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身上很多東西如性格、愛好、信仰等,晉江人表現得最典型。
江人是南方人,但性格中卻充滿北方人的豪爽、霸氣,在和他們交際中很多人都深有體會。不拘泥小節,敢說敢做,言語中充滿血性,大方又講義氣。在喝酒的時候,即使不甚酒量為了朋友也會一飲而盡;在坐車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一個晉江人,一般他會先來給大家掏車費;在聚餐玩樂的時候,其中有晉江人他就會主動買單;而如果有個開店做生意的晉江人突然跟你說他想再開個大店想再多賺一份錢時,他一定能夠做到;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比起其它地方人這些性格特點體現得很明顯。
先就是喝酒,再延伸開說就是猜拳、搖骰子。這三項東西在晉江人生活日常中佔據著很大的比重。晉江人喝酒必配猜拳,他們是不可能一杯一杯乾喝的,猜拳向杯碰中,那氣勢那兇勁那熱鬧勁,可是讓很多外地人開了眼了,驚訝,感嘆,佩服的都有,而且別人喝酒都是一瓶一瓶來的,晉江人是一箱一箱來的,因為這種愛好,各路商家酒業零售商在晉江的逐鹿競爭也因此格外激烈。第二大愛好是體育。體育跟晉江的結合,不只是體現在央視五套,體現在那些名牌運動鞋上,更體現在晉江人本身熱衷運動的精神上。武術、桌球、遊泳、籃球……很多晉江人都是很喜歡並且有一手的,特別是要重點說的籃球,它簡直是晉江人的另一個世界。籃球之風在晉江大地的勁颳風頭總是蓋過其它。在晉江,沒有哪一個村沒有籃球場的,而且都是配套燈光的,有的村多達四五個,好打籃球的晉江人更是數不勝數。晉江的農民籃球隊曾代表泉州摘得三次全國農運會冠軍,晉江的祖昌體育館也曾做為CBA福建賽區主場,晉江也出了龔松林和朱世龍這樣的籃球明星,每年的春節中秋節等節日晉江都會有各村民自發組織的鄉村籃球賽,晉江人平時很少不談NBA不談姚明的,總之,籃球是這個城市的一道風景。
晉江有很多的善男信女,幾乎是分布在家家戶戶。佛教中的佛祖,觀世音菩薩,道教中的土地爺,媽祖,地藏王等神靈是晉江人的信仰天空。從初一到十五或初二到十六,從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到六月十五敬天公,從七月的七娘媽生日到十二月的送灶君,從普度日到尾牙日……一年365天,需要燒香拜拜的日子就有那麼多,但晉江人仍不會放過每一天。浙江的普陀山(俗稱南海)更因晉江人的強烈信仰成了他們人人嚮往的夢中聖地,每年去南海拜拜的晉江人難於計數,每天晉江機場開往舟山(普陀山)的航線多達三四班每星期多達二三十班,開國內之最,汽車前往的更不用說了。在晉江的村間小道行走,你抬頭就常能看見眼前立著一座宮或一個廟,裡面的人在神靈面前虔誠地上供燒香燒金紙拜拜許願,這是在佛前的一種善心表達,一種精神寄託,也成了有別於其它地方的一種特色明顯的區域文化。
江人的思想方面重點應體現在三個方面:重商、鄉土情結深、宗族觀念強。在晉江,重商的風氣是很濃的,每個晉江人在從小的時候就不斷接受來自上輩傳達的生意經,因此在晉江小老闆遍地是,大企業家也不少,晉江人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有自已的一份事業,不甘給人打工。鄉土情結深,那些出外在外的晉江人包括老華僑最能證明,那些路、學校、祖厝、醫院很多都是他們出錢為家鄉建設的;清明普度六體驗鄉情;而在外就學工作或其它的晉江人因為鄉土情結的維繫,使他們也常常自覺地走在一起,抱團立天下,因此,也聽很多人都說晉江人很團結;宗族觀念強,這也是老祖宗一直遺傳下來的族群基因了。好處方面體現在認祖認宗,維繫傳統文化倫理文化的延存,比如某姓是哪一支族派繁延來的,其住宅門匾上都必會有體現,月十五等等很多傳統的節日,他們寧可再忙也想著趕回家鄉,還有異常熱鬧的「迎祖公」「過爐」這也都跟晉江人濃厚的宗族觀念密切聯繫;至於壞處則會體現在打群架械鬥上面,體現為競選村幹鬧醜聞上面。在村與村的群架械鬥,在村內的幹部競選,晉江人的宗族觀念發揮的力量也是相當可怕的,他們的心理不能容忍自已失敗於其它宗族,也許這些,外人卻並不一定很能理解。 很多外地人不懂閩南語,但他們卻都一致地很熟知一首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歌中詮釋的就是閩南人勇於拼搏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晉江大地的表現更加淋漓盡致:一座座的廠房,一條條的流水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品牌林立……從做小販挑雜貨的堅忍到單人闖京城的勇敢,晉江人很能吃苦很有拼勁,於是一代一代的晉江人硬是靠著這樣的精神把事業推向顛鋒,也賦予城市更多的生命力。而再看看那些在外的晉江人,全國N個大中城市的據點拓展,如虎生風,好不能耐,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同時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同樣是一個健全的身體,但很多地方人的拼勁顯然是不及晉江人的」,這也是在工作中曾經聽到外人對此的評介,「拼搏愛拼」儼然已成了晉江人身上的一個特色標籤,早已名聲在外。
