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嫁娶和結婚形成了一套文化習俗,每當有新人要嫁娶結婚時,親朋好友都去祝福祝賀,也形成了問名、訂盟、納採、納幣、迎娶等儀式和擇日的風俗。
社會發展到今天的高度文明,很多人把出嫁迎娶說是結婚,其實還是不一樣的,雖然現在很多人口頭說是結婚,實際上,我們還是要堅持我們的文化習俗,我們把迎娶新人的行為叫嫁娶,因此,我們的擇日還是叫嫁娶擇日。
在古代,結婚是締結婚姻關係儀式,結婚其實也是男女雙方父母為兒女訂立婚姻關係的約定,擇吉訂立憑證或文書,互送信物等行為。在嫁娶禮前籤訂婚姻文書,也是男女雙方通過合法手續結為夫妻 ,等同於現代領結婚證。現在,我們的結婚登記制度,也是使男女雙方有合法關係,有法可依地組成新的家庭。
現代結婚指男女雙方進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書,享受法律的保護,行使夫妻的權利義務及責任。結婚登記是政府的法律行為。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所以,現在結婚登記不用擇日、擇時,只要男女雙方同意,政府是上班時間,都可以隨時登記。有的人擇情人節、生日、認識二周年紀念日等去結婚登記也是很有意義的。
現在嫁娶是指男娶女嫁的日子,女方到男家共同生活,嫁娶這天雙方親朋好友都到場祝福祝賀,大辦酒席,招待賓客,等同古代嫁娶,所以也要擇吉避兇的日子。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男方到女方落戶,於是就有了女娶男嫁的納婿的擇吉。不論男娶還是女娶,都要在一起生活,同床共枕,生兒育女,發家致富,就要考慮到安床的禁忌。所以,嫁娶擇日和安床擇吉就形成了習俗,形成了固定的風俗文化流傳下來,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