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民國女性裡頭誰是最有才的,張愛玲,蕭紅等人還要爭上一爭,但若說誰是民國數一數二的才女,林徽因當仁不讓。林徽因有多美呢?一個照面就讓多情詩人徐志摩拋妻棄子苦苦追求,讓著名哲學家金嶽霖一生不娶,「逐林而居」。但也恰恰是她的美貌,她的追求者們,讓她在後世戴了個「」的帽子。雖然林徽因身邊男性確實不少,但這就能代表她是個在男人間遊刃有餘的「綠茶」嗎?
我想這樣的評價,可能有失公允。
要搞清楚林徽因到底是不是「綠茶」,還得從徐志摩和金嶽霖這兩個她最著名的追求者說起。徐志摩為了追林徽因,確實拋棄了張幼儀,但林徽因真的是「小三」嗎?要知道徐志摩初遇林徽因的時候,林徽因還沒有和梁思成訂婚,也就是說林徽因此時還是「自由身」,而徐志摩已婚且育有一子。
此時徐志摩追求林徽因,若林徽因和徐志摩在一起了,無疑是標準出軌小三的劇情。但是林徽因拒絕了徐志摩,拒絕的原因是看到了張幼儀那一雙「哀怨,無奈,嫉妒」的眼睛。而後林徽因回國訂婚,雖然徐志摩仍然不死心,但也沒有結果了。
直到林徽因結婚,兩人就只是朋友而已了。要說張幼儀婚姻的不幸要怪罪誰的話,也只能怪徐志摩太花心,如果硬要怪到林徽因,也只怪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而林徽因實在是生的過分美麗,讓徐志摩樂不思蜀無法自拔。
再說金嶽霖,金嶽霖也是對林徽因一見傾心,但是徐志摩也好,金嶽霖也罷,雖然都是對林徽因一見鍾情,但卻不僅僅是因為林徽因的美貌,美貌固然是一部分,但像徐志摩,金嶽霖這樣的人,什麼好看的皮囊沒見過?他們喜歡林徽因,更是鍾情於她的氣質,才氣和性情。林徽因是一個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善於傾聽又樂於助人,長得又好看,還有才,你說擱誰誰不喜歡?
金嶽霖當然也是喜歡得很,但是金嶽霖是個君子,或者說是個紳士。他喜歡林徽因卻不像徐志摩那樣死纏爛打,他只是一直默默陪伴在林徽因身邊,沒有任何越界的舉動。即便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感情很好,生下了孩子,他也毫不在意,一直居住在林徽因左右。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歲月久長,林徽因也明白老金對於她的喜歡是純粹而又深刻的喜歡,某一瞬間也曾被金嶽霖打動。
但林徽因沒有避嫌把心思埋在心底,而是大大方方地跟梁思成說了,梁思成也非常尊重林徽因的選擇,看著丈夫如此信任和尊重自己,林徽因那一瞬間對老金的心動也煙消雲散了,反而和梁思成感情更好了。
所以後人從林徽因和金、徐兩人的關係來攻擊林徽因為人不端,顯然有失公允,即便放到現在的價值觀上來評判,都沒有任何的不妥。
林徽因「綠茶」的說法,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被冰心,錢鍾書詬病的那個茶會了。
冰心和錢鍾書都曾寫文諷刺過林徽因定期舉行的茶會,但這個茶會實際上是林徽因在國外留學時養成的習慣。國外貴族有舉辦「沙龍」的習慣,而林徽因回國後把它變成了「茶會」。茶會上的人大都是文壇大佬,雖然男性居多,但茶會的內容卻輕鬆隨意,在茶會上不認識的大家互相認識認識,認識的聊聊天說說煩心事,也挺好的。
至於為什麼會被錢鍾書和冰心諷刺,冰心就不說了,錢鍾書可能是看不慣林徽因家的貓吧。至此,如果有人再跟我說林徽因是綠茶,那你說好了,我反正是不信的。
林徽因也是出名的建築師,設計師,曾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的設計。但林徽因本來是個才女,因為梁思成學習的是建築學,對建築學一無所知的她仍然在婚前隨梁思成赴美學習建築學,學成後兩人結婚回國,在東北大學任教。兩人可謂是夫唱婦隨,林徽因跟著梁思成的事業走,梁思成也十分體諒林徽因。
林徽因是個暴脾氣,心直口快,梁思成對她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被人戲稱為「煙囪」。兩人夫妻間的日常簡直甜得不要不要的。林徽因愛美,但美而自知。梁思成懂她,為了恭維她還特意磨了一塊銅鏡送給林徽因,好讓她時刻方便欣賞自己的美貌。馬屁拍到這份上,也不可謂不用心。除了會拍馬屁之外梁思成還喜歡臭嘚瑟,在林徽因面前說感覺不到她的美,轉眼就跟友人炫耀:「都說文章自己的好,老婆是別人家的好,可是對我來說,老婆是自己家的好,文章也是老婆的好。」
這話聽來當真是男默女淚。梁思成這一句話既誇了老婆貌美,又誇了老婆有才 。林徽因也確實有才。她曾寫了一首詩給自己出生不久的兒子梁從律,那首詩就是膾炙人口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把對兒子的喜愛,期許和希望比作人間的四月天,真是又溫柔又優美的要死。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美談不止於此,更為人稱道的是他們夫妻倆對於中國古建築的保護。林徽因梁思成回國後,在1930至1945年間,走遍了中國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0多處古建築。而真正艱難的是,這些都是在戰爭期間完成的,而此期間林徽因身體一直不太好,最終肺病發展成了肺結核。即便這樣,她也沒有放棄工作。
1953年,北京開始拆除牌樓,這種對古建築大規模毀壞的行為,讓林徽因痛心疾首,在一次文會上她指著當時北京城建副市長吳晗的鼻子破口大罵,絲毫不講情面。咄咄逼人的同時偏偏又講得有理有據,吳晗也只好摸摸鼻子,尷尬地笑笑。
但此後林徽因病情惡化,於1955年病逝,享年51歲。回顧這一對神仙眷侶,從林徽因開始的夫唱婦隨,再到梁思成一路的包容體諒,最後兩人為了共同的理想奔波,互相合作,相互成就。嗯,也許這就是愛情吧。時間再回到林徽因和梁思成大婚的時候,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何是我?」林徽因說:「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了嗎?」
說實話,我,你呢?
特邀作者:白明
內容審核: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