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死於摩羯或死於天蠍」很多人非常認可從西方流傳過來的「星座學」,那你知道關於人的性格等等也有一個「血型學」嗎?具體是怎樣的呢?以及是否可信呢?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EyeOpener」看一看。
二十世紀初,奧地利的醫學家卡爾蘭德斯特納解決了一個困擾世人多年的問題——外部血液輸入人體的時候,為什麼所產生的的情況並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可拯救生命垂危之人,有時候卻會成為「劊子手」。
原因是人體的血液分為不同類型,不相容的血型相互接觸會發生凝集反應。發現這個現象後卡爾蘭德斯特納提出了我們現在知曉的——A、B、O血型系統。
人類血型取決於血液中的紅細胞膜上存在什麼抗原。紅細胞表面攜帶A抗原,表現出來就是A型血;B抗原就是B型血;A抗原B抗原都有就是AB型血;什麼抗原都沒有自然是O型血。
其實o 型血原先被蘭德斯特納之前是把O型血稱為C型的,後來見到了單詞OHNE,翻譯過來就是什麼都沒有,正好適合O型血的特性。
RH血型系統與ABO 血型系統一樣的重要,都是描述血型的方式。根據紅細胞表面D、C、c等四十多種抗原的有無,RH血型又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在RH血型中找到對應的類型。不過RH陰性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十分罕見,比如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人都是RH陽性血型,而RH陰性不到百分之一。
血型性格論在霓虹國是個非常熱門的人際交往話題,熱度絕對不輸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的星座學。比如A型熱心B型有激情,AB型創造力爆棚,O型血自信滿滿等等。
不過血型性格論是一種縹緲的東西,科學的是醫學界關於血型與疾病之間的潛在關係研究。2017年世界急性心衰大會研究表明: O型血突發心肌梗死的概率比其他三種血型要低百分之九;而A型血的人體內皮質醇水平往往高於其他血型——皮質醇又叫壓力荷爾蒙,在消減壓力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A 型血更抗壓。
人體血型是可以變化的,不過這種概率是極小極小的。紅細胞決定血型是由紅血胞決定,而紅細胞是由骨髓製造出來。病情需要骨髓移植:假如捐獻者和接受者的血型不同——A型血病人接受了O型捐獻者的骨髓,隨著體內舊紅細胞的死去和新紅細胞的產生,A型血接受者體內就有可能會出現o 型血。
人還可以變換血型,人體果然充滿著無限可能與未解之謎,那你知道人為什麼流鼻血嗎?想知道的話不妨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早關注早學習,快來西瓜視頻點點關注。西瓜視頻帶你「漲知識」、「漲技能」,快來西瓜視頻發掘更優質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