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漢字歧視女性?律師葉滿天走紅網絡
「疼愛女性,改幾個字不夠」
◎文/《青年周末》記者 蔣文娟
「16個漢字歧視女性,應該加以改造。」身為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律師的葉滿天已經「紅了」半月有餘,原因是他在網上拋出一篇題為《16漢字之錯——不尊重女性,又誤導兒童人生觀》的帖子,直言「妓」、「娼」、「奸」、「姘」、「婊」、「嫖」等16個漢字涉嫌歧視女性,要求改造。這種觀點立即遭到眾多網友斥責。
1月31日晚,身在上海的葉滿天與《青年周末》記者連線交流,道出了自己跟這16個漢字過不去的箇中緣由。
德語會為尊重女性修改單詞
青年周末:你提出要改的這16個漢字分別是:「娛」、「耍」、「婪」、「嫉」、「 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姘」、「婊」和「嫖」。為什麼?
葉滿天:這16個漢字均具有一定貶義,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男童會不會童言無忌地與女童開玩笑?會不會成為女童終生揮之不去的陰影?會不會成為他們將來重男輕女的一個重要原因?要向他們傳達什麼價值觀與人生觀?難道我們要告訴他們這些字是形聲字,這些字如「婪」、「妒」、「佞」、「妖」、「嫖」都和女性有關?普通人在書寫或閱讀過程中,從視覺上覺得這16個字與女性性別有根本聯繫,也無形中降低了他們對女性的評價。
青年周末:你的職業是律師,為什麼會關注漢字問題呢?
葉滿天:根據《律師法》第一條,律師的職責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修改了這些漢字,應該會使很多女性面對尷尬的事情時從容一些,減少令她不愉快的事情。我認為這就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另外,根據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為了維護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我作為律師,作為對社會有一定影響的法律工作者,應該比普通人富有更高的使命與職責。而且,如果這個主張被女同胞搶先提出,那麼男同胞也容易被置於道德不義之地,會比較尷尬。
青年周末: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漢字的?
葉滿天:從2004年開始。那時我叫葉書傳,還在讀書。為避免名字中「傳」這個多音字帶來的諸多不便,我向公安局申請變更姓名。為了這次改名字,我翻了很多字典與辭典,對一些漢字有所觸動。去年8月12日,看到教育部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對「琴」、「親」、「魅」、「殺」等44個漢字的寫法進行調整。我受到啟發,覺得這16個字會觸發一些女性生活中不好的感受,更應該改,改造的社會成本不是很大,又讓很多人覺得很愉快,減少了歧視女性的空間,又何嘗不好呢。
青年周末:你怎麼會認為社會成本不大,這些漢字都是常用字,人們已經形成了固有的使用習慣。
葉滿天:幾十年前漢字簡化,我們不是也很自然地接受了嗎,為什麼這16個字就覺得成本很大呢?首先現在漢字輸入系統發達,技術上應該不是問題。
我們要創造16個新漢字,當然不是要求我們從哪一天開始將這16個字統統忘掉,繼續使用就犯法,那當然不行。這16個漢字創造出來,在鼓勵用新漢字的前提下,成人可以兩種都使用,而在學生的教材裡和媒體的報導中用新字,逐漸取代,成本並不是很大。漢字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也要與時俱進,這種工具應該儘量讓使用者覺得賞心悅目。我認為漢語增加這16個字,也給漢語增添了活力。不管哪一個民族,再怎麼尊重老祖宗,對老祖宗用的原始時期的石器工具,也不可能再用。
青年周末:你主要的主張就是只改這16個漢字?
