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施金名畫《林中雨滴》現藏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我想臨摹此畫已經醞釀多年了。很多年以前,當年我在最乾旱的地方從事美術攝影,偶爾在朋友家見到這幅畫,立刻被它那潮溼的霧氣和靜謐的氛圍打動了,奢望著哪天也能生活在這樣仙境般的森林中呢?
當然,朋友臨摹得不算太好,我想,總有一天要臨摹出最理想的效果,只是難得買到好的畫樣,當時出版的畫冊印刷質量實在糟糕,跟我們在美術館見到的名畫原作相差太大。有一年在北京參觀俄羅斯巡迴畫展覽畫派的畫展(可惜其中沒有《林中雨滴》),現場買了一本畫冊,跟原畫一一對照,色彩、層次、反差,全都不對,簡直慘不忍睹,這種畫冊只能看看說明文字,決不能拿來臨摹。
終於有一天,我在書店發現了一套單張印刷的世界名畫,每幅畫都很大,銅版紙,印刷效果相當不錯,其中就有《林中雨滴》。
希施金是俄羅斯十九世紀巡迴展覽畫派畫家,專門畫風景畫,尤其善畫森林。希施金出生並度過童年的俄國中部省城葉拉布加,林木茂密,他自幼便與森林結緣,常在林中採摘花果和玩耍。在不同季節裡隨著氣候的轉換,森林中晨、暮、朝、夕氣氛的奇妙變化,他都有細緻的觀察,積累了豐富的視覺經驗。100多年來被人們譽為「森林的歌手」。
希施金有兩幅最出名的代表作,除了《林中雨滴》,另一幅就是著名的《松林的早晨》,他的朋友薩維茨基幫他在其中畫了幾隻可愛的黑熊,使森林氣氛頓顯活潑。
這幅《林中雨滴》描述的是微雨情景,地下汪著泥濘,泥水中還有倒影,空氣中飄著蒙蒙的雨意,若隱若現,令遠景顯得模糊、空濛、遠淡、飄逸,增加了空間感,使畫面一下通透起來。
那條泥路彎彎曲曲通向遠方,朋友薩維茨基照例又在畫面上給他添加了幾個人,一對夫妻打著傘,前面還有一位獵人扛著槍。行進的路和行進的人把觀眾的視線引向畫面的深不可測之處,不知雨霧深深深幾許?
希施金的森林畫大多密密層層,重重疊疊,滿滿當當,唯獨這幅《林中雨滴》因雨霧的充斥而空靈,而開闊,與中國畫「雲深不知處」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正是我格外喜歡這幅畫的原因。
用了兩個月的工夫,才把這幅名作臨完,這幅是我用力最多,自己最滿意的一幅臨摹。那棵最近的樹幹我用了油畫刀,讓顏料產生一層層一塊塊的堆積感,表現蒼勁乾裂的樹皮,遠景則用畫筆抹出輕柔。掛在家裡,看著,就像自己也走進了雨霧的林中……
說個笑話,有年某女客人來家裡,看到這幅畫,總覺得那人背著槍不順眼,問你怎麼不把他改掉?多不吉利!我無法給她說清這裡面的奧妙,只能笑笑。
文/閒雲若海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