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撼動中俄肩並肩 須警惕中美俄大三角轉向美印VS中俄大四角...

2021-01-13 網易

  

  【大軍事消息】2020年的印度,在大國關係中的角色定位似乎轉變了很多。

  今年以來,印度排擠在印投資的中國企業,在中印邊境挑起事端,自不必說,還越發積極地向美國的「印太戰略」靠攏,拉攏澳大利亞首度參與美日印「馬拉巴爾」印度洋聯合軍事演習,一度讓「美日澳印」這個亞洲小北約隱約露出輪廓。

  

  印度還操心南海問題,到了年底時分,印度越南不僅舉行線上總理峰會,學著美國人的嗓門,大談所謂南海「航行自由」,還派出艦艇千裡迢迢進南海,與越南海軍搞一把「通行演習」(passing exercise),看看,這演習代號差一點就直接稱作「航行自由」了。年底全球疫情加劇的時刻,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首次訪問韓國,號稱要「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和防務合作」,對此,印媒露骨地表示,「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事實力的擔憂與日俱增」。

  向西方靠攏的同時,有說法稱,印度似乎正在把「老朋友」莫斯科變成敵人。

  12月24日,印俄媒體都提及,印度-俄羅斯年度峰會20年來首次取消,雖然印俄官方都強調,印俄關係依然「密切」,但有一種解讀認為,峰會完全可以在線上進行,因為印度總理莫迪今年已經和數位其他國家領導人舉行過線上峰會,包括澳大利亞總理、包括越南總理。

  有分析認為,作為兩國戰略夥伴關係中最高的制度性對話機制,年度峰會的取消是因為莫斯科對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感到不安,而俄試圖調解中印邊境爭端的做法,也讓新德裡感到不滿。

  有印度網友說,印度現在是美國的附庸,還有的說,印度的每個鄰國都不是朋友,現在「老朋友」莫斯科也在變成敵人。

  印度向西方靠攏、印俄關係出現趨冷苗頭的同時,中俄關係今年堪稱是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年底,中俄領導人打了一個關鍵電話,這是兩位老朋友今年第五次通電話。正如「牛彈琴」所言,如此頻密的電話外交,非常非常罕見,既反映了今年世界的特殊形勢,更凸顯了中俄關係的深度和特殊。

  領導人明確指出,明年中俄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他還強調,中俄關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幹擾。

  咱外交部更是發言說:中俄弘揚傳統友好沒有止境,拓展合作沒有禁區。

  當蘇聯如日中天,美國視蘇聯為眼中釘和最大對手,於是拉攏中國對付蘇聯,現如今,美國視中俄兩家為主要戰略對手,視中國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者,在中美俄大三角當中,中俄無比明智地實現了背靠背,「尚未結盟卻勝似結盟」,美國雖試圖分化瓦解卻依舊無可奈何,於是伸出多款誘惑和橄欖枝,竭力拉攏印度制衡中國,而在中俄背靠背的形勢下,搞中國也就意味著搞中俄,這正是俄印關係趨冷的根源,而印度在權衡之後,試圖抓住美國伸來的橄欖枝,利用這個重大時機,圖謀為自身贏得國家利益最大化,這樣一來,中美俄「大三角」就有可能向著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轉化。

  三角形的任何兩邊大於第三邊,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能夠與兩個以上的大國對抗。

  古羅馬人開始為了自衛,先與北方的高盧人打仗,後又與南方迦太基人發生戰爭,取得輝煌勝利後,繼續向整個地中海國家進攻,結果導致整個羅馬帝國滅亡;19世紀初,拿破崙與英國作戰,取得輝煌勝利,繼而於1812年輕率深入俄國,三年便遭遇敗績;20世紀40年代,希特勒開始跟英國作對,贏得西歐,得意之際1941年揮師殺向蘇聯,又是三年慘敗;同期的日本與中國作戰,初期節節取勝,1941年珍珠港事件開啟對美作戰,依然是三年而敗;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場,美國與中國蘇聯對陣,又是三年而敗;60年代的越南戰場,美國還是與中蘇作對,時間長了一些,但結果也是敗得沒有面子;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與中美作對,結果很快敗陣並於戈巴契夫時期解體。

