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57濱州文藝廣播《音樂朋友圈》濱州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題訪談正在進行中,節目將從學校角度、學生教育管理角度介紹疫情防控以來的工作情況、開學準備工作和學生開學注意事項,外教管理、飛行學院學生國外飛行訓練中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學生上網課情況,以及開學後與課堂教學工作的銜接,全校黨員幹部、離退休老黨員和老幹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等,讓我們全面了解一下濱州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5月11日中午11:20--12:00,濱州學院教務處郭新偉處長、經濟管理學院王春暉院長做客1057《音樂朋友圈》直播間,為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疫情期間學生上網課情況以及開學後與課堂教學工作的銜接問題。
據了解,學校自2月17日開啟了「線上新學期」。與常規的教學相比,全校性的大規模線上教學,對學校、教師、學生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為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前期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郭新偉:為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我們全校上下一盤棋,早謀劃、細落實。我從四個方面做介紹:一是在學校層面,1月31日發布「停課不停學 我們在行動」的倡議。2月1日,教務處整合相關資源,啟動教師網上教學技能提升培訓,並起草制定《關於調整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教學安排的通知》,於2月6日發布實施。之後,邀請超星團隊、我校有經驗的老師,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師培訓活動。同時,創建線上教學交流群、在線課程群,及時回復教師諮詢、推送信息化教學培訓信息。二是在二級學院層面,全面啟動教師網上教學技能提升培訓,及時制定、調整教學方案,梳理形成《春季學期開課情況統計表》,並對教師線上教學材料進行審核;成立學院工作群,密切學院之間聯繫,加強協調溝通和信息共享,助力在線教學順利推進;學院督導組積極發揮督導、指導作用,多方式了解、反饋教學信息,確保教學質量。三是在教師層面,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平臺、軟體培訓,交流從早7時到晚上24時不間斷;充分利用學習通、雨課堂、對分易、抖音等網絡教學平臺和軟體,保證了線上教學的順利推進。截止2月14日,校內課程平臺新建課程229門,另有700門已建課程完成了資源更新。四是在學生層面,積極加入班級群,下載任課教師指定的學習平臺和軟體,並做好在線學習的準備。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全方位的精心準備,2月17日起,因為疫情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濱院學子正式開啟了在線學習之旅。廣大師生採用手機籤到、網上教學、線上答疑等方式展開了新學期的教學工作,教學秩序井然。開學第一天,全校開課373門次,19000多人次學生如期線上開學;學校領導、督導組專家、教務處相關人員通過授課現場看課、實名進入網上課堂聽課等方式,及時了解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以上是2月17日正式開學之前的準備和工作情況。截至目前,全校792名教師共開出1031門線上課程,理論課程開出率97.5%,學生課堂出勤率99.3%。線上教學情況總體良好,真正實現了「開學延期、教學如期、工作按期」。
目前的教學整體情況,以及學校在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方面的具體措施
郭新偉:在校歷的第七周,學校依託教學質量管理平臺,開展了學生線上教學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問卷共收回問卷10884份,約佔參與在線學習學生的84%,涵蓋所有學院、所有課程、所有年級,從調查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線上學習能夠理解、掌握所授課程知識及專業技能,能達到所學課程的目標,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好,對線上學習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率達89%。期間,學校領導、校督導專家聽課360門次;每周各學院均在深入督導的基礎上提交質量報告;我校教師應用最多的超星和智慧樹兩大平臺均提供每周教學運行質量報告。綜合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及學生出勤、參與討論和完成作業情況,線上教學整體情況良好。
為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學校採取「四全舉措」。一是全員參與,全面了解。學校領導,教務處相關人員,督導組成員,各二級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教研室主任、輔導員、班主任分工合作,深入學院、教研室群、課程組群、課程學習群、教學班,結合平臺學生學習數據,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督導教師教學效果,解決師生實際困難。二是全程在線,全時指導。學校、二級學院管理人員、督導專家在「開課準備」「課程教學」「課後輔導」等各環節開展線上督查、指導、服務,協助任課教師做好線上教學準備,保證開課率;指導任課教師和學生開展「直播」「錄播」「雲學習」等線上教學活動,提高到課率;督促師生積極開展課後討論、答疑和輔導,促進教學改進,保障線上教學順利開展。可以說,線上教學突破了常規教學中的時間限制,為保障線上教學效果,很多教師「5+2」「白+黑」進行線上資源的準備。不管白天還是晚上、工作日還是周末,他們全時在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解答學生問題,與學生雲端相會,通過實際行動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努力提高學生線上學習收穫。
