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增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2項

2021-01-09 長壽賀州

新華社南寧1月7日電(記者黃慶剛)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廣西近日公布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52項。截至目前,廣西共有914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據了解,此次入選的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遊藝與雜技、傳統技藝等9個類別,包括三江侗族雙歌、北流獅舞、龍州壯族天琴製作技藝、武鳴壯族搶花炮等,入選項目數量為歷年來最多。

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廣西是個多民族地區,擁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和保護,深入推動創造性傳承、創新性發展,不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編輯校對:林婷

審核:李軍田

總監製:莫國振

相關焦點

  • 忻城縣十二生肖小馬仔製作技藝入列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忻城縣十二生肖小馬仔製作技藝入列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01-0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非遺保護發展報告(2014)在京發布
    同時,加大非遺保護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3項、下放6項行政許可項目,只保留境外組織或者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兩個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審批等4項行政許可項目。教育部將非遺傳承納入職業教育體系。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根據《廣西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廣西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經組織提名、評審和審核,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地中海貧血的幹預:篩查,基因診斷和產前診斷研究」和王雙飛教授科學技術特別貢獻類特等獎;授予「核酸及納米材料輔助化學發光和螢光偏振信號放大分析新技術」等2項成果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授予「非線性約束優化序列二次規划算法設計與理論分析」等9項成果自然科學類二等獎,授予「稀土螢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能量傳遞增效
  • 山西省級"非遺"達403項 國家級項目列全國第三
    原標題:山西省級"非遺"達403項 國家級項目列全國第三   人民網太原12月16日電(張瓊)近日,經山西省政府批准,山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正式公布,第四批省級非遺項目共計50項、保護單位120個。加上前三批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山西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已達403項、保護單位達723個。
  • 非遺項目「舞春牛」走進安德學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楊風)近日,冷水江市非遺項目「舞春牛」走進安德學校,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做新時代非遺傳承人。2007年8月,「舞春牛」被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1年5月被婁底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非遺「掌門人」如何守護浦東「老底子」,來看小布的調查
    近日,隨著《關於公布第七批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印發,浦東新增18名區級非遺傳承人。至此,浦東擁有國家級、市級、區級非遺項目79項,各級非遺傳承人151人,數量均位居全市前列。非遺技藝,是衣、食、住、行的民間智慧;非遺傳承人,堪稱是各派武功的「掌門人」。
  • 廣西人事考試網:2019廣西壯族自治區考試錄用公務員4086人公告|...
    推薦閱讀:2019廣西公務員/選調生考試公告解讀峰會2019廣西公務員考試培訓班_筆試輔導課程為滿足我區各級黨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的需要,根據公務員法和公務員錄用有關規定,自治區公務員局將組織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
  • 三分鐘讀廣西日報|廣西5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
    歡迎打開今天的「三分鐘讀廣西日報」,跟著西西一起看看今天廣西日報有哪些精彩內容。首先請關注時政要聞。8月20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深入自治區投資促進局、南寧海關和部分外貿企業,實地調研穩外貿穩外資工作。
  • 非遺傳承 路在何方?
    原標題:非遺傳承路在何方? 本世紀以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逐步開展,今年是國務院設立「文化遺產日」的第十個年頭。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1372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各省公布了1104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 廣西手機報1月14日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 農曆臘月初二封面圖:1月13日,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舉行廣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針對近日出臺的冬春季特別是春節期間疫情個人防護等7項「十嚴格」措施,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昆明市豐富的民族民間工藝,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邀請本地知名非遺傳承人,以創新創意的形式展示刺繡、銅藝、影雕等傳統非遺作品,特設竹藤生活體驗區、非遺手作體驗區等,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教學、現場製作等,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 還有「非遺」項目展示……
    接下來,讓我們了解這些「非遺項目」~端硯製作技藝(國家級)在中國所產的十大名硯中,尤以端硯最為稱著。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賦詩讚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唐朝末年被推崇為「四大名硯」之首。
  • 麗水街展示非遺項目:永嘉崑劇
    2018年,大型原創劇目《孟姜女送寒衣》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立項。這是自國家藝術基金成立以來,溫州市在申報大型舞臺藝術創作項目上零的突破。  溫州其他有特色的非遺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積累的重要文化財富,是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體現,是祖先留給後代的寶貴遺產。
  • 廣西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大規模核酸採樣人數達15036人
    廣西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大規模核酸採樣人數達15036人 2021-01-15 10:5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
  • 軟體產業迎政策東風 金山辦公賦能廣西信創
    過去十多年,金山辦公和WPS一直在持續服務廣西自治區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未來要藉助廣西與東協科技文化大融合的戰略優勢,讓中國軟體走出國門,服務好「一帶一路」沿途的國家和地區。  服務廣西政企辦公超10年WPS全面融入自治區信創生態  今年,金山辦公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正式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奇妙的「非遺」:幻術、修腳、螺螄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宋宇晟)「幻術也是非遺」?「沙縣小吃製作技藝、柳州螺螄粉製作技藝擬列入國家級非遺」?你沒看錯,它們都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在其官網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文件。「文旅之聲」微信公眾號截圖那麼,這些項目為什麼能列入國家級非遺?又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非遺?
  • 廣西賀州 「繡」出瑤家新氣象
    在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步頭鎮黃石村,留守在大瑤寨裡的繡娘,團團圍坐在村裡新開的瑤繡基地裡織繡,不遠處的山林中,勞作的男人們正放聲歌唱,山歌宛轉悠揚,訴說著瑤胞們民族文化的集體記憶。  黃石村是貧困瑤族村,村民世代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與外界聯繫相對閉塞。
  • 當非遺遇上美食|聽到武利牛巴,記得忍住口水!
    所以文旅妹要給大家介紹欽州的幾種非遺美食帶大家來一場有文化烙印的舌尖之旅今天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靈山的武利牛巴!武利牛巴—傳說武利牛巴是武利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自清朝時期開始製作。《清異錄》記載:牛巴「赤明香,世傳鄺士良家脯也,輕薄甘香,殷紅浮脆,後世莫及」。
  • 1月19日廣西新增1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北海市已連續337天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1月19日廣西新增▲官網截圖北海市已連續337天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月20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發布通報,1月19日0-24時,北海市無新增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8例1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5例(上海4例,廣東3例,浙江2例,四川2例,陝西2例,天津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88例(吉林46例,河北19
  • 1958年3月5日 廣西僮(壯)族自治區成立
    ◆1949年12月11日,廣西全境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設廣西省,省會設在南寧。◆1952年12月,在邕寧、宜山、百色3個專區成立桂西僮(壯)族自治區;1956年3月改為桂西僮(壯)族自治州。◆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廣西僮(壯)族自治區的倡議,1957年6月,國務院作出關於建立廣西僮(壯)族自治區的決定,並在同年7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相應的決議。◆1957年9月,廣西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通過了建立廣西僮(壯)族自治區的議案,並成立了廣西僮(壯)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