晉江,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要經歷做三日做十四日做滿月做周歲的過程,這些日子都是要請人吃飯的,同時還要向各方神靈祭拜祈求寶寶健康成長,其後有錢的人家可能還會做十歲的生日,然後到了做十六歲生日時這個時候會掀起一個高潮,之後結婚的時候更高潮了,男方的高聘金要N萬同時大擺宴席幾十桌或上百桌,女方的高嫁妝也要N萬,結婚前一天的「橋前盤」日也同樣要擺宴席幾十桌,招待各方來客.男方結婚從「破柴頭」(開始操辦婚事請客等)到「破柴尾」及連續七天的「攪東瓜」(鬧洞房),終身大事都是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收場,而女方結婚要經歷「橋前盤」(請客日),出閣日,之後請女婿日這樣的一個過程才算完整。最後,當人一生的「程序」是這樣過來,都必然會經歷死的一天,對於死,晉江人同樣是相當重視的。「出山」入土前一天有的喪家會請道士來搖鈴念號,而「出山」這一天喪家又會請很多的表演隊前來助場:西洋樂隊,南音什音,拍胸舞,舞龍舞獅等等(因為政府的控制,現在相對沒有那麼多了)然後也會有很多的鄉鄰來參加送葬,從這個角落到那個角落,甚至從這個村到那個村,場面相當壯觀,這讓很多外地人感到是相當驚奇的,因為在他們的家鄉可能死一個人總是草草收場的,不會有這麼隆重的送終。(補加:之後還有為逝去親人做七日做四十九日做百日做三年和每年逝去親人的生日死日的祭祀。)至於前面說到十六歲生日男婚女嫁之類等的排場,也總是相當讓外地人感到驚奇。曾經有很多晉江品牌的代理商經銷商來晉江參加訂貨會,他們住在酒店的時候,也總能碰到這樣的場面,於是他們在回去的時候也總是很喜歡跟人家津津樂道晉江的這種「特別」,仿佛是一種在國外的經歷。同樣很讓外地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前面說到高聘金高嫁妝。這個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很多人指責是晉江人強烈的攀比和「愛現」(露富)心理作祟,但是從我個人角度講,我是主張有錢的就多投錢沒錢的就少放錢,有錢的哪怕嫁妝要陪一輛寶馬,別人能管得著嗎?沒錢的即使就是陪嫁一輛摩託車那也是自已的自由。不過總的來說,不能完全否認這其中負面的因素給人產生的心理刺激。為什麼晉江人會有這樣的投入?為什麼晉江人會有這樣的重視?僅僅因為經濟發達了有錢了嗎?很多人對此都是不能理解的。簡單地說,根據我從資料翻閱得到的:晉江人這樣投入這樣的重視似乎是有歷史原因和遺傳原因的,晉江人的祖先來源於古時中原南遷的晉朝人,南遷的晉人在北方大亂之前他們的生活很悠閒,很富足,我們在初中教科書上有篇學到的課文就是說關於晉人鬥富的,相信大家都很有印象,雖然只是一篇文章,但說明的卻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現在的晉江人做為那個時代人的後裔身上沾著那種習性帶著那種心理在這樣了解之後就不覺得奇怪了,如同我們的閩南古語在很多已消失的情況下,卻仍有一小小部分得到遺傳式的保留和延續,沒有因此而被千年的歲月淘洗掉。
晉江人的缺點中恐怕「大男子主義」是最常會被提及的一點,也許這點晉江的女人最能體會也最有發言權,所以不再多說,但是我想,反過來正因為晉江男人的大男子主義缺點反而成就晉江女人勤手顧家包容的優點。其次的缺點是排外性。**仔這樣的稱呼在晉江隨處可以聽到,即使同一個晉江、石獅同一個鎮也會存在有「上世」看不起「下世」的現像。地域心理優越感產生了言行上的排外性,不過比之那時來說,這種地域式的排外似乎有所變弱了。此外,晉江人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好賭。小賭場在晉江多少年來也一直是很有市場的。
江人很愛喝茶,平時幾個朋友坐在一起泡上幾杯功夫茶,講天抓皇帝,或談談各自生意,好不愜意,在這樣的背景下,茶葉的銷量竟超過了產茶地安溪,而這樣的茶愛好是讓很多北方人外省人很不能理解的。
江有一個性格特點就是,喜歡群來群往的生活,不甘於寂寞,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一個「小組織」「小團體」(兄弟群姐妹伴),正如一首閩南歌唱的:有緣無緣大家來做伴,燒酒喝一杯,乾杯啦乾杯啦。晉江人的這種愛走一群的現像,也造成了晉江的街市娛樂場所12點才剛剛晚上的"神話",同時這也經常地讓其他地方的人不時感嘆:你們晉江人怎麼總是喜歡湊成一堆的?!還比如「重男」思想,很多晉江人想辦法花大錢特意跑去香港生孩子的事就是一例,因為這樣既可以躲避計劃生育和處罰,又可以「輕鬆地」生上男孩。
其實,為什麼我對晉江這個熱愛,~~~因為我就是那裡滴娃!!!!!!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