葉滿天:對,我主張新創造16個漢字出來,逐漸加以取代,政府公務層面和教育部門儘快使用,在老百姓的觀念裡逐漸淡化,女兒提醒父親,女友提醒自己的男朋友不要再用舊的字,我想老爹、男友們會接受她們的勸導,不再使用舊的漢字。
青年周末:你如果沒有提到性別歧視,很多人不會想到這一點。
葉滿天: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留下了很多歧視女性、漠視女性的意識,表現在語言漢字當中,我認為很多人還是會想到的。我寫了這篇文章之後,批評的聲音大概三分之二左右,對我的觀點表示支持的人佔三分之一,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這樣的困擾。一個女孩子如果剛剛步入職場,每天乘地鐵、公交車去單位,會經歷很多場合,也就會遇到和人的摩擦。有些素質差的人,罵人的話是非常難聽的,而且不假思索地罵出來,這些字眼中經常會有女字旁的漢字。所以我認為應該從心理的層面,減少這些低素質的人使用這個詞的正當性。
在德語裡,對人的稱呼很多都有男女之分,男同事Kollege,女同事Kollegin,他們以前稱呼人的時候習慣用男性稱呼指代所有人。7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以後,男性尊重女性的意識提高,他們在稱呼形式上非常注意禮貌。比如老闆講話會說:LiebeKolleginnen(女同事們)undKollegen(男同事們)。我覺得這種形式很重要。禮儀從來就表現為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可以改善人際關係,為什麼不去做呢?
西方女權主義研究者對英語詞彙的研究也同樣發現很多帶有性別歧視的詞彙,如:chairman,history等。現在大家可以看到,國際會議上「主席」一詞的英語翻譯是「chairperson」,這個詞也是為了主張男女平等而在近幾十年才造出來的。
沒說改字就能解決男女平等問題
青年周末:我調查了很多身邊的女性,她們好像都對這事無所謂。
葉滿天:很多女性的觀點是這樣。大多數男同胞肯定也跟我的想法一樣,不會想到用那些字來侮辱女性。但是我認為只要有相當比例的人,覺得這樣的字對自己造成了不良影響,就應該改掉。這十幾個漢字給我們整個人生價值觀帶來的錯誤影響,佔的份額其實很大。漢字不僅僅是我們這代人用,還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使用,即使造成了一千萬人不舒服,我們其他人做出點犧牲,為後代無數的中國人做一件好事,我們的付出不應當嗎?
可能因為我們受過的教育多,接觸層次高的人群比例比較大,所以大家對於歧視感覺比較少,但我想在層次稍微低的人群中,利用漢字侮辱女性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文字屬於意識的形態領域,它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很多人一輩子的價值觀,就是在認識這些漢字的過程中形成的,我認為這個危害已經足夠大了。
青年周末:尊重女性,文字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男人更疼愛自己的妻子,男孩更尊重自己的媽媽,家裡生了女兒能像兒子一樣重視,一樣疼愛,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對女性有一種尊重,這個更重要,你覺得呢?
葉滿天:那當然。但細節決定成敗,從細節處做起,讓受眾包括兒童感覺到被尊重,讓男孩和女孩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環境,這也很重要。我提出這個觀點就是想從我們經常使用的漢字工具方面,有正確的激勵,並讓這個激勵轉化成實際行動,產生一點好的影響,使他們對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妻子、女兒更好。
青年周末:那些低素質、骨子裡歧視女性的人,不見得改掉了這些漢字,就會改變他們的內心。
葉滿天:很多人覺得我在講笑話,很多網友說難道改了這16個漢字就能解決男女不平等、歧視女性的問題了嗎。我也認可這點,這和我的想法並不矛盾,我從來沒有說過解決了這16個漢字,中國女性地位、中國社會發展的問題就一蹴而就、徹底解決了。我們作為社會的參與者,只能在自己的領域裡儘自己所能,減少這些歧視或者侮辱,儘可能減少這樣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那就足夠了。
不為炒作,名聲毀譽參半
青年周末:您覺得中國社會目前還存在很嚴重的男女不平等的問題?
葉滿天:有一個常用的詞語,叫一決雌雄,把雄當作勝利,雌當作輸掉,這種詞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經常使用嗎。
青年周末:那麼在你的觀點裡,以後這樣詞都要改掉?
葉滿天:這當然有點誇張了,我僅僅是拋磚引玉。網友的智慧是非常厲害的,我做一點點就行了。只想做一點點,反對的人還挺多,呵呵。
青年周末:你在博客裡寫明建議書是給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已經轉交官方了嗎?
