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年 9 月, 曹錕、 張作霖二人力主罷免徐樹錚, 推戴靳雲鵬為內閣總理。 段祺瑞卻認為徐樹錚可靠, 若去掉徐樹錚是「自毀長城」。 因而對直、 奉的呼聲置若罔聞。 於是, 直、 蘇、 鄂、 贛四省同東北三省計七省同盟的「清君側」 呼聲最後發展到「兵諫」 的階段。 「兵諫」 的先鋒為吳佩孚。 段祺瑞大罵張作霖是「馬賊」, 不是個好東西。 罵吳佩孚為「區區一個師長, 公然要挾罷免邊防大員, 此風一開, 中央政府威嚴和權威何在!」 提出若張作霖等一定要罷免徐樹錚, 就必須同時罷免吳佩孚!
當三方劍拔弩張之際, 老奸巨猾的張作霖又宣布對直皖交鋒為「局外中立」。段祺瑞成立了定國軍。 段對戰爭前途十分樂觀, 吹噓 5 日之內可拿下保定。
直系亦組織了討逆軍, 兵分兩路, 吳佩孚為西路軍總指揮兼前敵總司令; 曹鍈為東路總指揮; 王承斌為後路總指揮。在戰爭一觸即發之際, 徐世昌這個「老圓滑」 不知哪頭炕熱了,不知應該靠在哪方, 若把寶壓錯, 自己這個總統就得滾蛋, 在前途混沌之際, 徐世昌求助於相士了。 他令人把一位知名的江湖測字術士請到家中。
測字乃是江湖中「驚門」 中男九驚之一。 說白了就是吃「驚生意」的, 九驚有「堪輿」、 「子平」、 「看相」、 「測字」、 「卜課」、 「端公」、 「配像」、 「磨光」、 「收妖鎖鬼」。 測字亦分「堆子」、 「垛子」,間或有「遊坊」。 立「垛子」 的, 是在熱鬧去處, 用四腳木架斜撐一長方形木盤, 前面圍上桌圍, 上書「測字」 二字, 盤中左右有對聯, 為:指點明人去路; 提醒久困英雄。 測字時, 來人從其案頭隨意拿起一寫有字的紙給測字先生, 測字先生根據字的結構和字義胡說一通。 立「堆子」 的是指長期有固定位置的測字者。徐世昌請的這個術士是個和尚, 名叫瞭然, 是當時比較有名的。
瞭然被接到總統府之後, 徐世昌說明所測之字的目的, 和尚便要徐出示一個字, 徐世昌想起段祺瑞的定國軍, 就說了個「定」 字。和尚看了看字形說: 「江湖之人, 說話口冷, 須大總統不加罪責,方敢直言。」
徐世昌說: 「有話你就直說吧。」
和尚說: 「這字是黃帝要蒼頡制的, 是按天篆文冊而來, 因此每個字都有靈氣, 所以才能是卜噬吉兇。」
和尚見徐世昌點頭, 又說: 「字因出於太極, 各具首尾, 各有結構, 測字之法, 不離羲化之理, 生生化化, 變化萬端, 所問之事, 與所寫之字, 雖然隱藏兇吉, 但首尾俱藏, 和神龍伏於雲霧一般, 只要添數筆於上下, 或將字拆開, 字中之理便不難粲然躍出。」 和尚又說:」 今大總統測字之日為初一日, 初一為元, 而定字從『宀』, 從『疋』, 『宀』 加元為完。 而『疋』字似正非正, 似走非走。 事即非, 又不以正道行之, 哪有不敗之理?」
徐世昌急問, 「那該如何?」
和尚道: 「『疋』 字加『十』 字即成『走』 字, 加『蟲』 字即為蛋, 定國軍的結局只有滾蛋而已!」
徐世昌聽了和尚一番言語, 說不出是喜是憂, 給了和尚一些錢。
爾後, 又閉門想了一天。 最後, 終於下了決心, 使皖系和直系奉系交惡, 自己從中漁利。
1920年7 月中旬, 直、 皖大戰終於爆發, 沒幾天, 皖系就徹底大敗。 7 月19 日, 段祺瑞通電引咎辭職。 自此, 作為一種軍事和政治力量的皖系煙消雲散。 徐自此對瞭然的測字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再派人尋瞭然時, 已不知去向。 暗嘆瞭然為異人, 於此指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