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馬斯克,底層有一套強大的思維方式,你應該知道!

2021-01-13 騰訊網

(「記者論壇」公眾號:reporterbbs,猛擊關注)

導讀:前兩天發了一篇馬斯克的深度訪談:《馬斯克最新訪談全文,信息量極大,遠見令人震撼》,聊了很多,很深刻,從中國到火星,從對財富的看法和到人類的未來。對話的視頻插入有點問題,今天補上。

再推薦一篇寫馬斯克思維方式的文章,看看鋼鐵俠為什麼能帶著夢想去創造財富,為什麼能夠超脫賺錢去實現價值。來源混沌大學。

▲馬斯克採訪視頻

1月8日,彭博社發文稱,美國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超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成為世界新首富。

彭博社稱,在過去的一年裡,得益於其持續的利潤,特斯拉的股價飆升。馬斯克的財富不斷增加,「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快的財富創造」。

得知成為世界首富的消息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回覆說,「好奇怪」,又說,「好吧,回去工作了……」

作為特斯拉、SpaceX、Neuralink等多家明星公司的老闆,馬斯克涉足的領域覆蓋了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太空旅行、超級高鐵,甚至是腦機接口。

更關鍵的是,在這些領域馬斯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他創立的SpaceX,僅用了10年就能用貨運龍飛船為NASA往空間站運送貨物;又過了8年,就把太空人送入了太空,由此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時代。

他既贏得了「矽谷鋼鐵俠」的稱號,也成為全球科技圈最熱門的領袖之一。

馬斯克究竟憑什麼能做到?

因為他的思維方式不同凡響,他一直在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問題。

馬斯克獨到的思維方式

去年5月31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把太空人送入了太空,由此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時代。

SpaceX也成為了首個掌握載人飛船製造和發射能力的私營公司。在這之前,這項任務都由國家隊承擔。

在創辦SpaceX之前,馬斯克的創業故事其實有點老套——上門推銷,被質疑,被拒絕,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先後成功創辦了Zip2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x.com」,第二家公司後來發展成為如今鼎鼎有名的PayPal。

總之,都是圍繞著網際網路領域在創業,雖然也很成功,但與其他網際網路創業者相比,並沒有太大不同。

那時候,相比其他領域,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相對容易。投資界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做實業已經過時了,何況又那麼痛苦,還是網際網路好啊,圈錢也容易。」

但很快,馬斯克就縱身一躍,跳出了這個舒適區,變得讓很多創業者也不理解。

28歲時,馬斯克以3億美元賣掉了他創辦的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31歲時,馬斯克又以15億美元賣掉了他和彼得·蒂爾聯合創辦的第二家網際網路公司。

之後,馬斯克主要把錢投在了三個領域:航空航天、電動車、太陽能。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三個領域有個共同特點:長期停滯不前的高科技行業。

但馬斯克當時把自己之前創業的財富一股腦兒傾注在上面,被很多人認為是「自殺式」的創業。

最艱苦時候,SpaceX、特斯拉兩家企業都面臨倒閉的風險。

SpaceX的第一枚火箭前三次發射嘗試都失敗了,幾乎瀕臨破產,直到接到NASA價值16億美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的合同才勉強續命;

特斯拉曾接到1200多份訂單、幾千萬美元訂金,卻只能交出不到50輛電動車。

馬斯克甚至都被當成是兜售虛假希望的騙子。

所幸,他都咬牙挺過來了。

三家企業也都被做活了:SpaceX成為航空航天業最穩定的運營商;特斯拉已經是全球最酷、最暢銷的純電動豪華汽車;太陽城目前是最大的消費者商用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供應商。

不是說這馬斯克的公司賺了多少錢,而是做出了確實令世界驚豔的產品。

完成了這些看似絕無可能的任務之後,他又野心勃勃地開始嘗試讓人類能夠移民火星的未來10年計劃。

驅使馬斯克完成這些看似絕無可能任務的,肯定不是名利,而是強烈的使命感,以及在極少數人身上可貴地伴隨終生的好奇心。

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做特斯拉這種失敗率高於成功率的產品時,他認為,這只是他覺得這是應該要去做的事情,而且他不想苦等別人來實現。

