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佔星學的本命系已經發展了2000多年了,若加上原始佔星和擇日佔星,那得是萬年的發展歷程。
我就單說本命系這一大派,在2000多年的光陰裡,派系繁多如星河浩瀚,我所知道的,就涉及到預測、醫療、魔法、業力、心理等分支;這些分支裡的星學知識與解盤星法也是五花八門…宮位徵象體系隸屬於預測類古典星法。
宮位徵象體系的具體星學知識與星法技巧我就不細說了,只是粗略的介紹一下該體系「與眾不同」的地方。
首先,宮位徵象體系以勾勒盤主的命運地圖即人生導航圖為主,內容涵蓋一個人的格局、際遇、人格、能力,等等;在解盤的過程中,預測和剖析並存,並可以讀出星圖預示的轉圜和變局(星圖本身會提供選擇)。
宮位徵象體系看到的星圖,跟其他派別有一個特別明顯的不同之處即直觀的星圖會被重構。「重構星圖」就是宮位徵象體系最獨特的星法所在。
重構的邏輯思路是這樣的:
1.切記,每個宮位都有其司掌的人生領域。
2.宮位徵象體系一定會以12個宮位為針線,將每個宮位的徵象星座和徵象星按各宮位司掌的人生領域進行重新組合,譬如觀察盤主的婚戀情況,必然會把第7宮和天秤座及月亮進行組合。
宮位徵象星和宮主星不是一個概念;也無法套用「星座與星座守護星」的關係來理解「宮位與其宮位徵象星」的關係。
宮位徵象體系絕不會去觀察任何和諧相位,無論是60度、120度還是30度、150度,統統不會納入考量。為什麼呢?
因為在宮位徵象體系裡,相位的作用並非用於判斷事件、關係等的吉兇與好壞,僅僅扮演著「觸發」這個功用。而和諧相位絕不會「觸發」任何事件、關係、情緒——此乃和諧相位被排除在宮位徵象體系之外的主因。
單就相位而言,真正能觸發事件和情緒的是緊張相位,即0度、90度、180度和45度、135度。這就是宮位徵象星法只開緊張相位、不開和諧相位的緣故。
那麼,問題來了:事件、情緒、關係的吉兇、好壞神馬的,到底由什麼來決定呢?
親,星曜、星座和宮位本身就具有吉兇的屬性啊!而這,恰恰是古典星法與現代人本(心理)星法的重大區別之一。
其實,在古典星法中,每一顆星曜、每一個星座、每一個宮位不僅有吉、兇、中性這樣的定義,還有富裕、貧瘠、雙體、沉默等等定義。
可無論如何,在古典星法裡,吉,未必就好;兇,也未必就壞,的關聯到具體的人生領域進行判斷,譬如,木星對於財富、機會就是好的,可對於婚戀關係恐怕就不算是好了。Why?因為木星具有拓展、成長、喜多的能量,財富和機會得到拓展、成長、多,好不好?好!可對於婚戀關係,多,好不好呢?嘿嘿~你要認為好,咱不會反對哈,但很多想要婚戀穩定的人恐怕就不會認為這是好的了。
同樣的,土星屬性是兇,可是,土星對於事業卻並不是兇而是考驗,反而會給予一些機會,當然,責任與壓力必然上升;只是涉及到關係和健康時,土星的兇性就會出來了。
由於宮位徵象需要重構星盤,因此對星盤的整體結構包括且不限於星曜落座、落宮、呈相及宮頭星座等會產生全新的關聯與認知,這是一種無法簡單表述的「全盤觀」,所以,宮位徵象體系絕不會把星曜的相位視為判斷事件、情緒和關係的最關鍵要素,更不會視之為唯一因素。簡言之,任何星曜在任何星座、任何宮位的關鍵變化都非常重要——而星曜之間的(緊張)相位,僅僅屬於其中之一。
總之。宮位徵象體系不會放大「相位」的地位,這一點,無論是在出生圖(本命盤)上,還是在流年推運裡,毫,無,差,別。
同樣的,鑑於宮位徵象會重構星盤,根本就沒有「空宮」這種情況存在。
原創:沈靈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