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作者|蔡真
來源|野馬財經
這杯咖啡,再度攪渾。
平靜多時的小藍杯再掀巨浪。
1月6日晚間,瑞幸咖啡傳出中高管籤署聯名信,指控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貪汙腐敗、黨同伐異,集體請求董事會與股東大鉦資本罷免郭謹一。
野馬財經聯繫瑞幸咖啡內部人士,對方表示:"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值得一提的是,該信標題將CEO名字錯寫為"郭瑾一",聯名信中還有不少標點字句錯訛,或可見事態之緊急倉促。
該信落款包含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部分核心業務高管共計46人的籤名和手印。
美東時間1月7日收盤,瑞幸咖啡粉單市場股價下跌1.81%,股價8.38美元/股,總市值21.23億美元。
克瑞斯通實地探訪
信中提到,郭謹一控制和清洗了原有採購系統,選擇一些與之關係密切但質量不能保證的供應商完成利益輸送。以與北京克瑞斯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為例,2019年初時任高級副總裁的郭謹一將其冒充為進口零食品牌的中國總代引進為瑞幸零食供應商。而真實情況是克瑞斯通在與瑞幸合作之前根本沒有零食銷售業務,而是從其他渠道進貨後高價轉賣給瑞幸。
該信表示郭謹一與克瑞斯通實控人關係密切,極有可能是郭謹一的白手套公司。
野馬財經調查發現,克瑞斯通公司成立於2004年,從股權上看不出與郭謹一或者瑞幸的關聯。實控人朱宇在7家公司擔任法人,根據工商信息,他早年從事服裝行業,之後涉及餐飲、商貿、科技等行業。
不過,該公司經營範圍確實出現了《請求信》中所述的變動。
2019年1月,克瑞斯通由商貿公司更名為供應鏈公司;3月,增加零售食品、鞋帽、箱包、工藝品等經營範圍;9月,增加零售新鮮水果蔬菜、乾果堅果等;2020年2月增加文具、玩具、玻璃製品、陶瓷製品等。
同樣是在2020年2月,瑞幸咖啡也調整了經營範圍,新增了"零售藥品"、"銷售日用品"和"醫療器械I類、II類"、"化妝品"、"通信設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等等。
2019年10月,克瑞斯通在淘寶開設網店優碳服飾,上架四款T恤,成交量為0,野馬財經聯繫客服未獲回復。
從時間上看,克瑞斯通一系列工商變更確與瑞幸戰略發展有契合之處。瑞幸於2019年開始輕食業務,同年11月開始在瑞幸 App 中開闢電商欄目,隨後不久上線了瑞幸自有品牌堅果;2020年春天,瑞幸在其頁面中央開闢"潮品"欄目,銷售數碼產品,其電商品類還擴大到洗手液、酒精溼巾等。
野馬財經來到克瑞斯通辦公地址光華路SOHO二期A座,經前臺確認其確在此辦公。但因克瑞斯通方面並未接聽電話,加之疫情防控,我們無法上樓一探究竟。
除克瑞斯通外,眾高管點名的"以次充好"供應商還有4家,分別是廣州順大、山東魯海、廣州六合和上海芙純。
廣東順大食品調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註冊資本1.03億元,是一家專業香精製造公司,現為香港協成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後者全資控股四家子公司,其中兩家在營。除廣東順大外,其餘三家公司法人均為同一人。
山東魯海食品有限公司是魯海農業集團下屬公司,註冊資本80萬美元,官網介紹集團總投資額3.5億元,佔地12.9萬平米,有職工2200餘人,主要生產保鮮/速凍果蔬及海產品等。
廣州六合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註冊資本1500萬元,主營糕點、麵包、巧克力等製造,2017年8月經營項目增加商品零售貿易和批發貿易等項目。
芙純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較雜,包含食品銷售、因私出入境中介、餐飲企業管理等。據"財經網產經"報導,該公司承認自己確是瑞幸供應商,自2020年10月與瑞幸展開合作,但和郭謹一沒什麼關係。該公司有自己的工廠,主要給瑞幸做吐司,早在5年前就開始向全家、711等便利店供貨,提供麵包、加工蛋糕等產品,是因為產銷分離才新成立了銷售公司芙純食品。
後陸正耀時代
1月7日,郭謹一發表全員信對此作出回應,稱"舉報信"是在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等人組織並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其已提請董事會成立特別調查組還原真相。
隨即,聯名信參與者瑞幸咖啡副總裁周斌和李軍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動態回擊表示,聯名請求信參與人幾乎囊括瑞幸所有中高層業務骨幹,郭謹一在全員信中是在混淆視聽,進行詆毀和污衊,並稱掌握了大量郭謹一貪腐實證。郭謹一將請求信矛頭指向陸正耀和錢治亞,是進行汙名化的"甩鍋"行為。
2020年7月,在財務造假內部調查基本完成後不久,瑞幸咖啡完成董事會洗牌,陸正耀退位,郭謹一接任CEO和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郭謹一2016年-2017年擔任神州租車董事長助理,因此被外界視為陸正耀的"自己人"。升任董事長兼CEO前曾任瑞幸咖啡聯合高級副總裁、北京瑞吉咖啡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經理、執行董事。
陸正耀招攬舊部的消息同時流傳。
今年1月初,在社交軟體脈脈上有瑞幸員工爆出前創始人陸正耀開始率舊部創業共享空間相關項目,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且意欲直接把瑞幸咖啡的技術團隊挖過去,如同瑞幸當年從神州挖人一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野馬財經表示:"瑞幸事件孰是孰非如果沒有第三方調查小組進駐的話難有定論,但是否有這樣一個機構有能力把這些問題調查清楚呢?行業中類似的內訌還有真功夫等,這屬於頂層設計問題,對於運營層面沒有太大影響。"
倘若聯名信內所提問題、郭謹一管理亂象屬實,在曝光之後能夠改變的話,對瑞幸未來的發展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捲土重來未可知
自曝財務造假事件之後,瑞幸生存狀況似乎比很多人想像的好。
最新財報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8%,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規模在38億元到42億元之間。
瑞幸咖啡稱公司於2020年8月首次實現門店層面收支平衡,截至2020年11月,瑞幸咖啡超60%自營店實現盈利,超70%加盟店接近瑞幸咖啡要求的毛利潤水平。
自營店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數量增長放緩,新開張的門店數量分別為69家、134家和133家,關閉門店數量則分別為65家、378家和448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擁有3898家自營店和894家加盟店。
對於這一改善,朱丹蓬認為:"瑞幸通過這兩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規模效應。它解決了新生代對於咖啡需求的痛點,產品矩陣圍繞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消費元素,商業模式布局是良好的。退市只是資本端的一個影響,而理性的投資者和債權方索賠,從整個時間成本到投入成本來說,不會真的逼死它。"
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非限制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為51.75億元(約7.42億美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美東時間12月16日晚發表聲明稱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5億元)罰金免除對其財務造假的指控,瑞幸粉單市場股價隨即大漲96.52%,某種意義上表明了投資者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