當被問到為什麼成立SpaceX時,他認為是為了幫助他積攢財富和經驗,實現移民火星的目標。

這些回答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甚至會被批評「太裝」。

不過,如果你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鋼鐵俠」之前的演講和訪談,你就會知道這些話恰恰濃縮了他的「商業思想」。他知道如何創造財富,不過更關注自己創造財富的目的。

有個細節體現得很明顯。2014年5月,他受邀參加極客公園奇點大會,首次在中國亮相。

那天當被問到對那時炒得很熱的「亞軌道旅遊」怎麼看,為何SpaceX不參與這個看起來也有利可圖的市場時,他嗤之以鼻,認為這除了賺點富豪的錢,對技術和人類沒有任何實質的推進作用,他對此毫無興趣。

回望過去十幾年馬斯克成立的公司,可以發現都集中在三個有關人類長期生存風險的項目上:氣候變化、地球依賴、人類退化。

當然,不論強烈的使命感還是取得的非凡成績,都不是憑空而來的,背後必然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如果問馬斯克,他的思維方式是什麼,他可能會告訴你一個關鍵詞:第一性原理。

為什麼第一性原理如此重要?

馬斯克在不同的商業領域都非常成功,但他並不是針對不同的領域提煉不同的方法論,而是把同一種底層思維應用到不同的領域。

對於馬斯克而言,這個底層思維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就是用物理學的角度去看世界,一層一層撥開事物的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然後再從本質一層一層往上來走。

生活當中,人們總是喜歡類比思維,別人做了什麼,我們也要跟隨去做,這是從眾效應。

如何打破從眾效應呢?恰恰是物理學的思考方式可以讓我們回歸到問題源頭,去發現一些反直覺的東西。然後對問題進行拆解,進而實現組合式創新。

馬斯克認為,如果一件事情在物理上是可能的,那就一定可以實現。如果中間卡殼了,也只能是被某個物理上的局限給堵死了。

他早期的下屬曾調侃:「埃隆會拿秒表記錄自己敲鍵盤的速度,用總代碼量除一下,然後按這個時間給我們下任務」。

不要和他說這裡有什麼人性弱點,法規限制或是社會觀感,馬斯克覺得所有下屬存在的意義,就是幫他消除這些「非物理性」的障礙,如果做不到就滾蛋。

「第一性原理」看起來過於極端,或是過於天真,它暴力地取消了現實的複雜性。

但這種剃刀般鋒利的思維方式,往往可以從迷霧中抓住本質,單刀直入,簡化目標。

馬斯克在清華大學和錢穎一教授的對話中,描述了物理學的第一性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能看到馬斯克在不同領域,如何通過反覆運用相同的第一性原理去實現商業創新的。首先是用第一性原理發現了使命。

一提到使命這個詞,我們會覺得屬於雞湯,沒什麼意思。

但與眾不同的是,馬斯克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自己的使命,可以說,他一生的事業幾乎都是他使命的副產品。

那他是如何發現自己使命的呢?就是順著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往下挖。

他覺得他一直有一種存在的危機感,讀大學時,他選了大概五個方向,認為對人類未來影響最大:網際網路、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慧及重組人類基因。

你會驚訝地發現,他的使命果然引導著他的事業,這幾個方向就是他後來在做的。

更不可思議的是,以上所有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移民火星」做準備。當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像科幻小說一樣?你會覺得他的錢可能實在沒處花了,隨便搞一個業餘愛好而已。

但是,前面我們也看到了,他在極為認真地做「移民火星」這件事。

為什麼要「移民火星」呢?

他的理由非常有意思。他認為,歷史上,地球已發生過5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都有大量的物種滅絕。歷史上的物種種類有20億之多,到今天卻寥寥無幾。而根據歷史做一個推演,未來5000萬年內,很有可能再發生一次地球物種大滅絕。

他認為,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為人類的物種做一份複製,最適合放在哪裡呢?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火星。這就是他講的移民火星的意義。

他還有一個具體的目標:40—100年後,要幫100萬人移民火星。

為什麼是100萬人呢?

