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這個時候,《分裂》和《逃出絕命鎮》已席捲了電影票房,獲得了恐怖電影的年度最佳成績。
而今年,約翰·卡拉辛斯基和他的怪獸們讓《寂靜之地》成為了春季的票房黑馬,託妮·科萊特則成為了影史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母親之一
但在流行大片之外,還有一系列科幻驚悚片、類型雜糅的神秘片、社會時評片,以及濃烈張揚的虛無主義暴力片,這些影片讓你為未來啜泣——但同時也為恐怖電影的今天起立歡呼。以下是2018年截至目前最出色的恐怖電影。
關於我們的選擇方法:此處我們的列舉僅限於2018年前7個月上映的影片,但我們會在一年中繼續更新。
《湮滅》
如果你不確定《湮滅》是否能被稱為恐怖電影,那麼片中變異熊發出的尖叫聲應該可以解答你的疑慮。
這部電影帶來了今年最佳的視覺效果體驗,講述了一隊科學家深入陸地上一塊與外界隔絕的土地,試圖揭開其中謎團;也正如《紐約》雜誌旗下網站Vulture的影評人安吉莉卡·傑德·巴斯蒂安所說,這部影片是「踩在我神經末梢的一部傑作,是對抑鬱摧毀性力量和人類自殘衝動的一次毫無迴避的奇妙思考。」
《湮滅》實際上採用了很先鋒的方式來呈現套路性的恐慌情節(像鰻魚一樣緩慢挪動的腸子、爆炸的五彩斑斕的屍體、變異熊),但該片的真正分量在於直視存在本身引發的恐懼。
《寂靜之地》
編劇、導演兼演員約翰·卡拉辛斯基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丟下了這顆恐怖炸彈,自四月首映後,該片成了票房之星。卡拉辛斯基和妻子艾米莉·布朗特聯袂主演,飾演一對試圖保護孩子免受怪獸之害的夫妻,片中的怪獸對聲音很警覺,殘害了大部分人類。
《寂靜之地》是今年恐怖片中的驚喜之作,獲得了影評人的高度評價,有望成為今年第一個斬獲兩億美元票房的恐怖片。快跑去影院吧,別不緊不慢的——但要是你的腳步輕快不起來,可別忘了穿上襪子。
《負重前行》
情感類喪屍片浪潮襲來,而《負重前行》是此類最佳影片之一,馬丁·弗瑞曼助力該片,飾演一位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為新生女兒尋找庇身之所的父親——他只有48小時,之後他自己也會變成一個食人喪屍。
《負重前行》中出現了很多熟悉的殭屍片元素(世界末日、自我犧牲的戲劇性情節、社會坍塌時道德失落的人類轉變為野蠻的投機者),但導演尤蘭達·達姆克(也是該片編劇)和本·豪林增添了很多生動的細節,讓這部殭屍末日篇脫穎而出。同時,弗瑞曼的精彩演繹也讓該片動人心弦、催人淚下。
《地獄》
今年湧現了一批沉重的女性復仇影片(《紅雀》以及《復仇》),而德國影片《地獄》則為你一觸即發的女性怒火講述了一個血腥的故事。維奧萊塔·舒赫勞飾演計程車司機厄斯蓋,在夜間工作中不得不忍受乘客的種族歧視與女性歧視言論,她也受過非正式的綜合格鬥訓練。
一天晚上,厄斯蓋目睹了一場詭異的謀殺,而她和殺手都想要除掉對方,由此帶出了電影的主要情節——雙方都帶著極端的偏見一路追殺對方。而在這一過程中,厄斯蓋的過去也逐漸揭露,為她充當正義法官的強烈動機做出了解釋。
《無盡》
這是導演搭檔艾倫·穆爾黑德和賈斯汀·本森的第三部作品,他們二人還在片中飾演一對兄弟,試圖融入十年前曾逃離的一個詭異致命的邪教組織。故事一開始,艾倫和賈斯汀(沒錯,由艾倫和賈斯汀飾演)收到了來自曾經所屬組織的一條神秘信息,這讓他們選擇回去,希望從過去的生活中得到解脫。
但他們在那片荒涼之地所經歷的事情非但沒有得到解釋,還讓整個邪教組織都顯得不那麼瘋狂了。喜愛穆爾黑德和本森前作——《決案》和《愛在初春驚變時》(均由本森執筆)——的影迷們也會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鬼故事》
《鬼故事》提供了極佳的觀影體驗,不乏趣味地呈現了該片名稱暗示的內容。影片由安迪·尼曼和傑瑞米·德桑的同名舞臺劇改編,圍繞一位教授兼超自然事件調查人展開,他的一生都在揭秘超自然現象。
但是,當他開始處理三樁未解之謎時——每個謎團都以閃回的片段呈現——他再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該片黑暗但有趣,而三位撞鬼之人(分別由馬丁·弗瑞曼、埃裡克斯·勞瑟和保羅·懷特豪斯飾演)的精彩演繹使電影世界中發生的鬼故事產生了典型的震撼與驚悚效果。
《遺傳厄運》
過去三年間, A24公司維繫著一個不起眼的傳統,那就是每年發行一部高質量而發人深思的恐怖片。2018年,他們用《遺傳厄運》創造了新高。編劇兼導演阿里·艾斯特在這部新近上映的影片中匯集了新生代演員(亞歷克斯·沃爾夫、米莉·夏普洛)和老戲骨(託妮·科萊特、安·唐德)的入木演繹,藝術指導無可指摘,再加上剛剛好的暴力元素,講述了一段家庭走向分裂的痛苦經歷。
