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街頭藝術帶回家
藝術家Christian Rebecchi和Pablo Togni作品。
藝術家Chen Yingjie作品。
輕輕的勾勒一筆,隨意點綴,就能使整個牆面瞬間生動起來。
客廳背景牆塗鴉成冰山一角,不僅潮爆眼球,也為炎炎夏日帶來清涼感。
以風景為題材的牆繪,同樣很吸引人,不僅能增強其層次感,而且有種身臨其境的即視感。
藝術家John Matos作品。
手繪的植物圖案。
藝術家Elle作品。
街頭藝術存在於都市環境中。它感受著城市中心的心跳,始於幽暗的地鐵隧道。早在上世紀60年代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從年輕人在牆面上塗鴉開始,而後進化為街頭巷尾展示的一種藝術形式。今天,它已成為當代流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逐漸被高雅藝術的世界所接受,變成藝術界的一匹黑馬,開始進駐藝廊,供人欣賞、收藏、買賣、投資。
在巴黎、紐約、米蘭等城市街頭,各種奇思妙想、風格魔幻的塗鴉作品,曾讓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不,商家們正嘗試將它搬到日常的生活中,使得原本狂野的藝術,加入了「家」的味道,一掃牆面單調無趣,進而改變家居空間,注入不羈的個性與活力。
海報牆戀上街頭藝術
在傳統印象中,藝術是屬於少數富有的人,或是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展品。藝術就真的與普通人家無緣?
日前,宜家啟動了一個藝術項目:從世界各地邀請了12位街頭藝術家,設計了12款獨特的街頭藝術風格海報。這些限量版發售的作品,散發著桀驁不馴的魅力,被視為街頭藝術引入室內的一種嘗試。「街頭藝術對每一個熱愛它的人都是免費的,是騎著自行車,在自家門口就能發現藝術,也是最民主的現有藝術形態。」宜家創意主管Henrik Most說,它無關實用功能,但卻可以喚起情感。之所以採用海報呈現,他說,這是第一種挑戰藝術理念的形式,19世紀印刷技術的誕生,讓複製成為可能。「在那之前,藝術就像一幅畫,是獨一無二的。」
從一隻噴槍開始裝點牆壁,無論是海報,還是掛畫,今天的街頭藝術有很多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有些街頭藝術家喜歡用大量的圖案,有的喜歡黑白,有的更傾向塗鴉,有的用很多修飾,而有的作品則色彩豐富。從噴繪潑漆到工筆描繪、製作模型和拼貼畫,還有的藝術家青睞數位化作業。綜合這些技術,加上多元化的街頭藝術家群體,這給家居牆飾帶來了格外豐富的「表情面孔」。
在廣州一德路,這裡也形成了的裝飾畫專業市場。儘管街頭藝術、波普風的作品相對小眾,但哪怕是簡單印刷品,也有不同種類的紙可選,甚至連印刷技術也都考慮到了細節。比如有些賣畫檔口,不僅畫作圖案可以定製,你還能添加不同的效果,3D(增加深度)、光澤度、不同的漆面效果、「螢光」效果等。
黑白馬克筆勾勒風景
你是否覺得家裡的牆面單調無趣,想裝修又太費錢,那麼不妨大膽借鑑國外藝術家的做法,看看他們如何為室內牆壁換上「新裝」。英國藝術家Charlotte Mann以她超強的牆面手繪而出名。她的塗鴉內容包括家居生活場景裡的一切,家具、裝飾、盆栽、寵物,甚至還有室外的「風景」。Charlotte Mann極為注重細節,作品不僅細緻入微,而且還是按照1:1的比例畫成的。無論你站在房間哪裡,都會被她的獨特設計深深吸引。
而Timothy Goodman則是來自紐約的設計師、插畫家以及藝術指導。他將創意施展在紐約埃斯酒店(Ace Hotel)的房間白牆上,採用黑色馬克筆手繪出99幅「裝裱畫」。布滿整個牆面的裝裱畫的風格豐富多彩,混搭出不一樣的裝飾味道,仿佛邁進了漫畫世界。他們把空白牆面作為畫布,只用一支黑色馬克筆,就能手繪出極其豐富又細膩的大幅畫面。
他們精彩絕倫的想像力為室內打造出一道獨特的風景,仿佛走進一個童話般的幻想世界。當然,也不僅僅拘泥於牆面。倫敦街頭藝術家Anna James的作品,首次把流行的街頭塗鴉藝術繪製在家具上,別「具」一格。例如沙發朋克味道十足,充滿了霸氣,同時具有復古的滄桑氣息。這些流行的街頭塗鴉藝術,移花接木搬到家具上面,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空間。不過,也要注意考慮與整個家居環境的協調,比如要調整塗鴉的用色和造型,讓色彩與家具相協調,讓圖案與室內風格更搭配,任性而為就會顯得太另類了。
專業牆繪工作室應運而生
當塗鴉風靡全球為世人所崇尚時,牆繪開始席捲整個家居裝飾領域,頻頻出現在大家眼裡。「想要牆面獨特個性,成本低無汙染,牆繪是最好的選擇。」在街頭藝術家、佛山小夥子Hua Tunan告訴記者,它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在任何地點體現它的藝術表現力,形式多樣,別具一格。「輕輕的勾勒一筆,隨意點綴,就能使整個牆面瞬間生動起來。」
據悉,這種在乳膠漆的牆上進行手工彩繪,最早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流行起來的。它採用與油畫同一種材料——丙烯,不僅無毒無害無輻射,能保持8至10年不褪色,打理用溼布擦拭即可。由於受到時下年輕人的追捧,近年也開始漸漸在廣州住宅裡出現。據了解,牆繪也不局限於家中的某個位置,客廳、臥室、餐廳,甚至衛生間亦可選擇。
牆繪不只是牆上畫畫那般簡單,雖為自由創作,但牆壁與畫布的區別,卻有了三維空間的創意視野。比如虛實結合、借景入畫,在貼牆擺放的花瓶上方繪一朵永不凋謝的映日荷花,或在壁爐上方描上一隻逼真「站立」的斑斕孔雀,又或者畫個椅背把靠牆的方凳變成一張高背椅。還可以利用家居的燈光情調、氣氛營造,與空間、家具、飾品構成一幅絕對驚豔的面孔。
不過,對於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來說,在牆上作畫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專業的牆繪工作室也由此誕生。在廣州,目前已有多家這類專業機構,規模都不大,業務卻在蓬勃興起,尤其在酒吧、KTV、會所等最常見。據記者走訪調查,目前牆繪分兩類:手繪(偏藝術性)和噴繪(偏技術性),通行方法皆按平方米收費,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都有,取決於繪圖的複雜程度。一般而言,以10平方米牆繪為例,圖案簡單一兩天即可搞定;圖案複雜些,三四天也能完工。(李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