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節丨「雙警家庭」堅守崗位過節:「我們多了一個共同的節日!」
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黃俊生 羅晴 2021-01-10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駐守在落馬洲畔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一對對特殊的夫妻檔組成的「雙警家庭」將怎樣過節?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黃俊生 羅晴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駐守在落馬洲畔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一對對特殊的夫妻檔組成的「雙警家庭」將怎樣過節?
記者了解到,這些警營夫妻檔,既為伴侶亦是戰友,沒有普通戀人的花前月下,朝朝暮暮的相守,但有著更多的理解和默契,更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雙倍的付出詮釋著愛情、親情,在小家與大家之間作著取捨,於各自的平凡崗位上書寫精彩人生。
「我們多了一個共同的節日!」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這天,皇崗邊檢站「雙警」夫妻仍然堅守崗位,用無怨無悔、忠誠履職慶祝專屬自己的節日,築牢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堅固防線,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為警旗增光添彩。
妻子徐姍、丈夫郗明輝:
一個是旅檢業務骨幹,一個是辦案能手
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民警徐姍入警14載,潛心鑽研業務,驗證仔細準確,多次立功受獎。徐姍的丈夫郗明輝是該站調研審查隊副隊長,夫妻倆一個是旅檢業務骨幹,一個是辦案能手。工作中,夫妻兩人共同努力,齊頭並進,在各自執勤崗位上都有不凡成績,曾經於國慶安保期間,雙雙榮立三等功。
一直處於繁忙工作狀態的夫妻經常加班、倒班、培訓,對於照看兩個孩子,他倆都心有愧疚,多虧有老人幫忙,他們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執勤之中。
有段時間兒子生病住院,連續幾天高燒不退,每天半夜都咳嗽不止,夫妻倆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但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對雙方來說是一個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的問題。
為了不影響執勤,倆人約定好:誰先下了班就直接去醫院,另外一方就可以安心工作。對於孩子和老人,徐姍滿是虧欠地說:「誰都想一家人開開心心每天在一起享受美好時光,但選擇了警察這份職業,就意味著奉獻和犧牲。將小家融入大家,確保邊檢工作萬無一失,這是使命所系、職責所在。」
妻子劉婧、丈夫鍾強:
在家也要「交接班」,與兒子約定開門「暗號」
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民警劉婧,外形甜美、溫柔細緻,是隊裡業務骨幹。她的丈夫鍾強高大威猛、身手矯捷,是該站調研審查隊的處突精英,夫妻倆一剛一柔,性格互補,相得益彰。他們既是愛人又是戰友,在事業和家庭中風雨同舟,相互扶持。
因為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倆人特意把班次調開,就是為了能夠輪流照顧十歲的兒子銘銘,這樣就變成在單位交接班在家裡也要交接班,但難免也有空檔期,碰到兩人都上班的時候,只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鼓勵銘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020年,鍾強接到深圳邊檢總站交給的緊急任務,全天候帶領支援兄弟站民警執勤巡查,需駐紮在總站不能回家。碰上劉婧也上班的時候,銘銘就自己上學、放學,家裡的門太重了自己不會開,就找鄰居幫開門;為了安全,銘銘和爸爸約好暗號,自己在家誰敲門都不開,外賣送到門口,等快遞員離開再自己開門取……說起兒子,劉婧既驕傲又心疼:銘銘自理能力很強,有時真覺得非常心疼他,但他特別懂事從來不抱怨。
所有的「邊二代」都是這樣慢慢習慣重要節假日裡爸爸媽媽的缺席,但看著父母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身影,熱愛祖國的種子就深深地在孩子們幼小的心中埋下。
妻子唐紫珺、丈夫張林:
節假日常加班備勤,孩子跟著爸爸媽媽在口岸
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民警唐紫珺和執勤四隊民警張林是該站雙警家庭,有兩個女兒。對於節假日,夫妻倆早已習慣加班和備勤。孩子經常要跟著爸爸或媽媽到口岸交接給另一半,有時深夜時分,孩子還在備勤室等待媽媽下班帶他回家。有時家裡老人驟然身體不適,夫妻倆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務之餘,要照顧老人和小孩,倆人雖累得筋疲力盡,但依然互相支持互相鼓勁,舍小家為大家,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忠誠刻在心裡。
「我們警察是紀律部隊,必須能夠在關鍵時刻拿得出來。在疫情防控面前,個人的困難都不算什麼。對老人和小孩是很虧欠,只能等忙完這一陣再多陪陪他們。」唐紫珺微笑著安慰自己。
楊歡一家:
「四警」家庭,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民警楊歡的家庭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四警家庭,夫妻二人是警察,丈夫的父母也是警察:警營裡,他們愛崗敬業、並肩作戰,是不言勞苦的戰友;家庭中,他們攜手並肩、相濡以沫,一起感受家庭的真摯情感,傳承優良家風。
疫情期間,楊歡的丈夫工作單位執行封閉式執勤管理,14天一輪換三班倒,這就意味著夫妻二人每次都要相隔一月才能見面。面對聚少離多的酸楚,太多的計劃被打破,加上疫情的考驗,新婚不久的楊歡依然深情地對老公說:「你安心封閉執勤,家裡有我,一切放心!」把家裡安排好,楊歡便積極投入工作,主動擔當作為,第一時間報名黨員突擊隊衝鋒在戰疫一線,為維護口岸防疫安全貢獻力量。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