葉滿天:我僅僅是打了草稿放在博客裡面,還要認真的思考,還要修改。
青年周末:也有網友質疑你利用這樣的觀點引起人們關注你的職業,是炒作。
葉滿天:我的原則是,生活產生思想,思想激發行動,行動改善生活。有的人看問題,方式的確不一樣,讓我難以應付。有人說我炒作,吸引生意,我為了反駁這種觀點,把我的業績擺出來。也是為了向網友證明我是辦了有影響的案件的,並不僅僅為從這件事獲得知名度。
在我們律師行業,我辦理的案件和知名度,應該進入中國的5%了。當然如果從掙錢的角度來講我很普通,因為我辦理的案件是向普通民眾伸出援手,帶來的金錢不多,但是有一定的社會意義,溫暖了一些人的心,伸張了一些社會正義,我認為我對得起這份職業,對得起當事人,也對得起中國法制。
青年周末:你的文章會不會在客觀上給你提高了知名度?
葉滿天:這件事對我毀譽參半,將來有一天我的建議真能被採納,我的成就感可能會更大一些,當然這不是我能決定的,我僅僅提出我的看法。
葉滿天博文觀點:「嫖」應 改為「彳不」
◎「娛」,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快樂和使人快樂、消遣」。 常見詞為「娛樂」,還有佔據傳媒大篇幅的「娛樂圈」。「娛」為形聲字,部首「女」為形,「吳」為聲旁,從這個字的構造來看,這個字含有「把女性當作男性消遣、玩弄的對象來獲得快樂」的直觀意象、意思,不尊重女性的心態和思維顯而易見。我建議更改為「彳吳」。
◎「嫉」,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怨恨」。「嫉」常見詞為「嫉妒」。「嫉」為形聲字,部首「女」為形,「疾」為聲旁,從形聲字的角度解釋為「女的有疾病為嫉」,我們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嫉妒名言是「既生瑜,何生亮?」兩位如此傑出的偉男子尚且如此,還有什麼理由在這個「嫉」字邊上加上部首「女」作為形旁?這,只能說是此字產生時代造字人對女性的一種極深的偏見。我建議更改為「彳疾」,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人有了(紅眼)疾病,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嫖」,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玩弄娼妓的墮落行為。「嫖」為形聲字,部首「女」為形,「票」為聲旁。常見詞為「吃喝嫖賭」,都是形容人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等惡劣品行。惡劣行為實施主體為男人,怎麼可以在造字時把汙水潑在女人身上?更何況這個字偏旁為「票」,在今天大多數人多會理解為「鈔票」的「票」,將「女」人和鈔「票」放在一起,即為「嫖」,這給文字的使用者要傳達什麼信息?我建議更改為「彳不」,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兩個人做了社會不允許、不認可的事,我相信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受到一次無形的教育,將來會有效地減少這種行為。
◎基於同「嫖」 改為「彳不」一樣的道理, 我建議「奸」 改為「犭行」,可以向所有人表明「犭行 」是一種獸行。我相信更改這個字可以減少百分之二十的強姦(犭行)罪。
專家:大陸改字要考慮其他地方華人是否承認
「咱們國家這些年對漢字基本沒有改過,一個工具好不好主要看它使用起來方不方便。如果大家用得很方便就不需要改,改起來代價是非常巨大的。」2月1日晚,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以個人身份接聽了《青年周末》記者的電話,他認為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一個符號。「猶太人的猶還是反犬旁呢,按這樣講的話對這個民族也不尊重。在漢字裡這樣的例子很多,語言文字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文化。」
李宇明表示漢字一定還會發展,造字理論可以,但從現實來看,可能性小。「英文只用20多個字母,就能夠很好的表達一種語言,漢字承擔的文化包袱已經很重了。現在漢字加起來有十幾萬個,這讓漢語走向世界遇到了很大阻力。外國人學漢語時,會覺得漢字的壓力很重,我國的小學生學漢字要花很長時間。」
李宇明還特別提到歷史上的改字先例:「武則天改了武曌的曌字,到最後還是沒有改成,人們還是習慣原來的字。現在的簡化字是在幾千年基礎上形成的,到今天很多人對簡化字還有各種各樣的意見,所以說要動一個字,會帶來很多問題。還要考慮我們改了字,臺灣和香港是否承認,日本和海外華人也使用漢字,要讓大家都統一,這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
網友觀點PK
反對:尊重女性,幹嘛非跟漢字過不去?
