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任曙林 不鏽時光
攝影可以講故事,我歷來不信。在報導中大展身手,但有存疑的問題。攝影學習繪畫的幾次高潮,卻把自己弄得不東不西。後來乾脆走進自己的內心,但是內心可以圖解嗎?
攝影便捷,咔嚓一下,眼前的景物就是自己的了,真是這樣還不天下大亂。照相機就是個工具,它幫助我們看見了許多,展現了許多,至於是銀鹽還是電子很不重要。上蒼把照相機交給人類最重要。
老阿傑慢悠悠地拍著巴黎,臨死前說,我把巴黎留下來了。真是那些房子和街道嗎?我看不是,他留在照片裡的是一種味道。每當我觀看那些灰灰的圖片時,這些味道會激活我的記憶和多種感覺,一個屬於我的老巴黎就在眼前晃動了起來,它是可感的,無論眼耳鼻舌身。我想這算是攝影的功勞,穿越就在眼前。
弗蘭克開著車在美國的公路上奔走,他確實在看著什麼,但也不想看進去,據說他每個拍攝點不會超過十分鐘。埃格爾斯頓把顏色還給了攝影,他的照片裡沒有故事,五彩繽紛,一片幻象。最牛逼的要數鮑德裡亞,也是據說在日本,有人送給他一臺照相機,難道他是第一次拍照嗎?可怕的是他的照片讓你喘不過氣來,那塊塊顏色都像刀子。
這就到了當下的沃爾夫岡·提爾曼斯了,我是2013年在杜塞道夫的K21第一次見到了他,不是本尊是他的展覽。現場看展也有一些了,但這次卻幾回打轉,感覺燥熱,頭腦空白,我在現場進入了幻象。
阿城說過:藝術起源於幻象。今年夏天在北京看到了鮑勃·迪倫展,特別是他的不少畫作。他說:藝術是幻覺的永恆運動(主辦方有美國人,翻譯應該不會有誤)。問題來了,攝影到底在拍攝什麼?它又能拍下什麼?攝影在幻視與幻聽中改變著我們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攝影與幻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紀實攝影,攝影理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