馬斯克計算,如果有100萬人到了火星上,足以幫助人類繁衍下去,即使地球被毀滅掉,那100萬人也可以繼續在火星生存,或者繼續移民更遠的地方。

他說我能做到它,只要想到這件事情,任何目標我全能做到。

所以,當你用第一性原理去找你真正的使命,它將牢不可破,有足夠長的周期。

"移民火星"的三個階段

接下來,馬斯克把「移民火星」這個大目標拆解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得發明火箭。他從來沒做過火箭,也沒人相信他能做火箭,所以一開始他只能花自己的錢,但那些錢用來發射火箭杯水車薪。

所以他第一階段的火箭很小,「獵鷹一號」的載重量只有一噸。

第二階段是實現太空旅行。這時他需要開發更重的火箭,比如「獵鷹九號」「龍飛船」「重型獵鷹」等。

第三階段就是移民火星。

在實施這個「三步走」計劃的過程中,馬斯克遇到了諸多的困難,但是基於物理學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幫助他多次起死回生。

在創辦SpaceX之前,所有人都勸他火箭成本太高了,創業公司無法承擔。

馬斯克首先想到的是找承包商購買火箭,他和朋友先後考察了美國麥道公司、歐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然而對方給出的報價動輒就是上億美元,這大大超出了他的可承受範圍。

後來,有人介紹,俄羅斯有一種洲際飛彈經改裝之後可以當火箭使用,費用只需要幾百萬美元,馬斯克便第一時間殺到了俄羅斯。

跟俄羅斯人打交道,不會喝酒肯定是不行的,馬斯克經歷了一輪又一輪伏特加烈酒的洗禮,生意卻還是沒談成,原因很簡單:俄羅斯人坐地漲價了。

馬斯克很生氣,他準備自己造火箭。

要知道,他做這個決定的時候,關於火箭的知識是零,那他怎麼做呢?

他從朋友那裡借來了《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渦輪和火箭推進的空氣動力學》等所有跟火箭與推進器相關的專業書籍,並迅速地將這些知識消化吸收。

然後用拆解的方式,看看製造火箭的成本分布,發現原材料其實沒多少錢,發射燃料的成本大概只佔2%而已,所以火箭裡最大的成本就是火箭本身。

在製造特斯拉時,馬斯克也用到了這套方法,追根溯源後發現電動車的最大成本來自電池組件。當研發團隊參考市場上電池組件的市價評估其成本要600美元/千瓦時,馬斯克通過「第一性原理」思考,將電池拆解為各種金屬元素以及其他成分,再對電池組件的生產流程、產地、供應鏈等進行組合式創新和不斷地迭代優化,最終他發現,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鋰電池組的原材料,組合在一起,只需要80美元/千瓦時。

在馬斯克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火箭發射出去爆炸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馬斯克卻認為,汽車是可以重複利用的,輪船可以重複利用的,為什麼火箭不能重複利用呢?

一個民營企業居然提出了新的理念——可回收火箭。這個理念出來並實現以後,SpaceX火箭的發射成本是行業標準的1/5,未來幾年將會降到1/10,比美國、俄羅斯、中國的火箭發射成本都低。

此前小布希時代曾經做過火箭移民成本測算,認為如果把一個人送到火星大概需要100億美元,馬斯克覺得太貴了,他想把這個價格降為單程20萬美元。

他怎麼做呢?

又是組合式創新,把基本要素拆解成燃料可以重複利用、在軌道裡補給燃料、在火星生產燃料等。

基於以上的分解,就必須要發現一種原材料,地球有,火星也有,同時又能做火箭運輸的原材料的,他也找到了。

做不到的怎麼辦?馬斯克說,只要有一個目標,哪怕我現在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是我一定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未來創新者必備的思考方式

但是,第一性原理方式的背後是極度的孤獨。因為如果你真的相信第一性原理,會堅守自己的方向,這只會帶來極度的孤獨。

因為人腦並不是按照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去運行的。認知科學大師侯世達一直認為,大腦是依照著類比的模式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而不是依照機器的邏輯運行。用人腦去進行第一性原理的思考,就像是在一臺macbook上運行windows系統。