該片是今年來評價最高的影片之一,同時也是潛力股A24出品電影中首周票房最高的一部。A24已籤下艾斯特的第二部電影。他們將創造更多極度不適的體驗。
《曼蒂》
《曼蒂》是部複雜的影片。它是一部重金屬風格的復仇史詩,講述一名男子追殺一群謀害了自己女友的虐待狂兼「耶穌狂熱者」;但在某些時刻,它又是關於兩個住在森林中的天真之人的甜蜜愛情故事。
但是地獄也敵不過磕了藥、揮著斧子的尼古拉斯·凱奇的熊熊怒火,這是因為在凱奇的鋸刀前,最慘烈的地獄景象也不算什麼。不止鋸刀,凱奇還有弓弩。還有赤手空拳。編劇兼導演帕諾斯·科斯馬圖斯將這部搖滾戲劇打造成一個無比美麗的野獸。令人驚喜的是,其中還明確表達了對父權主義的嚴厲批評。
《莫霍克人》
《莫霍克人》立意為歷史劇,發生於1812年第二次獨立戰爭接近尾聲之時,但隨著美國原罪在眼前展開,由此產生的神秘色彩和恐怖效應讓這部影片真正成了令人毛骨悚然之作。
泰德·紀勤(執導《我們依然在這》)作為本片的導演與聯合編劇,講述了兩個莫霍克部落族人(賈斯汀·雷恩與卡內赫迪奧·霍恩飾演)和他們的同伴——一名英國士兵(埃蒙·法倫飾演)在部落森林裡被一夥美國士兵無情追殺的故事。
暴力畫面已是讓人難以直視,但劇中美國指揮官更是面目可憎,其種族歧視的言論令人心生反感。霍恩在片中飾演的人物完成了從獵物到捕獵人的轉變,貢獻了一場動人心弦又不加矯飾的表演。
《瘋狂父母》
如果猛然間世界天翻地覆,所有的父母都走火入魔,一心只想殘殺自己的孩子,會是怎樣的景象?這就是《瘋狂父母》的設定,這一冷血無情的假想使之成為2018上半年最瘋狂的影片。塞爾瑪·布萊爾和尼古拉斯·凱奇飾演肯德爾和布倫特夫婦,他們的耐心消耗殆盡,又在一場席捲全球的亂潮中中招,成了殘害骨肉的父母。
就是這樣。這就是該片的內容。這是導演兼編劇布萊恩·泰勒的首部個人作品,此前他與馬克·耐沃爾代合拍了狂放不羈的處女座——《怒火攻心》系列電影。《瘋狂父母》十足有趣、瘋狂,其中有關嬰孩的悲慘場面也遠勝驚悚影片《母親!》。
《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恐怖電影的微妙之處,就像明朗夏日突然劃開天空的驚雷,是傳達社會信息的極佳方式。而本片傳達的信息就是:人真是壞透了。這是有些過於簡單化了,但這部九把刀操刀的臺灣電影聚焦一群高中惡霸,他們拴住了一隻吃人怪物,卻雀躍著折磨它,這告訴我們英雄遠比我們想像的稀少。以及:青少年簡直喪心病狂。
《黑夜吞噬世界》
誰能想到,2018年仍會有喪屍電影讓人感到新鮮有趣,足以進入最佳榜單呢?今年的最佳恐怖片概覽中的第三部喪屍電影全程發生在巴黎的一個公寓建築之中,主角叫山姆(安德斯·丹尼爾森·李飾演)。
一天晚上,山姆在一個聚會上昏昏睡去,醒來時卻發現整個房子被血跡覆蓋,外面的街道上到處是活死人。山姆開始活在末日後絕對孤寂的噩夢之中。李幾乎沉默著完成了表演,他把公寓改造成圍城,在自殺還是求生之間苦苦掙扎。
與標準化的殭屍片相比,該片有一個精彩的不同之處——沒有咆哮喘息聲,只有腳步聲和牙齒打顫的微弱聲音。當喪屍製造的噪音全都消失,你才會意識到自己有多麼孤獨。《黑夜吞噬世界》很可能成為年度最佳。
《食人之飢》
也許女性復仇故事正變得越來越重口,但喪屍片卻變得越發柔和了。《食人之飢》是法加合拍片,雖然喪屍依然吃人,但故事的核心是小心翼翼的倖存者,聚焦在一群無意相遇的倖存者身上,他們在搖搖欲墜的世界努力建立聯繫。如果你厭倦了《行屍走肉》中互相殘殺的情節,該片將給你個喘息的機會,雖然依舊悲傷。
《復仇》
這是法國導演科拉莉·法爾雅的處女座,讓她成為了電影界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復仇》追隨主人公珍(瑪蒂爾達·魯茨飾演)的軌跡,她與有婦之夫的男友周末度假,旅程卻變成了強姦、復仇與求生的驚悚故事。
這一亞類型的電影受歡迎往往是因為剝削女性而不是賦權於女性,而該片用暴力、高飽和、有時還很美麗的鏡頭表達了對這一亞類型影片的態度。法爾雅沒有迎合,而是塑造了一位擊中父權制痛處的女主角。
《蜜謀逃殺》
編劇、導演兼製作人科林·米尼汗的第三部影片突破了前作,該片聚焦於森林中的一間小木屋。已婚伴侶朱爾斯(布列塔尼·艾倫飾演)和傑姬(漢娜·艾米莉·安德森飾演)周末去湖邊慶祝結婚一周年,但浪漫氛圍很快消失了,因為傑姬的秘密開始暴露。
委婉來說,朱爾斯選擇了一個惡人當伴侶,兩人之間展開數輪較量,而只有一人可以倖存。艾倫在出演之外,還譜寫了電影配樂,而米尼汗對由愛轉恨的出色處理與無情揭示讓這部影片得以躋身同性戀恐怖電影名作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