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潛別離》:「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詩人白居易年輕時,愛上身世普通的鄰家女孩湘靈,因門第觀念等各種因素,兩人沒能在一起。
分手時,白居易寫下「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的沉痛詩句。
愛而不得,只能割捨。
事實上,在如今這個紛擾人世間,愛而不得更是一種常態。
誰的心深處,不藏著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誰的生命中,沒有一段愛而不得的惘然。
正如樸樹《生如夏花》裡所唱,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一路走過來,你會遇見很多人,會發生很多故事,但有些人註定是過客。
人來,我們無法預料,人走,我們也無法挽留。
所以,面對愛而不得的人時,儘管心中萬般不舍,也要學會放下。
三毛曾說,這世間一切事物,能量守恆。
你既然體會了相遇時,眼前一亮的喜悅,當然也要學會忍受離別時,黯然神傷的難過。
一切終將塵埃落定,每個人都會到達他該去的地方。
但請記住,遇上愛而不得的人,不知該如割捨時,做到這些就好了。
01.及時放下,及時止損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有限的,當你愛的人,註定不會為你停留;當一段感情,註定不會有結果,那麼請及時止損吧。
作家姜戎的《狼圖騰》裡,有這樣一段描寫:
「當地人會在草地上,設置一種強有力的捕獸夾子,能牢牢地夾住野獸的腿,但他們極少捕到狼。
並不是它們聰明,而是狼在夾住後,會第一時間咬斷自己的腿;別的野獸卻是不斷嚎叫,引獵人前來,淪為獵物。」
壁虎棄尾,困狼斷腳,為了逃離困境,野獸尚且如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明白,及時止損的道理。
生活像流水,會帶走你身邊一些人,也會給你帶來一些人。於是,你的身邊就又有了新的、鮮活的戀人,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愛而不得的人,及時放下,重新去迎接新的、屬於你的人。
02.徹底斷聯,接受現實
蘇軾的《蝶戀花》裡寫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一句「多情卻被無情惱」,寫出許多人愛而不得的唏噓與惆悵。
想要遠離煩惱,就必須先做到徹底斷聯,你可以想念、可以難過、可以痛哭失聲,整夜不睡,你可以做很多事,但請你一定不要聯繫她。
切斷所有與她的聯繫,然後嘗試著去接受現實。
許多人在愛而不得時,之所以痛苦難過,就是因為不接受現實。
接受現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你可以運動、健身,與朋友一起旅遊,這些事情都可以讓你排解情緒,恢復心情。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工作、學習來轉移注意力,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當你看著自己身材變好,收入提高,學識變得淵博,心情也會慢慢變好。
正如電視劇《知否》裡,祖母對盛明蘭說的那些話:
「不管多重的傷,終究是要把腐肉挖出來,傷口敷上藥,治的一點疤痕也沒有,才好。」
唯有徹底斷聯,接受現實,你才能做到真正割捨。
03.相信時間,相信自己
餘華在《活著》裡寫道: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一定要相信時間的力量,它會衝淡你曾經以為會永不磨滅的思念,會撫平你曾經以為永不癒合的傷口。
張小嫻也曾說:
「想要忘記一段感情,方法永遠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要是時間和新歡,也不能讓你忘記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個,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
思念會過期,愛情也會,有些人,有些愛,終有一天,會消失在時間長河裡。
當然,你也要相信自己,誰都不是你的救贖,只有你才是自己的歸宿。
寫在最後:
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別處》裡寫道:
「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見很多人。但能與你一路同行,走到最後的卻少之又少。
有人來,有人走,他們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意義是什麼?
佛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是的,遇見總有意義,哪怕只是告別,他總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愛情也是這樣,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雖然他並沒有陪你走完一生,可是你也並非一無所獲。
雖然他並沒有陪你走完一生,可是你也並非一無所獲。
所以,當你愛而不得時,當你不知如何割捨時,做到及時止損、徹底斷聯,然後交給時間就好了。
學會告別昨日的美好,告別昨日所愛,告別那念念不舍的人和事,才能找到自我,重新出發。
正如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所言: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END--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感謝您的閱讀,關注我,會帶給您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