除非,你不是人,而是一個AI。又或者,你訓練自己像一個AI那樣思考。

馬斯克在後天有意識的去訓練這種思維,他的下屬發現,越是面對驚人的壓力,馬斯克越能夠把自己的理性精神精煉到極致,不讓任何「非物理性」的因素迷惑自己的決策,即便每天只睡4個小時。

馬斯克在SpaceX能夠做到納米級的管理,什麼叫納米級的管理?細到每一個螺釘,材料、型號了如指掌。

即便如此,任何新的火箭發射都需要10多次失敗才有可能成功。果不其然,2006年SpaceX第一次發射失敗了,2007年第二次發射又失敗了,2008年第三次發射又失敗了,馬斯克的錢馬上就沒掉了,沒有人相信他,沒人可以給他錢。

在極度的壓力之下,馬斯克把方案拿來重新看,三個月之後的第四次發射終於成功了。

馬斯克其實是一個極其糟糕的人,性格暴躁,讓周圍的人非常痛苦,愛情也非常不順利,幾任妻子離他而去。有一次一個記者在採訪他時,他都哭了,說「能不能給我介紹女朋友?」因為所懷甚大,所想甚深,所以極度孤獨。

所以,如果你真的像馬斯克這樣思考,就會走向一個極度孤獨的道路。沒有誰能真正幫你,沒有誰能真正理解你,你就只有做的事情本身,所有情感都傾訴到那上面。

如果你今天問馬斯克「移民火星」這件事能不能成功,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了,就像哥白尼說的,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這句話對嗎?當然是錯的,可是這個錯誤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地球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我們應該往外看,這個思維特別重要,只要你往外看,你很快就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

那扇窄門被打開了,而打開窄門的人,其實最了不起。

馬斯克為什麼這麼厲害?

我們的教育常說,要成為世界級專家,需要在一個領域裡深挖。而馬斯克打破了這個準則,他在本科就學了兩個專業:商科和物理,之後去學習火箭科學、工程學、物理學、人工智慧、太陽能、能源等領域。

他有一種遷移式的學習方式——把知識拆解到基本原理層面去進行遷移,連學習都是第一性原理的學習方式,只要拆到足夠根基就可以轉移到新的領域裡面去。

所以他在不同領域應用了同樣的第一性原理,在網際網路界創辦最大的網絡支付公司PayPal;在能源界創辦房屋共享能源公司SolarCity;在汽車界創造特斯拉;在航空業創辦SpaceX;在科技界創辦開放AI的OpenAI......

只有運用第一性原理,具有了可遷移性,才能進入這麼多領域。

學習未必一定要學習細枝末節,但是必須要學習最根基的基本原理。

《人類簡史》裡有這樣一問,科學革命為什麼出現在歐洲?科學革命起始於西歐和大不列顛,此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覺得它有多麼重要,在那之前中國的科技水平遠遠高於歐洲。1775年,中國佔了全世界經濟總量1/3,唐宋以前,中國佔全世界技術發明量60%左右,而近代全世界科學革命以來,有6000條基礎的科學定理定律,中國人的原創貢獻不到1%。

於是有了著名的「李約瑟之問」——歐洲在1770年面對中國並沒有什麼科技優勢,為什麼接下來短短的100年時間拉開這麼大的差距?

赫拉利的回答是傳統中國其實並不缺乏製作蒸汽機的技術,缺的是西方最具革命性的哲學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東方文明是技藝思維,操作上的試錯法,實踐操作在先,經驗總結在後,歸納法思維。

經驗歸納模式是具像思維,好處是快,壞處是不具備領域可遷移性。比如說火藥,我們發明了鞭炮,可是卻不能把這個技術遷移到槍炮裡,要想遷移到槍炮裡,必須下沉到數學物理化學學科。

而近代西方是哲科思維,邏輯上的試錯法,理論假設在先,實踐經驗在後,演繹法思維。

抽象思維壞處是慢,好處是可遷移性,一旦在邏輯上導出一個共同的抽象概念,與此相關所有的具像問題一下子全都化解了。比如牛頓力學解決了經典力學領域的所有問題,工程師把它應用到工業裡,直接引發了工業革命。

