體命理還可以解讀很多象,希望學者多思考,勤總結。

相關焦點

  • 國土空間規劃與《易經》五行八卦青城論劍
    國土空間規劃與《易經》五行八卦青城論劍———中華道統風水理論與現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設計淺議一、國土空間規劃概論我國當前主要有四種規劃類型,一種是發展規劃,一種是空間規劃,一種是區域規劃,一種是專項規劃。空間規劃也就是國土空間規劃。
  • 五行相生 之一 水生木
    在易學裡面,五行相生相剋,是基礎,但五行為什麼想生?說實話,好長時間都沒有弄明白。就是水為什麼生木?木為什麼生火?
  • 《易經》五行八卦與水土共治環境規劃設計
    水土共治環境規劃設計根據谷歌地圖的影像坐標,確定該項目的乾坤八卦定位分析圖,依據該項目《易經》五行八卦定位分析,該生態溼地公園初步選址位置為東及東南方向,確定該項目五行季相方位屬性為「春季東方木」, 由於該項目為水生態溼地公園,五行屬性為「五行水」,根據五行相生原理則「水生木」, 春天「東方木
  • 《易經》經典詳解之「木生火」
    相生是兩個五行之間所作用的關係,那麼站在不同五行的角度體現的象就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生出,我來生他;一個是生入,是他來生我。我來生他有什麼含義?比如說施捨,是不是生出。比如說發洩,轉化,傳達,分出,這些都是表示生出往外生,是我去生他。
  • 易經智慧:從宋代官服,看懂《易經》五行
    01 冠冕堂皇的皇帝帽子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衣冠之國」之稱。《易經.繫辭下》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從三皇五帝時期,統治者就通過服裝寓意天地之理,來管理天下。《論語·冠義》中記有:「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
  • 易經基礎知識—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原理
    很多易經愛好者想學習,卻不知該怎樣入手,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入門的易經基礎知識伏羲借著觀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環境創立先天八卦,講究的是宇宙、空間和天地,周文王根據先天八卦創立後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演變和發展,是時空觀念、講的是天、
  • 全面戰爭三國五行系統相生相剋表 全戰三國五行屬性系統詳解
    全面戰爭三國五行系統相生相剋表 全戰三國五行屬性系統詳解 在全面戰爭三國中是有五行屬性相生相剋的設定的,這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在很多遊戲中都有這樣的設定,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全戰三國中的五行屬性
  • 五行與天幹地支推介
    易經跟五行有沒有關係,對於這個問題,有的人會抱著周易不放,經典中沒有講五行嘛。狹義來說確實是沒有的,五行是古人對宇宙自然的感悟,天地之間不外乎這幾種元素。而易經是起源於伏羲八卦,是伏羲以及後來的文王、孔子為代表的諸聖的對宇宙自然的看法。
  • 易經為群經之首把陰陽五行平衡與和諧的哲學思想應用到生命和生活
    易川鑿.1957年生.是文革後 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四川大學畢業生,後又在 昆明理工大學攻讀了研究生並在該校任教《 姓名學》、《 易經養生》、《 建築結構》等課程。 昆明易經研究會會長。1993年在昆明首家創辦了起名院。
  • 五行生剋之——正生正克
    五行轉化的基本規律,就是相生和相剋兩種。所謂相生,是兩種五行之間力量的相互轉化的過程,生,即滋生、促進、生助。所謂相剋,是兩種五行之間力量的相互對抗、克制、制約的過程。五行的相生和相剋,都會產生力量的變化,但是毫無疑問,相生是友善的,相剋是敵視的。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澤水困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7):有言不信
    )山水蒙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4)水天需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5)天水訟_易經六十四卦(6):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地水師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7)水地比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8):眾星拱月之象大有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4):與同志交往,必能產生財富地山謙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5):有錢了勿要老卵,有德了勿要自滿雷地豫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6):有大而能謙必豫澤雷隨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17):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山風蠱卦_易經六十四卦詳解
