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讓千古賢后富察氏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乾隆皇帝與皇后的感情非常深厚,比起電視劇所表現出的,還要深沉、真摯的多。
在富察皇后去世20多年後,乾隆皇帝還對她念念不忘,親自寫了一篇《述悲賦》,他以激動的筆觸,飽含激情地記述了孝賢皇后生前的懿德嘉行。
原文是文言文,直接翻譯如下:
為什麼易經一開始就講乾坤?為什麼詩經第一篇就詠關睢?因為夫妻是一切人倫的開始,所以將天地名為乾坤與之匹配。我與皇后婚配,至今已經22年了。我是多麼的傷痛啊,一夜之間就要與皇后永遠訣別,從此陰陽兩隔,再也無法得知對方的消息。
皇后是父皇為朕選擇,出自書禮名門,門第堪配皇室,冊立為嫡福晉。在東宮時修身養德,勤於內職,雖然我們沒經歷過窮困,但是也一同經歷了風風雨雨。等到她正位坤寧,盡職盡責地輔助朕躬,和悅地侍奉太后,可以作為朝中的表率。生活簡樸,率先採桑飼蠶;憂國憂民,祈求風調雨順。
命運多舛,端慧、悼敏兩位皇子還未長大,兩個小小的身軀便已被黃土掩埋。皇后傷痛於兩個幼子接連棄世,以致黯然傷神,落下病根,溘然長逝。她撫養妃嬪的孩子就像親生骨肉,從不厚此薄彼。在這接連的打擊之下,又有誰能不對夫君抱怨呢?何況母親傷悼兩個早殤的幼子,怎能不痛徹心扉?可是她反而強顏歡笑安慰於我,每每抑制傷悲和淚水,這樣的傷痛又如何能止住,我看見淚水滑落在她的衣襟,我知道她的心底並不快樂。早春啟程,和我一起東巡,皇后生病後害怕勞動眾人,於是促我及早返京,誰知卻遭遇了突變。登上畫舫,經由潞河返回京城。誰知快到京城的時候,皇后與世長辭,留給我無盡遺恨。深切地自責卻不可追悔,我不斷追思皇后一生的事跡。她的音容笑貌時刻出現在腦海中,失意恍惚悵然若失。面對六宮妃嬪,卻想著皇后的倩影;可憐和敬公主,這麼小就失去了母親!
看著湘水東流,拍岸的江水打溼了石頭,翻滾的埋落了漂浮的殘葉,為什麼舜的妻子卻先他而去了呢?我遙望蓬萊,為什麼沒有通往那裡的船隻呢?不停地為她祭酒,悲傷掩蓋之下卻舉不起酒杯,唯有在靈前徒然悲愴,一抔淨土已被清酒掩埋了風流。遵循古禮,親為皇后定諡孝賢。追思皇后之懿德,豈是孝賢二字就能盡述的?皇后四德俱備,舉世無出其右。
時光如流水,二十年這麼快就過去了!悲痛啊,陳列遺物,回憶當初的美好時光,有時神遊物外,觸景生情,不勝唏噓,我心裡卻覺得萬事皆空,生生死死也就是浮華一場罷了。失去了賢后,誰陪我走完漫長的人生路?
年年歲歲皆復如此,朝朝暮暮怎奈今思?又一次來到長春宮,宮殿寂靜,帷帳空垂,春風既過,斯人不再,惟嘆:春花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
這首《述悲賦》傳達著乾隆對富察皇后深深的思念與愛意,也很明確地表現了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