  

  相信,如今的美國戰略界也看得明白,在中美俄大三角中,中俄背靠背,美國沒有取勝的把握,於是,印度的角色越發凸顯,甚至成為關鍵的一股力量,如果印度與中俄走近,哪怕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只要不被美國拉攏,就已足夠,但如果印度與美國走近,被美國拉攏到一邊,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博弈,變數顯然將會加大。

  至此,你就會明白,這幾年印度為何在國際上看上去左右逢源,「印太戰略」拉攏它,上合組織吸收它,金磚國家有它一份,RECP談判對印度也是苦口婆心耐心勸說……

  至此,你就會明白,在中印邊境對峙問題上,咱們在堅定維護每一寸土地的同時,始終沒有「3D全面列印」的意願。至於那些單單對比中印兩家實力,以為咱們擁有6:1的總體實力優勢,就應對印祭出大招的觀點,實在是屬於頭腦簡單。

  中俄VS美印的「大四角」模式,不一定能成,美國還在搞一盤大棋,試圖重新凝聚西歐、亞太力量,對中國進行圍追堵截,逼迫中國應對陣營對立的局面,減緩中國發展速度,然後再對擁護中國的陣營搞和平演變內部分化,讓中國重演蘇聯的悲劇。

  但中國素來不缺智慧,當今又有實力和強力領導層,對美國的套路,咱就是不接招,總體上避免與美直接對抗,也不搞什麼陣營對立,對外宣稱永不稱霸、不搞軍事結盟,一邊搞亞投行,一邊建設非洲,一邊搞一帶一路,做成了一百多年來德國、蘇聯想做沒做成的事——打通亞歐大陸,2020大疫之年我們更是似在不經意間完成了兩大步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中旬順利籤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12月底如期完成……

  

  

  總之,只要咱們堅守大方向,保持戰略定力,不搞大冒進,不搞極端化,不出現重大戰略失誤,並及時根據情勢微調策略戰術,那麼,美國的招數無法從根本上阻遏我們奮力前行的勢頭,復興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至於印度這兩年讓人噁心的行徑,咱也不必著急上火,我們的目標,壓根不是戰勝印度,甚至也不是戰勝美國,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自己。

  

