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國原創科幻題材的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經突破43.5億元。在這部電影中,我們見識到了未來科技的景象,其中最理想的一項就是太空站中的超級人工智慧電腦-Moss,它和航天員之間的互動可以說是當下人機互動體驗的理想狀態。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oss「無情」的一面:當判定地球似乎「拯救無望」的時候,Moss按照既定程序選擇了放棄地球。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Moss是一款充滿理性的完美裝備,它做出的判斷是在地木距離突破木星洛希極限之後唯一「正確」且能延續地球文明的選擇。但是另一方面,作為拯救現有人類文明的「領航員」,Moss是最早放棄的希望的。工具和人之間的巨大認知鴻溝也是在這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地,如何最大限度拉近人與工具之間的距離,讓產品更懂人、更懂人性,也是智米在產品研發過程中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這種距離感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空氣淨化器上冗雜的按鈕讓家人無從設置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從國外人肉背回的智能馬桶蓋送水管沒幾天就要被水溝泥沙堵塞,等等。嚮往「便利生活」的用戶和為「便利生活」而生的科技設備之間總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如何打破這層窗戶紙,拉近用戶和設備之間的距離,優化人機互動的體驗?這就需要產品設計師們深入思考:如何提高產品的通用性。
關注產品的通用性,是每個產品設計工作都不能忽視的一點。想要做到這一點,產品設計師就需要做到換位思考和克制創新。
基於人性,換位思考
工程師開發人工智慧,實現更好的人機互動體驗,是為了讓設備輔助人們更高效的完成工作或者是享受更有品質的生活。人機互動的最終決策者必須是它所服務的人,而不是它的研發者。因此研發人員在編寫程序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放在普通用戶的角度,思考他們需要的功能和最終呈現效果。
產品設計師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是堅持同樣的原則,除了考慮到當下年輕人對於科技感的追求,他們還需要把自己假象成是認知能力下降的老年人。由智米研發的米家空氣淨化器系列產品目前是中國市場上銷量最高的產品。它將切換檔位、開關機的日常操作集合到了一個按鈕之上:關機狀態下,輕點一下開機;開機之後,輕點一下就是切換檔位,長按即為關機。少了許多按鈕,多了些許操作,上了年紀的人使用起來就會非常便捷。
克制設計,整合創新
和藝術品不同,產品不是設計師的一時興起之作,它需要去最大程度的為它的使用者帶去便利。人們不需要一臺能夠播放貝多芬交響曲的空氣淨化器,而是能快速去除PM2.5、簡單易用的淨化器。先進技術的組合併不能直接帶來產品整體體驗的提升,產品設計在推陳出新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克制」的態度。
克制的設計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理解產品創新絕不等同於技術創新。「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經說過」創新不一定必須與技術有關,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個『實物』。高技術創新具有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能夠在某一領域做出技術創新的「革命者」寥寥無幾,人們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改進:整合多種創新方式於一體,在產品體驗上實現質的飛越,讓產品成為更貼合用戶需求的作品。
在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和米家網際網路空調的研發過程中,我們同樣整合了三種創新方式:系統創新、組合創新和迭代微創新。
產品設計需要保持克制,引領創新的「天馬行空」需要時刻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基礎,將產品優化至最佳體驗,如同劃時代之作的「爆品「才會應運而生。智米的設計理念就是」做感動人心的家用電器「,而只有將用戶和設備之間的距離拉近,給人們帶去更加優秀的人機互動體驗,冷冰冰的設備才能用溫暖去感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