所以,未來的創新者,應該是科學家+哲學家+企業家,具備科學的思想方式、哲學的思考方式和商業的思考方式。

如果我們像馬斯克那樣具備了獨到的第一性原理,凡事就會先從本質開始思考,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回反推,並能把本質遷移到不同領域。如果你有這樣思維方式,就不會因為暫時的困難而對結果失去信息,也不會因為好高騖遠而做出徒勞的努力——因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是「第一性原理」推導出來的必然結果。

這種理性思維方式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 END -

# 推薦好課 #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為什麼這麼厲害?底層有一套強大的思維方式-虎嗅網
    不過,如果你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鋼鐵俠」之前的演講和訪談,你就會知道這些話恰恰濃縮了他的「商業思想」。他知道如何創造財富,不過更關注自己創造財富的目的。有個細節體現得很明顯。2014年5月,他受邀參加極客公園奇點大會,首次在中國亮相。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第一步
    成為首富的馬斯克並沒有止步自喜的意思,「back to work」所指向的是更重要的事,「人類應當成為太空文明物種和多星球物種」。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之位早有預兆——2020年9月,馬斯克身價就超過了扎克伯格,位列世界第三富豪,排在前面的只有比爾·蓋茨和傑夫·貝索斯;兩個月之後,馬斯克追過了蓋茨,這時排在他面前的就只有貝索斯了。
  • 特斯拉大漲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距離火星首富還有多遠?
    馬斯克身價持續暴漲專訪時談特斯拉發展戰略對於「全球首富」的新頭銜,馬斯克似乎不以為然。北京時間1月8日0點,馬斯克發布微博稱「好了,回去工作吧。」疑似對此事進行回應。2020年,特斯拉股價漲幅743%,得益於股價的飛速上漲,馬斯克的身價在過去的一年中就上漲超過1500億美元。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錢怎麼花?一半用於地球一半用於火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世界首富的錢會怎麼花?一半用於地球,一半用於火星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世界首富會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這個話題是由馬斯克引起的。世界首富馬斯克馬斯克之所以會說這種話,是因為特斯拉在過去一年中股價整整漲了十倍,現在市值已經到了7735億美元。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這相當於在美國上市的豐田、大眾、現代、通用、福特這些汽車公司市值的總和。換句話來講,一個公司約等同於一個行業。當然,特斯拉的股價漲了十倍,也讓最大股東馬斯克的身價漲了十倍。
  • 成為世界首富是什麼體驗?馬斯克:回去工作!錢一半用於地球 一半...
    作為商業偶像,馬斯克被粉絲評價為「有夢想,求前沿創新突破,對人類文明有真正貢獻」,一句「回去工作」甚至可以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鋼鐵俠」的夢想現在,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的馬斯克抱著改變世界的夢想創立了四家公司,其公司業務可謂是首富群體中的一股清流。特斯拉:電動汽車、電力儲能、智能光伏等研發製造業務。
  • 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生於非洲,從窮小子到身價1950億,憑啥?
    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的消息,震驚了不少人。他本人卻很淡定:有什麼好奇怪的?行了,回去工作吧。馬斯克出生在貧窮的非洲。從童年時期的屢遭凌辱、創業期的精神崩潰,到如今的世界首富,馬斯克的一生,可以說是幸與不幸縱橫交錯。他的母親梅耶·馬斯克,優雅自信,氣質雍容不凡,在馬斯克的成功路上,一直為他保駕護航。
  • 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置頂一條2018年推文,網友:馬雲比不了!
    首富易主應當說,每個人都有夢想,只是在夢想被遺忘後,更多的時候,財富成了眾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標,可以說,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志趣相投。長期以來,人們對首富的關注程度也相對較高,今年的首富也已開始「大變天」,無論是中國首富還是世界首富,如今都已易主。
  • 馬斯克超越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這排名前三的富豪,都是咋花錢的?
    在1月7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1950億美元的身家超越了貝佐斯,成為了新一任世界首富。因為這些人大家也都比較熟悉,所以也就不介紹他們的發家史了,今天咱們聊聊更有意思的話題——世界首富們究竟是怎麼花錢的?提到世界首富,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比爾蓋茨和貝佐斯,貝佐斯連續3年(2018-2020)蟬聯世界首富,至於比爾蓋茨就更不用說了。
  • 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這個王位他坐得穩嗎?