  【版權聲明】本作品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拜登當選對中俄關係有何影響?俄駐華大使回應直截了當!
    在回答中國環球時報有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對中俄關係有何影響的問題時,傑尼索夫直截了當地表示,拜登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對兩國關係不會有任何影響。傑尼索夫說,俄中兩國已經形成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影響到俄中雙邊關係。「川普政府快要下臺了。在任期內,川普使俄美、中美這兩對重要的國際關係都陷入了僵局。我想強調的是,造成這樣的局面,責任完全在美國身上。」
  • 眼紅中俄結盟只差一步,印媒醋罈子徹底打翻:轟-6不是遠程轟炸機
    儘管寒冬已經降臨,邊境地區零下數十攝氏度的氣溫格外凍人,但這依然無法阻止印度持續挑釁的腳步,就在最近,新德裡再次對中國釋放奇葩言論。《印度防務評論》網站近日回顧了此前不久舉行的中俄兩軍戰略巡航,報導稱,相比俄羅斯強大的圖-95戰略轟炸機,中國的轟-6要「寒酸」很多,甚至都不算「遠程轟炸機」。
  • 中俄關係到底怎樣?普京最近用了這樣一個詞,意味深長
    普京把第一次再次奉獻給中國,也可見中俄關係在他心中的分量。但中俄關係到底怎麼樣?普京最近的一個詞,更是意味深長。按照新華社的報導,在日前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在回答國社總編輯何平提問時,普京說了這樣一句話:俄中關係發展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具有特殊意義,雙方制定了切實深化合作計劃。
  • 中俄友誼的特殊符號
    時光荏苒,距2008年第一批中國汶川地震災區的398名小朋友赴「海洋」全俄兒童中心療養已過10個春秋。10年間,中俄兩國友誼歷久彌新,「海洋」既是兩國小朋友之間傳遞情誼的生動詮釋,也已化為中俄友誼的特殊符號。「海洋」全俄兒童中心是中俄關係發展的見證者。
  • 21日,川普對中俄同時出手,第二天,中俄果斷聯手幹了件大事
    川普同時對中俄兩個世界級大國下狠手,將美方政客的剛愎和瘋狂暴露得淋漓盡致。同一時期,比埃斯珀還「忠誠」於川普的米勒主導五角大樓對中俄雙方的挑釁同樣令人髮指。12月22日,美軍「麥凱恩」號驅逐艦擅闖我國南沙島礁附近海域,遭我人民軍隊果斷驅逐。此前不久,「麥凱恩」號還闖入俄彼得大帝灣領海線2公裡外,被俄軍強攆出境。川普當局已完全視國際法如無物。
  • 參考日曆|中俄聯合軍演這些年
    當年,美聯社記錄的時任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的一句話道出了此次中俄聯合軍演的意義——深化互信和加強中俄兩軍作戰協同,應對新挑戰和新威脅。如今,14年過去了,中俄兩國的關係也進入了新時代。中俄如今取得的軍事互信,與這些年的中俄聯合軍演密不可分。
  • 日媒爆日本擬放棄承認北方四島屬日本 以分裂中俄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孫秀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盧昊】日本共同社19日報導說,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改變對俄爭議領土談判方針,不再強調解決歸屬問題,而是以所謂「移交」的名義尋求俄方妥協,打破談判僵局。分析稱,日本政府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調整,是為了推進對俄關係以分裂中俄。
  • 《中俄聯合聲明》(2003年5月27日)
    兩國元首全面深入探討了雙邊關繫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現狀和前景,一致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深化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戰略協作夥伴關繫,都將是兩國外交政策的戰略優先方向。雙方願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共同努力開創中俄關繫發展的新局面。
  • 130年前中俄邊境線上的第一座界碑,為何要以漢字「土」來示意?
    著名的中俄土字碑位於我國吉林琿春防川村中俄邊界的起點處。於1886年中俄重勘琿春東部邊界時重立。土字碑東是俄羅斯哈桑鎮,西是豆滿江,南是朝俄鐵路大橋。碑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巖石碑。
  • 17隻東北虎享中俄"雙重國籍"
    來源:科技日報俄羅斯媒體報導,在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接壤地帶,約有31隻遠東豹(也稱東北豹)、17隻東北虎頻繁進出中俄兩國,具有中俄「雙重國籍」。據俄專家奧庫洛娃介紹,在中國東北和俄濱海邊疆區,研究人員分別從2012年和2013年開始設置隱蔽拍攝設備,對當地大型貓科動物進行大規模觀測。近來,雙方專家首次交換觀測數據,由此確定了俄遠東及中國東北地區的東北虎與遠東豹總數,還發現不少虎豹喜歡「串門」。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 「這一刻將載入兩國關係史冊」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認為,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將有助於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在2024年將中俄雙邊貿易額提升至2000億美元的目標,有利於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提質升級,有利於兩國毗鄰地區的發展,更能惠及兩國百姓,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
