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宇接受記者採訪。
朱和平接受記者採訪。
2.26米的姚明被記者圍堵。
劉翔接受記者採訪。
崔永元面對媒體圍堵侃侃而談。
稱其所在組發言非常精彩委員非常敢講不打官腔
昨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記者們依然提早1個半小時趕到了大會堂門口等待政協委員的到來。下午2時,委員們陸續走向人民大會堂。
與以往明星委員唱主角不同,今年來自部隊的委員們受到追捧,國家安全、反恐、國安委成為「熱詞」;知名委員們今年要麼談「星星」,要麼「惜字如金」。小崔依然拿著轉基因話題「說事」,接受了媒體近25分鐘的採訪。
熱詞:星星
趙本山:
「沒看過,聽過」
除了被問及今年的提案外,「星星」成了明星委員們被追問最多的字眼。昨日,在幾十人的圍堵中,全國政協委員趙本山低頭快走,對記者的提問採取「哼哈」政策,只有當記者詢問他有沒有看過《來自星星的你》時,回了一句,「我沒看過,聽過。」
對於《星星》代表的韓流文化,蒙古族歌手、歌唱家、中央民族歌舞團副團長騰格爾表示,「老百姓喜歡這樣的節目沒關係,老百姓喜歡什麼是擋不住的」,如果擔心被外來文化影響,就「應該弄好自己的文化」。
熱詞:治霾
「治理不好,應該對相關官員問責」
全國政協委員賀林表示自己在關注大氣霧霾如何防治的問題,他說,大氣汙染治理,在短期內,可能很難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相關專家應該做一些科學論證,從長期治理上下工夫,「希望儘快整治霧霾,但是短期內很難達到很好的效果,應該對相關官員問責,不僅是環保官員,但拿出治霾方案前要有科學依據。」
熱詞:教育
「中國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對的」
「從去年開始公共財政實現了每年劃出4%來支持教育的舉措,但是現在教育經費的使用、投入和產出還有差距。」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衛表示,目前教育投入的結構也是問題,現在硬體投入大,軟體投入少。政府加大了對龐大學校的投入,造成了現在擇校的問題比較突出,要先克服公共集權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高考改革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在細節上值得探討。
關注焦點
往年的開幕式,明星委員成為媒體追逐的「主角」,可昨日來自部隊的政協委員們成了媒體追問的熱點,國家安全、反恐、軍隊現代化建設都成為媒體追問的熱詞。
毛新宇:關注三峽庫區移民安置和生態
全國政協委員毛新宇受到媒體圍堵,由於媒體太多,一波媒體剛採訪完,另一波媒體又湧了上來,他不得不將同樣的話說兩遍。
今年政協會議上,毛新宇將繼續關注三峽庫區移民安置和生態環境建設、反對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治理汙染等問題。
尹卓少將:成立國安委很有必要性
全國政協委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在開幕式結束後也被媒體追堵。
他說,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充分說明了國家決策成立國安委的必要性,對於這種突發事件,國安委能快速處理,做出正確決策,協調各部門戮力同心來解決恐怖主義,「我非常贊成國安委儘快成立起來。」
朱和平:國家光有錢不行
全國政協委員、朱德之孫、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朱和平也成為媒體圍堵的熱點,接受了10分鐘的採訪。
在談到前段時間媒體報導的飛行員停飛的問題,朱和平說,飛行員每年都要進行考試,對身體素質進行測試。飛行員停飛有些是因為身體素質或年齡大了等其他原因,只是以前沒有那麼大規模的報導。談到反腐問題,朱和平說,國家光有錢不行,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安全感,反腐倡廉現在有了一些剛性措施和政策,這些對反腐十分必要。
明星惜言
記者對姚明大喊:你會生二胎嗎
姚明一現身立即引起了極其熱烈的關注,幾乎所有媒體記者和攝像機都衝向這位身高2.26米的「大高個」、前籃球明星,此時的身高「優勢」變成了攝影記者眼中的最愛。
圍堵中,姚明邁著大步子向前,媒體緊追其後,眼看著這位巨人就要「溜了」,一位女粉絲記者大聲追問「你會生二胎嗎?」引發全場哄堂大笑。不過姚明沒有停下來接受採訪就走進了會場。
劉翔:希望大家增強一些反恐知識
和姚明一樣被關注的體育明星劉翔也成為媒體熱捧的焦點,但昨日劉翔十分低調,面對媒體的圍堵也彬彬有禮,他還表達了希望大家增強一些反恐知識的想法。
成龍:叮囑記者們小心臺階注意腳下
「小心,小心,小心臺階」,昨日現場,成龍的到來也引發了媒體的瘋狂圍追堵截。「成龍大哥說兩句吧」,「你帶了什麼提案過來?」記者們紛紛大聲提問。「你讓我怎麼說呢?」成龍在圍堵中顯得很猶豫,只是一個勁兒地提醒媒體記者注意腳下安全。直到工作人員出動,成龍才順利走上臺階。
小崔回應
「我們無黨派組發言非常精彩,一些科學家院士也非常敢講。」
崔永元是近年來媒體最喜歡的政協委員之一,他每次面對媒體圍堵,都能侃侃而談。小崔昨日先談起自己的轉基因提案,「在美國調研期間發現『70%轉基因』其實是加工食品中70%是轉基因;還說『放心地吃了20年』,其實是稀裡糊塗吃的。」
3月2日,人民日報微博呼籲代表委員莫沉默,「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語;你認真,民主才能運轉起來!」崔永元轉發並評論:「我敢說你敢發嗎」。人民日報微博隨即回應稱:呦,先把這條發布。接著,@北京青年報轉發並評論:「咱走著瞧」。
昨天,崔永元回應稱:「我們無黨派組發言非常精彩,一些科學家院士也非常敢講,而非中庸的、平和的官腔。」
談及霧霾,崔永元拿自己的遭遇說事兒:「我最早說的霧霾跟小汽車貢獻關係不大,當時就有人罵我。」崔永元稱他曾在晚上開車15天在北京三四五環調查,每年北京有多少建築工地、挖出多少土方,都詳細地調查了。
文/記者王鶴、廖靖文、李婧暄、劉冉冉、賀涵甫、於夢江、吳婉虹
圖/記者喬軍偉、邱偉榮
(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