◎每一個漢字的存在都有著其歷史淵源及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我們民眾早已熟悉且廣泛應用了每一個漢字。而因為一個不知結果的想法,而要求大家改變日常的書寫規律,雖然這隻有簡單的16個字,但糟蹋的無疑是文化傳統及國民的日常生活習慣。
◎從文字發展的歷史角度看,由於歷史上的重男輕女,導致了漢字中許多文字都有歧視女性的成分存在。但是,改變重男輕女以及其他歧視女性的落後舊習俗,絕不是將文字一改就能解決的,關鍵還是要靠思想文化教育和健全法制。
◎每個漢字,都是漢文化的載體,是歷史和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例如「男」字,指專門種田的壯丁;「家」字,屋中有豬(「豕」)則為「家」;「安」字,屋中有女則為「安」——這都倒影出特定歷史時期的農耕文化特徵,與性別歧視無關。
◎如果按照改「嫖」為「彳不」的文化邏輯,那漢字中該改的何止千百?如今男女同工同酬,「男」、「安」是否涉嫌就業歧視?如今井都是圓形的,「井」字是否應改為「○」?
◎當今依然存在的如「嫖」字類文化糟粕,並不是漢字直接帶來的,更不是靠改造漢字所能消除的。如果非要認為性別歧視與漢字文化有多大關係,那世界上存在性別歧視的地方則不勝枚舉,而他們卻從來不曾使用漢字。至於以為改「奸」為「犭行」,可以表明「犭行」是一種獸行,減少百分之二十的強姦犯罪,則更是與文字的符號功能相去甚遠,是一種十足的文化妄想。性別歧視當然要消除,但不是要靠文字改造。如果這種妄想可以成立的話,我們當然可以設想再改造一批漢字用來減少貪汙腐敗,再改造一批漢字用來減少走私販毒……
◎受改字效應的聯想,我們能不能通過改字解決其他社會問題。比如現在小偷猖獗,能否把「偷」字「單人旁」也改成「犭」旁,告訴大家小偷也不是人,而是野獸、畜牲,這樣雖然不至於天下無賊,起碼也可減少40%的小偷吧?再比如,現在的騙子不少,騙子怎麼能是「馬」字旁呢?難道他們是千裡馬?簡直顛倒是非!很簡單,也改成「犭」旁,騙子不就也減少30%了嗎?
贊成:文字能影響人的潛意識
◎漢語正在走向世界,此狀況不改變的話,我們老祖宗的臉就丟到全世界了。
◎國外早就這麼做了,理論根據是文字能影響人的潛意識。
◎記得小學老師在講「嫉妒」這個字時,就是這麼講解的:女人心眼小,喜歡嫉妒別人,因此嫉妒都是女子旁。我暈!
◎這裡要強調世界性的開放,向先進學習、看齊,向世界文字靠攏,吸收更為優秀的成分(如出版物改豎排為橫排、由右而左改為由左而右,使用阿拉伯數字,採用英文字母為漢語拼音等),簡化繁體字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繁體字都能改成簡化字,還怕這十幾個字的麻煩嗎?還怕這十幾個字的經濟損失嗎?關鍵是我們是否真正看重這個問題:對女性的尊重!
◎很多孩子在認字的時候會拆字記。我朋友家女兒,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回憶。一次孩子在默寫單詞,突然問我:阿姨,憤怒的「怒」字怎麼寫啊?我還沒有回答,小姑娘就說:哦,我想起來了,女的又多一個心。」
◎我是一名女性,在我小學的時候,曾經翻過字典,是按照部首順序看下來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對「奸」字的解釋,而且我也發現許多意思不好的字都是女字旁,我當時作為女孩子特別地覺得羞愧,感覺好像這些壞行為都是女人做出來的。對我當時幼小的心靈確實是一種傷害。古代社會女人的地位本來是低下的,而且沒有文化,男人把所有不好的行為都認為是女人做的,「紅顏禍水」就是典型的說法。所以我支持改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