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頭面輪廓,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混淆在一起,其實是要分開去講的,分為頭型美和面型美,但是由於頭型與遺傳的有關,也與嬰兒時使用的枕頭和睡姿有關,人為改變成年人頭型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於頭型的不夠完美我們是主張用恰當的髮型、飾品加以彌補、修飾的,所以對於整形醫生來說重點還是放在面型美的調整修飾上。
頭型美:頭的指數分型法是國際上常用的方法,即頭指數=頭最寬÷頭最大長×100。依據頭的指數分型將頭型分為6種;特長頭型,70.9以下;長頭型,71.0--75.9;中頭型,76.0-80.9;圓頭型,81.0-85.4;特圓頭型,85.5-90.9;超圓頭型,91.0以上。也可以用我們老百姓觀察法將頭型分為:球形、橢圓形、卵圓形、楔形、五角形、菱形和盾形7種類型。
面型美:面型的構成主要取決於顱面骨骼的形狀和面部肌肉及脂肪的豐滿度。構成面型的框架和基礎的骨骼是額骨、顴骨、上頜骨、鼻骨、下頜骨。
人的面型是多種多樣的,目前主要有兩種分類方法,即形態分類法和指數分類法。
1.形態分類法是以臉的形狀為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主要包括幾何圖形法和字形分類法。
(1)幾何圖形法依據波契分類法,將面型分為10種:
1)橢圓形臉:臉呈橢圓形特點。額部較頰部稍寬,須部圓潤適中,骨骼結構比例協調,面型輪廓線自然柔和。這種臉型常給人溫柔、文靜的感覺,是東方女性的理想臉型。
2)卵圓形臉:臉部呈現出卵圓形特點。額部稍寬而圓,顴頰部飽滿,顏部稍窄而圓,比例協調,面型輪廓不明顯。長有這種臉型的女性仍具美感。
3)倒卵圓形臉:額部稍小,下頜圓鈍較大。這種臉型顯得文靜、成熟。
4)圓形臉:臉呈圓形特點。上下頜骨比較短,面頰顯得飽滿而圓,下頜下緣圓鈍,五官比較集中。臉的長寬接近相等,面型輪廓以圓線為主。這種臉型的人常顯得溫和而年輕,但同時也會給人不成熟、稚氣的感覺。
5)方形臉:臉部呈方形特點。臉的長寬幾乎相等;前額較寬,下頜角方正,面部短闊;面型輪廓線較平直,呈四方形。這種臉型多見於男性,給人堅毅、剛強、穩重的感覺;如果女性長有這種臉型卻會顯得剛毅有餘、柔美不足。
6)長方形臉:臉部呈長方形特點。額骨稜角比較明顯上頷骨及外鼻較長,下頜角方正。長方形臉給人的總體印象是臉的輪廓線長度有餘,寬度不足。此種臉型有一種古典的美感給人文靜、老成、莊重的印象。
7)菱形臉:臉呈菱形特點。額線範圍小,顴骨比較突出,面頰清瘦,尖下顏;上下有收攏趨勢,呈棗核型;面型輪廓中央寬,上下窄,有立體線條感。這種臉型給人俏麗、甜美、秀氣的感覺。
8)梯形臉:臉呈梯形特點。額部較窄,下頜骨寬,頰角窄,兩眼距離比較近;面型輪廓上窄下寬。這種臉型顯得安靜、呆板。
9)倒梯形臉:臉呈倒梯形特點。額部較寬,兩眼距離比較遠,顴骨比較高,上頜骨窄下頗尖;面型輪廓上寬下窄。這種臉型給人機敏、清高的感覺。
10)五角形臉:臉呈五角形特點。上下頜骨發育良好,下頜角外展明顯,須部比較突出;面型輪廓突出。此種臉型常見於咬肌發達的男性。
(2)字形分型法:中國學者根據漢字字形將面型加以分類,可分為8種:
1)「田」字形:偏方而短,類似方形臉。
2)「由」字形:上削下方,即額頭較窄,下頜較寬,類似梯形臉。
3)「國」字形:方而短,臉呈四方形。
4)「用」字形:額方,頜寬扁。
5)「目」字形:面孔長而寬;臉呈長方形,左右較窄,上下較長。
6)「甲」字形:上方下削,即額頭較寬,下頜較尖。
7)「風」字形:頰部豐滿,額部圓寬,類似五角形臉。
8)「申」字形:上削下尖,即額頭較窄,下頜較尖,頰部較寬大,類似菱形臉。
2.面型指數分類法面型指數分類法是根據不同頭的面部指數,將面型劃分為不同類型。採用形態面高(鼻根至頻下的距離)和面寬(左右顴點之間的距離)兩種測量值,組成形態面值數,面型指數分型法計算公式:形態面高÷面寬× 100。根據指數將面型分為5種類型:
(1)超闊面型:形態指數78.9以下。
(2)闊面型:形態指數79.0~83.9。
(3)中面型:形態指數84.0~87.9。
(4)狹面型:形態指數88.0~92.9。