  • 以心相交 成其久遠 中俄兩軍關係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記者:據報導,中俄兩國防長於12月中旬籤署議定書,將雙方於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中俄兩軍12月下旬開展了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有評論稱,中俄密集開展軍事合作,展示了雙方的高度戰略互信。請問如何評價當前中俄兩軍關係?
  • 溫家寶:中俄發展戰略契合度高 經濟互補性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吳倩):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日在北京同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時表示,中俄要攜手推進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經貿合作,使之惠及所有成員國,增強組織凝聚力和競爭力。溫家寶說,國際金融危機給中俄帶來嚴峻挑戰,也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中俄的發展戰略契合度高,經濟互補性強。
  • 甲午戰爭前日本以「狡獪外交」運籌與俄英關係
    然而,出於現實考量,日本選擇避強擊弱的策略,決定先將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而對俄國採取「隱忍」態度,通過外交渠道穩住俄政府。 1894年6月,日本向朝鮮調兵遣將,俄政府對此深感不安。為掩藏真實企圖,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俄駐日公使希特羅渥保證:日本派兵只為保護在朝僑民以及日本公使館、領事館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陸奧宗光盡其誣衊之能事,誘導俄外交人員將視線轉向中國。
  • 美媒:1月6日已給中俄送上大禮
    《紐約時報》近日刊文表示,1月6日發生的美國國會暴亂,不僅僅是美國「民主制度」的危機,更是給中俄兩國送上的「一份大禮」,同時美媒還指出拜登執政之後的美國將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事實上美媒的言論完全就是謬論,一向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之所以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暴亂,一方面是因為川普在執政的最後一年做得很不到位,特別是在抵抗疫情方面徹底失敗了,而疫情又激化了美國社會深層的黑人白人、貧富分化和左右翼之間的固有矛盾。在疫情危機、經濟危機的催化下,美國底層民眾的不滿自然而然就起來了。
  • 美國霸權夢碎:歐盟送出兩件「新年大禮」,中俄賺得盆滿缽滿
    顯然不是,就在時間就要進入到2021年的時候,歐盟送出兩件「新年大禮」,中俄或將因此賺得盆滿缽滿。顯然中歐之間的投資協定獲得了籤署,美國將會是最不自在的那一個,其好不容易把英國從歐盟的框架裡忽悠了出來,現在歐盟又搞了這麼一出,在經濟利益的趨勢下,和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展望下,歐洲方面選擇倒向了中國和俄羅斯,這在讓中俄以及歐洲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或許也將會讓美國的霸權夢破碎。聯歐抗中俄?
  • 中俄白哈四國戰機在俄集結 飛豹逆火將參賽(圖)
    中俄白哈四國戰機在俄集結 飛豹逆火將參賽(圖) 2015-07-28 08:44:11來源:環球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在當地時間7月24日深夜,經過數小時的長途飛行,參加「航空飛鏢」比賽的中國空軍兩架殲轟7戰機安全降落在俄羅斯位於梁贊州的俄空軍遠程航空兵所屬Dyagilevo機場。
  • 值得警惕!日本或將通過一關鍵決定,美智庫:劍指中俄兩國致命處
    原來以為日本終於醒悟了,誰曾想過日本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竟然利用中美博弈的機會,意圖藉機通過一筆天價軍費,研製遠程飛彈威脅中國與俄羅斯。圖為新聞源截圖據俄羅斯塔斯社的消息稱,目前日本內閣將討論日本歷史上數額最大的軍事預算問題,而且根據以往所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此次內閣肯定會通過這一關鍵決定。
  • 關鍵時刻,中俄聯合出手,四個重磅信號意味深長!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中俄戰略巡航的同一天,美軍也有所行動。12月22日,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衝闖我南沙島礁鄰近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對其予以警告驅離。美方這種行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南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表示堅決反對。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履行職責使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 日媒炒作「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俄展現團結」
    撰文:小王近期,日本媒體報導了一篇文章,內容有關於中俄兩國在南京大屠殺日展現團結的話題。而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回顧一下歷史可知,南京大屠殺反映了日本侵華的事實。為了銘記歷史,今年北京盧溝橋附近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一場關於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值得注意的是該紀念活動將俄駐華大使館合作的照片公開展示,其中展出了蘇聯女記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