學校恢復正常教學後教學銜接、補課安排、實習實訓的問題
郭新偉:關於這些問題,大家可以放心。我們早已專門制定了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方案,對相關工作進行了詳細安排。需要提醒的是,高校近期開學,指的是畢業年級,其它年級還要等通知。我以下所講的內容,是從全體學生角度出發的。
先說教學銜接。「對於延期開學期間開展線上教學的課程」,一是到校前後開展不少於2個學時的線上教學效果檢測,對線上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和排查;二是在原來線上教學進度的基礎上繼續授課,對個別因未返校或返校隔離不能參加正常教學活動的學生,採取隨堂線上教學直播或單獨補課的形式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再說一下補課的問題,學校會按照教學計劃,對部分課程安排補課。一是疫情防控期間未開出的課程,由開課單位統籌做好補課安排。二是疫情防控期間已開出課程,經任課教師或校院督導檢測仍需補課的課程,由任課教師提出補課安排。三是要統籌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合理安排時間,補課儘量安排在正常上課時段,周末、其他調休節假日也可安排,但必須保證所在教學班學生無其它教學安排衝突。四是各學院在學生返校後兩周內會做好補課計劃。補課的優先原則為:先理論後實踐,先公共課後專業課,先畢業年級再其他年級,先主修專業後輔修專業。
最後,關於實驗實踐環節較多的年級也會做出一些調整。一是對於教育廳有明確要求禁止開展的校外集中實習實訓等實踐環節,在教育廳未允許之前,不得安排進行。二是對於必須集中進行的校外實踐實訓環節,而本學期確因時間因素無法進行的,可以進行計劃調整或減少學時處理,也可以推遲到下學期進行,學校會提前做好下學期安排的預案並告知學生。
學生返校前後開展的線上教學效果檢測的課程和形式
郭新偉:學業檢測課程的範圍包括延期開學期間開展線上教學的課程、教育廳有明確要求的有關學習活動(如支教觀評課程、疫情防控課程等)、畢業設計(論文)、其他各專業安排的實踐活動等。
根據檢測課程的性質,採取質、量雙測形式同步進行。量測是指學校通過平臺數據和其它相關記錄,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進行整體評價,包括線上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畢業設計(論文)完成情況、支教觀評課程學習進度等。要求在學生返校前完成。質測是針對教學計劃內規定的課程,一般以命題形式進行,測試時間一般為1個小時,實行百分制,命題及考試要求參照學校考試管理的相關規定進行。具備線上測試條件的課程可以通過線上測試的方式進行;不具備線上測試條件的課程要求在學生返校後第一周完成。
學業檢測原則上由任課教師自行安排,確需集中統一安排時間的,由教務處協調安排。主要是檢查學生線上學習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增加後期教學的針對性。對於檢測結果整體不佳的課程,將增加補課學時數;對於檢測結果不佳的個別學生,將單獨組織增加補課學時數。鑑於部分學生因家庭貧困或受居住環境限制無法正常進行線上學習活動,學校在學業檢測和補課環節會給予特別關愛。對於該部分學生,本著自願的原則參加學業檢測活動,注重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教師可以根據其成績情況減免所佔平時成績的比例,鼓勵和幫助學生樹立完成學業的信心。
學校還有哪些工作舉措來保持教學工作平穩推進呢?
郭新偉: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對於學校、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校將以此為契機,化危為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線上教學調研,通過學生學習效果反饋,及時把握教學期待與認知,識別教學改進點,並落實到教學和管理的各項工作中。
二是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示範課和教學團隊評選等,推進線上教學課程思政建設,鼓勵教師充分利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事例等,結合專業和課程特點,加強教學設計,將家國情懷、奉獻精神、科學精神等有機融入課程之中,在潤物細無聲中開展「課程思政」。
三是總結延期開學期間在線教學工作經驗,為開學後進一步推進線上線下教學革命打好堅實基礎。正式開學後,將繼續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鼓勵教師採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探索推行探究式、小班化、混合式、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利用校內網絡平臺進一步推進在線課程建設;以一流課程建設為統領,建設更多「金課」。
四是做好開學準備和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和上級指示精神,指導各教學單位和任課教師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計劃和學業檢測計劃,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結合經濟管理學院情況,介紹一下二級學院是怎樣開展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的?