    文 | 凹凸小編無論你自己有多少錢,你總是關心財富頂端的風雲變幻。 據雪球的數據顯示,美東時間1月7日,特斯拉股價以每股816.04美元收盤,漲幅達7.94%,單日漲幅遠超同日亞馬遜(AMZN.NASDAQ)的0.76%。
  • 馬斯克靠著特斯拉成為世界首富?福布斯:別急,八字還沒一撇呢!
    目前而言,發展的比較好的新能源技術應該就是新能源汽車了,中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在積極的研發新能源汽車,其中這些新能源汽車的龍頭老大無疑就是特斯拉,甚至近期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
  • 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將2018年的一條推文置頂,網友:不忘初心
    2020年末,2021年初,世界富豪榜單變動一次次刷新著我們的神經,不少人表示,原來神話可以這樣跌倒,股神巴菲特、亞馬遜貝佐斯、微軟比爾蓋茨,一個個都跌出了世界首富的位置。特斯拉的馬斯克以1800多億的財富問鼎世界首富的位置,才開始疑惑,原來姓馬的都這麼厲害嗎?
  • 世界新首富誕生,馬斯克身價185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1980.5億元
    世界新首富誕生,馬斯克身價1850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1980.5億元,比第二的貝索斯多10億美金。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將在火星建一個城市,並把100萬人移民到這個城市,你多半認為這個人肯定是瘋了。這個人確實存在,他就是新首富馬斯克。
  • 大量收割「中國韭菜」 馬斯克終成首富
    但每收割一位中國車主,就能讓世界新首富的身價數字漲得更高。還有比這更香的嗎?  「馬斯克登上世界首富,有我們這些中國韭菜的功勞。」1月8日,去年3月花費29.9萬元入手國產版Model 3的特斯拉車主李淮(化名),在朋友圈如此感慨。
  • 成為全球首富,卻只想移民火星!馬斯克這個來自未來的男人!
    成為全球首富什麼感覺? 馬斯克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凡爾賽文學」。 圖片來源於馬斯克微博 賺了這麼多錢,都成世界首富了,怎麼還這麼勤勞的工作? 正所謂:沒有夢想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
  • 馬斯克身價1950億美元,榮登世界首富後說「錢一半用於火星建城」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身價隨之漲到1950億美元,超越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CEO貝索斯,成新的世界首富。 馬斯克旗下有八家公司,最有名的就是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太陽城、超級高鐵(HYPERLOOOP)、隧道開挖公司,2020 年 5 月 30 日, SPACE X將太空人送入地球太空軌道。
  • 全球首富馬斯克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提供的數據,伴隨著特斯拉股價在周三上漲2.8%,馬斯克與全球首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淨資產差已不到30億美元,有望很快成為全球首富。馬斯克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以下是馬斯克的事業成功指南。 一、事業與錢無關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馬斯克對事業態度的核心。
  • 「世界首富」換人!終究還是「馬家人」?新首富6字回應
    2021年1月8日,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個人財富暴漲至1850億美元;成功超越登頂多時的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成為新的「世界首富」。這個今年剛滿49歲的男人,一下成為全球企業界的「超級英雄」;以至於很多中國網友也跟著「調侃」:首富終究還是「馬家人」。
  • 全球首富馬斯克,如何把錢從地面投向火星?
    馬斯克的投資人認為,推動他成為首富除了特斯拉股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馬斯克對創業以及融資的執著,這使得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聚集資金。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專門就馬斯克為何成功的話題進行討論。戴曼迪斯作為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投資人,非常了解馬斯克對科學的想法和對商業的邏輯。
  • 馬斯克登頂全球首富 卻賣掉房子打算移民火星
    隨著特斯拉的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身價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成為世界首富。2020年特斯拉股價飆升743%。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在其社交平臺上回復網友評論稱,「How strange」。隨即又評論道,「Well, back to work …」。
  • 世界新首富,財富超1200000000000元,全身都是勵志片
    @中國新聞網 「有這麼多錢又如何,我房子都是租的。」 假如有一天你成為了世界首富,你會去做什麼? 世界新首富給出的答案是:接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