  • 易經五行八卦在商業中的應用分析
    今天的文章,說真的本來不想寫,實在目前疫情後影響時代,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因此寫點乾貨,分享給大家,地攤經濟出現在現在這個時代,不知道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就業率的擔憂……總之2020活著就好,不管是企業,個人,壓力大了點 但依然需要精心布局未來……
  • 易經五行之詳解:金
    五行,是往來天地之間而不會消失的能量。北方陰極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陽極而生熱,熱生火,東方陽散以洩而生風,風生木,西方陰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陰陽交而生溼,溼生土,陰陽方位之體生出五行。其相生,所以相維;其相剋,所以相制,此之謂有倫。五行之關係,既相生又相剋,對立統一。火為太陽,性炎上。水為太陰,性潤下。
  • 中國古老而又深邃的易經—五行(上)
    歡迎來的百家號(自我維護),我們今天講述:什麼是五行很高興能夠在與大家共同學習和分享,中國古老而又深邃的易經,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學習任何一個人,把任何一個知識,總要先從基礎學起。學為了能夠在未來的事業當中和整個萬一,總能夠有更好的收穫,我們今天來學習一下什麼是五行。
  • 五行生剋原理上(傳統文化尋根之五行之四)
    前面講過了五行屬性與類象,接著探討五行生剋的原理。之所以說「講過」而不是「講完」,蓋因五行屬性和類象永遠講不完。所以我喜歡探究現象背後的原理,知道原理後方能融會貫通,方不至於人云亦云斷章取義。五行生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個生克順序大家基本都知道也沒有爭議,但為什麼會有生與克和誰生誰、誰克誰這些現象呢?或者說前人是怎樣定義這些生克關係的呢?這在學界就是眾說紛紜了。筆者在這裡也只能講些我認同的和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讀者朋友們還是以實踐為準。
  • 易經:五行八卦說
    五行八卦圖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五行八卦圖的符號是由具有象徵意義的基礎符號進行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基礎符號就是「一」、「統稱為爻。「一」代表陽爻,「--」代表陰爻。三個這樣的符號通過排列組合,組成八種形式就叫做八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每一種代表一定的事物。
  • 易經的陰陽起源,五行與五星的運動規律,相生相剋太神奇!
    1 陰陽之源在這個地球上,當太陽在東方緩慢升起時,人類和大多數生物開始了一天的生命;當太陽西落時,月亮(太陰)變得越來越明亮,人類和大多數生物一起,結束了忙碌的一天,便沉沉入睡了。在《易經》中,孔子說「一陰一陽就是道」。宇宙萬物都有陰陽兩面。只有了解了明陽兩面,我們才能進入大道。2 易經與天文現象《易經》中的「易」字,在中國的甲骨文中,上面為日字,是太陽,下面是太陽照的影子。中國的祖先非常崇敬太陽。他們稱之為「太陽神」。「太陽神」的神秘力量吸引著祖先們開始探索太陽運動的變化軌跡。
  • 淺析五行的經典序
    經典序是就其時間上之最先出現和最具有權威性而言。此出自於《尚書·洪範》,它的出現,一舉規定了五者的數字代號: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以及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前者謂之生數,後者謂之成數。此後不論五行按什麼次序出現,有什麼內在關係,乃至與其他事物相配屬,其各自的兩個數符,都固定不變。 經典序以水火木金土為次,水、火居前,大概因其與古人生活關係更為密切。《荀子·盡心上》云:「民非水火不生活。」《管子·白心》亦指出:「故苞物眾者,莫大於天地;化物多者,莫多於日月;民之所急,莫急於水火。」《管子·水地》篇尚有水為萬物之本原的思想,水者「無不滿,無不居也。
  • 傳統文化的五行
    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大多數人都背得滾瓜爛熟,至於代表的含義和應用那就不一定會了。拿《易經》,乾卦的「天行健」這句話,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宇宙間物質最大的互相關係,就在這個動能。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木、水、火、土作代表。也和卦一樣,是種傳統符號,不要看得太嚴重了。
  • 推開易經的門二九:獨家,五行相生相剋的易學原理髮微
    ①陰陽五行的歷史很久遠易經,有陰陽,也有五行。只是因周易注重人道,而給隱藏了,或者說,是文王有意而為之。文王之意,在於讓人從人道而推究陰陽五行也。人道之立教,皆在於天道。實則,陰陽五行其來有自也。太極生兩儀者,陰陽也。兩儀生四象者,五行也。故連歸二易所重也。尤其歸藏易,屬於陰陽合曆體系,尤其注重陰陽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