王春暉:我們根據疫情形勢的變化,跟進分析它對春季學期開學可能帶來的影響,並通過師生籤訂承諾書等方式做了比較紮實的思想動員工作。學校做出線上教學安排後,學院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教師視頻會溝通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方案、分解任務、強化保障,為落實「開學延期,教學如期」要求做了較為充分的組織準備。線上教學開始後,學院聘請學校督導專家,與學院督導組一起,採取現場督導、線上督導等形式,對本學期開設的68門課程進行了全面的督導。每天通報教學開展情況和學生出勤情況,推廣好的做法,並通過「線上教學明星」評選和現場觀摩等形式,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充分開發學習通、智慧樹、雨課堂等線上教學平臺功能,綜合運用騰訊會議、京東雲會議、釘釘等互動工具,保障教學效果。目前,網上教學已經進入第13周,學院已經成功組織了1369次課的教學工作,教學工作一直平穩運行,線上教學逐漸成為常態。
經濟管理學院為下一步正常開學和學生返校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王春暉: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一直貫徹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教學科研管理的工作思路,並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全力做好了開學準備和模擬演練。實際上,從本學期開始前1周,學院管理人員已經正常到校上班;從本學期第5周起,要求所有上課老師若無特殊情況,都要到學校組織教學。同時,按照學校要求開展教師辦公場所和教師住宅區的值班值守工作,堅持對進入學院工作區人員測量體溫,對教室、辦公室、會議室進行開窗通風、消毒殺菌。
為了應對疫情和做好學生返校,我們從春節前後有意識地儲備防疫物資,並通過合作企業、校友會捐贈不斷增加儲備。已儲備口罩1萬1千個、酒精175升、84消毒液350升、額溫槍10個,我們還將根據形勢變化,有計劃地增加儲備,為學生返校做好萬全準備。
學院將如何應對開學後的教學工作呢?
王春暉:前面提到了,我們完全按照正常開學時間落實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線上教學的進度、內容也都是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執行的,這為學生返校後的教學銜接打下了基礎。學生返校時間確定後,我們將按學校要求提前做好教學進度、內容的排查和檢測,以便更好地執行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要求,達到應有的培養質量。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積極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改革,深入進行相關教學研究,申報教學改革項目。同時根據我們進行的線上問卷調查和班主任、輔導員獲得的反饋,我們積累了大量有益經驗,為把這些好的線上教學要求和習慣延續下去,我們修訂了學院教學評價辦法等一系列教學規章制度。
當然,教學涵蓋了極為豐富的內容,除課堂教學外,還有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活動、實習實踐活動等教學環節。其中學科競賽不能完全通過網絡解決,所以學生返校後可能學科競賽的密度會比較大,而這我們已做了充分的準備。再比如實習實踐活動,我們將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安排,在時間上進行調整。另外,課堂教學方面因為疫情受到影響的小組集體學習、展示演示環節、答疑環節等,我們也將根據返校時間提前謀劃,妥善安排,確保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培養任務,達到所學專業的培養標準,使學生具備應有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
經濟管理學院今年是怎樣開展畢業生工作的?
王春暉:我們一直高度重視疫情下的畢業生相關工作,努力落實學校關於「保障畢業生正常畢業」的總體要求。
一是開展畢業資格排查和學位預警,對2020屆787名畢業生進行了細緻深入的畢業資格排查,並組織多次覆核。對學分沒有修夠的學生及時發出預警,幫助學生補選有關課程,確保不因教學組織問題耽誤學生畢業。
二是開展畢業(設計)論文的線上指導工作。年前已經將畢業論文的時間安排和各環節質量要求發給同學們,論文指導教師嚴格按照時間要求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目前已經進入論文終稿審核環節。對學生查閱文獻和研究數據問題,學校和指導教師已經採取了多種方式幫助解決。
三是積極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創新形式、多措並舉,靈活運用網際網路招聘、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等形式助推學生就業,努力實現初次就業率97.5%、網上簽約率22%的目標。落實副科級以上幹部、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就業責任制,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對湖北籍學生實行了重點幫扶和指導。
四是不斷強化本科生考研、專科生升本服務工作。目前2020屆普通本科畢業生考研過線率21.5%,春季高考專業和校企合作專業學生過線率13%。學院實行領導包班級制度,想方設法調動資源幫助學生聯繫導師和進行調劑,已經進行了兩輪模擬複試。關於專升本工作,由於今年省裡政策變化較大,學院在做好政策解讀的同時,及時落實省教育廳和學校的工作安排,積極督促指導學生備考。
五是妥善安排畢業生實習。對於普通學生的畢業實習工作,已經通過線上實習等替代方式開展,並及時記錄成績;對於校企合作學生的實習工作,我們一直在和企業進行密切溝通,在保證防疫無問題的條件下,視情況協商做好實習工作,保證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完成實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