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佔星學的符號解讀中,金星與女性的形象息息相關。金星在水瓶座,帶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相反的態度,讓美和價值有了不拘於形的自在和跳脫。有別於傳統的形象女性以及由女性所引發的事件,也曾在歷史和宗教領域裡引發過不少的軼聞與風波。
《聖經·創世紀》講述了人類是如何離開伊甸園的故事:狡猾的蛇引誘夏娃偷吃智慧樹的果實,耶和華神在聽聞之後做出評斷,恐怕亞當與夏娃繼續偷吃生命樹的果實,繼而成神。所以決定將他們驅逐出去,並在園外設重兵把守,令人類無法回到伊甸園。【注1】
在這個版本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人類似乎因為蛇的狡猾和女人好奇與貪婪而得到了相應的懲罰。也因此製造出「原罪」,成為「一切罪惡」的根源。
諾斯替教派對此則抱持了不同的觀點,並有著獨特的解讀:他們認為蛇規勸夏娃與亞當去品嘗知識(Gnosis),從而背叛了創造者。蛇是靈性的化身,是拯救能量的代表,而聖經中的神則視為宇宙壓迫的象徵。由於人類接觸了知識,看到了真相,不再只依靠神對於人的教化,這就是一種反權威的力量。從而在這個叛逆的行為中,創造出比安全更珍貴的「自由」。
關於這場由女性引發的創世紀風波,有著兩種截然相反的價值觀和解讀。這也非常像金星在水瓶座所引發的問題:關於價值、善與美的分裂和對立。水瓶座的傳統守護行星「土星」,它帶來的是教化、規矩、權威的力量。水瓶座的新時代守護行星「天王星」,它所帶來的是叛逆、自由、反權威的力量。這兩股力量的交錯影響,讓金星在進入水瓶座之後,會站在分裂對立角度上去審視價值、審視美與善的問題,並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
在諾斯替教派的觀點中,我們看到了強調陰性(蛇)以及女性的力量的一面。隨著「女神崇拜」的衰退,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父權主義」盛行,強調女性力量的觀點和行為也招致了很多爭議,甚至屢屢受到迫害。
(古義大利塔羅2號牌,女教皇)
在韋特塔羅牌中2號牌叫做「女祭司」,在很多更加古老的塔羅牌版本中,它被稱為「女教皇」(La Papessa)。在正統的基督教會眼中,這恐怕是最大的「異端」。因為教會的權利是男人的專屬,所以他們堅持從來沒有女性的教皇,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威斯康提塔羅中的2號牌,女教皇)
雖然「女教皇」並不被承認曾經存在於正統的教會,但在古老的諾斯替教派中,女性也會被任命為教士。十三世紀晚期,一位人稱「波西米亞的古列爾邁」(Guglielma of Bohemia)的女性,創立了一個古列爾邁教派(Guglielmit),宣稱基督將在一三〇〇年再臨,而女性則成為教皇。同時也選出了一位女教皇作為準備。之後羅馬教廷為了「以正視聽」就把這位女性的教皇燒死在火刑柱上。她的名字叫做瑪利亞·威斯康提(Maria Visconti)。一百五十年後,她的後人委託繪製的塔羅牌上出現了「女教皇」的形象。
同時,在中世紀晚期的歐洲,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女性當上了教皇,這位人稱「瓊安教皇」(Pope Joan)的女子,年輕時曾經女扮男裝成為教士,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升任了主教,樞機主教,最後擔當了教皇。在這位教皇逝世後,教會發現了真相,抹去了這段歷史記載。【注2】
「瑪利亞」這個名字以及這些和宗教淵源甚深的女性們,似乎提醒了我們另一個出現在《聖經·新約》中的女性形象:抹大拉的瑪麗亞(Mary Magdalene),這也是一位在宗教史上飽受爭議的女性角色。
在《聖經·新約》中,講述了神之子耶穌拯救世人並為此而犧牲,繼而復生,終得永生的種種事跡。
其中耶穌在週遊各地時,除了同行的十二個門徒之外,還有他所醫治的一些婦女,抹大拉的瑪利亞就是其中一位。【注3】她被醫治好後,信耶穌,並奉獻出自己的財物。【注4】當耶穌被帶往審判時,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注5】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環境極其惡劣,但抹大拉的瑪利亞跟著耶穌,看他受苦,斷氣,埋葬。【注6】安息日過後,抹大拉的瑪利亞在天未亮時發現耶穌的墓穴已空,其他門徒聞風而來,但看過空墳後就離去。只有抹大拉的瑪利亞留在空墳處哭泣,所以成為第一個見證耶穌復活的人。【注7】
關於抹大拉的瑪利亞,一直都有著許許多多的說法。曾經在漫長的歷史當中,她被視為一個卑賤的妓女。雖然她陪伴、見證了耶穌的「神跡」,但身為行為大膽的女性,讓她背負了太多的「汙名」。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教會才願意為其正名。但如果你願意跳出傳統的眼光,回歸到對人性的審視,而非傳統價值、固有道德的審判時,就會發現抹大拉的瑪利亞身上的品質一如金星在水瓶座所展現的:對於價值、美與善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追求,促使她追隨信仰不惜離棄傳統規範;為他人、團體貢獻出自己的所有,表現出毫不做作的慷慨;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展現出固定星座所代表的忠誠和堅持,對於自身的信仰不動搖、不離棄。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帶有叛逆氣息,有思考,有追求,敢作敢當的獨立女性形象。
無論是諾斯替教派中的夏娃、「女教皇」還是抹大拉的瑪利亞,都曾被正統的觀念視為「異端」。只因為她們並未簡單從屬於社會、規則賦予她們的身份。這些女性都有著屬於自己對世界的獨立認知,並且根據自身所持的態度來做選擇。這樣的表現,在固守成規的人們眼中無疑是帶來恐懼,恨不得抹殺的。但最終歷史會證明這些女性的形象,即使在生前死後幾經沉浮,依然閃爍著良善的光芒。這也是金星在水瓶座所締造出的典範:創造出先進的、與別不同的價值,開闢智性的美與善。雖然在過程中飽受煎熬和爭議,但不媚俗,不屈服,不受任何脅迫,堅持對陳舊事物進行挑戰和釋放,同時對真相抱持絕對的忠誠。
【注1】原文請參考《聖經·舊約》創世紀2章、3章
【注2】資料參考《塔羅全書》修訂版,作者瑞秋·波拉克(Rachel Pollack),P29
【注3】《聖經·新約》路加福音8章:1-2節
【注4】《聖經·新約》路加福音8章:2-3節
【注5】《聖經·新約》馬太福音26章:55-56節
【注6】《聖經·新約》馬可福音15章:40-47節
【注7】《聖經·新約》約翰福音20章:1-18節
我是Anovia Ma,馬憶然
分享佔星、塔羅牌、宗教、神秘學及文化類原創見解
如需諮詢、約稿、工作,請聯絡:anovia@qq.com
願我們不做孤島,借星辰之力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