(5)超狹面型:形態指數93.0以上。
面型美共有的比例關係:
面型是否美與它們的比例關係非常密切。通常認為美的面型是高寬比例協調,輪廓線條柔和,五官分布對稱以及個性因素。面型一般有正面、側面、美容平面、黃金分割律等幾種常用比例關係。
這裡我們對面型共有的比例關係進行介紹如下。
1.正面比例關係「三庭五眼」比例關係之外,還有「正面二四等分」比例關係。它是指在直立、雙眼平視前方的體位下進行觀察,從面部中線向左、右各通過虹膜外側緣和面部外側界做垂線,縱向分割為四個相等部分;同時經過上瞼緣的水平線正好將頭頂高平分為2等份,即頭頂點水平線到上臉緣水平線的距離與上臉緣水平線到下頻點水平線的距離相等。
2.側面比例關係側面比例關係最主要的是側面「三庭」。側面「三庭』可以很清楚地觀測人的顏面側貌,尤其是對「美容頦」(頦最突點正好落在圓弧上)的觀察很重要。
3.美容平面又稱美容線,主要看眉、眼、鼻三者的協調關係。從正面看,眉頭與內眥在一條垂線上;眉尾的外端與經鼻翼外緣和外眥點的連線相接;雙眼平視前方時,鼻翼與瞳孔外緣連線恰與眉峰點相交。
學者們還設計了許多方法,通過鼻、唇、顏軟組織關係的協調來評價人的側貌。代表性的有瑞克特(Ricketts.審美平面和斯坦納(Steiner)審美平面。瑞氏(瑞克特)審美平面就是從鼻尖點至軟組織頦前點相連構成假想平面。面型良好的白種人應該上、下唇都位於該平面後方,上唇還要再靠後一些;黃種人上、下唇正好觸及平面;黑種人則上、下唇均向前突出於此平面。斯氏(斯坦納)審美平面,指從鼻尖到人中呈「S」形曲線的中點和軟組織額前點相連構成的假想平面,中國人以上、下唇突點與該平面接觸為美。
4.黃金分割律人的顏面部體現出許多黃金分割律。如頭部長(顱頂至頦部)與寬(兩側
顴弓突端點間距)之比為1.618:1,呈黃金矩形,在眼耳平面上,經上眼瞼緣的水平線為額面
高(髮際至額下緣)的黃金分割線,外鼻形態呈黃金三角,眉間點、左右唇裂點等為黃金分割點。
5.面部的其他比例關係以左右顴突間距代表面中寬度,左右下頜角間距代表面下部寬度,兩者之比男女均接近1.3:1。雙側踝突上點與頻點組成的三角形,男性三邊之比為1.05:1.01:0.94,女性三邊之比為1.07:1.00:0.93,從數值上看,男女三邊之比均接近1:1:1而形成等邊三角形
從面部比例上看,如果面部各部分的相互關係能夠達到或接近標準值,人的顏面看上去就是和諧的、美麗的。如果偏離標準比例較大,就會存在整體或某一部分的缺陷,可適當通過髮型、化妝來修飾,也可通過截骨或植骨等手術方式來徹底改變面型,但有一定的風險。
面型美的多樣性
美的面型在結構形態和各部分比例上存在共性,但並不排斥個性。美的面型的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這主要表現在年齡、性別、地域和種族的差異上。
面型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嬰幼兒顏面骨骼發育不完善,鼻、耳的軟骨軟而薄,皮下組織豐富,通常臉型飽滿,但五官立體感不明顯。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發育完全,皮下脂肪漸少,皮膚漸鬆弛,皺紋逐漸增多且明顯,眼眶、頹部、頰部凹陷。步入老年後,牙齒脫落,牙槽骨被吸收變薄,這些因素都會使臉型明顯改變。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顏面高等分線逐漸下移,成年後一般在兩眼外眥連線上。2.面型因性別的不同而不同 通常面部非對稱率男性相對女性較大;男性顱面水平方向上的骨發育大於女性,面部中上部較女性凹陷,面下部突度大於女性;男性的顴凸度與下頜傾斜度均小於女性;男性額突出度大於女性,頦唇溝較女性深,表現出更明顯的頦輪廓,從而體現了男性的剛毅健壯之美,而女性則更顯柔性和諧之美。
3.地域和種族存在差異在眉間點與頦前點之間設想一條直線,如果鼻下點恰好位於此線上的面型為「直面型」,如果鼻下點位於直線後方為凹面型」,鼻下點位於直線稍前方為「微凸型」,鼻下點位於直線前方較遠的面型為「凸面型」。白種人以直面型為主,少數人是凹面型;黃種人以微凸型面型居多;而黑種人主要是凸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