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好年齡到底是幾歲

2021-01-20 親子派

我一朋友,閨女4歲。朋友最近正想方設法「訓練」孩子在自己的房間睡覺。已經進行了一周多了,每晚都要上演一次「哭戲」,娘倆兒一整宿都不得安生。每每孩子夜裡哭醒,她都不得不反覆過去安撫、哄睡,每天都頂著倆黑眼圈、腫眼泡去上班,崩潰極了!

後來我給她講了另外一個媽媽和孩子分床睡的經歷:

一位媽媽,在孩子4歲生日那天,開始嘗試跟孩子分屋睡。

第一天晚上,孩子意料之中地來敲門,一會兒說有螞蟻爬進房間;一會兒又說,自己的玩具熊落在媽媽房間裡。

爸爸隔著房門對孩子說:「你那點小心思唬誰呢?趕緊回去睡覺,不然打你屁股。」之後,一整夜都沒有聽到孩子的聲音,夫妻倆放心地一夜安眠。

第二天一早,媽媽打開房門的那一刻,竟然發現孩子蜷縮在門口睡得正酣。原來他自己半夜從房間拖來了小蓆子、小枕頭、小被子,懷裡還緊緊的抱著媽媽的一件衣服……

聽完這個媽媽和孩子的分床經歷,朋友竟然哭了,她說:原本我以為,只有早點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孩子才能更獨立一些,沒想到卻傷了孩子的心。

是呀,有多少媽媽抱著同樣的心態,按部就班的計劃著跟孩子分房睡:

想借著分床睡、分房睡,讓孩子更獨立;

不想孩子太粘人、太嬌氣,想早點和孩子分開睡;

「3歲分床、5歲分房」過了這個年齡就更不好分了;

聽說國外媽媽,孩子一出生就要自己睡了……

這些都是真的嗎?

到底有沒有最佳分床、分房睡的年齡?

和孩子分開睡是不是越早越好?

怎麼才能讓孩子適應分開睡?

今天這篇文章,就給您最需要的答案!

1/

那些一出生就和媽媽分開睡的孩子

後來都怎樣了?

我生孩子那會兒,很多媽媽都特別奉行「寶寶一出生,就該自己睡」的原則。而這個說法來源於幾十年前,很多歐美國家的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房睡了,美其名曰「這樣可以讓孩子變得獨立、聽話、不粘人」。

但是後來,很多媽媽發現,過早和寶寶分床睡,導致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一位追悔莫及的媽媽,分享了她的經歷:

她是個極其熱衷於國外各種育兒理念的媽媽,孩子一出生就和寶寶分開睡,即使孩子哭鬧她也依然堅持。慢慢地,孩子漸漸長大,的確越來越習慣一個人睡,卻也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更不愛笑。

一次旅行的時候,她原本打算跟孩子一起睡,卻聽到孩子說:「我不要和媽媽一起睡,媽媽從來也不喜歡和我在一起」。

那一刻,她後悔極了……

試想,曾經的一天中,孩子小小的背影,一次次被父母拒之門外、一次次陷入無盡的黑暗和害怕之中,是有多讓人心疼呀!媽媽真的忍心,就這樣把還沒有準備好的孩子,推出門外嗎?!

1.

過早分開睡的孩子

將來可能和父母的關係會比較淡漠

西方國家有些家庭,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就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我們聽過的「哭聲免疫法」也是從西方傳進來的,孩子哭了不會立即得到安撫和擁抱,而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適應和修復,寶寶在襁褓裡就實現了分房睡。

雖然孩子的確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獨立性的培養,但同時卻犧牲了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依戀,安全感缺失,成長中可能和父母的關係會比較淡漠。

2.

白天上班的媽媽

更需要晚上陪孩子一起睡

很多父母白天要上班,不能陪孩子,晚上回來已經很晚了,陪伴的時間非常短。但即便如此,你會發現,仍然有很多孩子最依戀的還是自己的媽媽,而不是白天帶養他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關鍵就在於夜間的照料和及時安撫,對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更為重要!說白了,孩子晚上跟誰睡,就跟誰更親近。

3.

孩子和媽媽一起睡

睡眠質量更高

人類學教授詹姆斯·麥肯納用幾十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嬰幼兒在生物學上就習慣性地靠近母親,母親的身體是嬰兒真正適應的唯一環境。

(說人話就是)寶寶與媽媽睡在一起,感受到彼此的體溫、氣味、聲音、撫摸等身體新號,寶寶睡得更好,有助於提升嬰幼兒的睡眠質量。

4.

和媽媽一起睡

大大減少了「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

詹姆斯·麥肯納教授還說: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合睡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可以最大化保證嬰兒的生存概率。

下圖中可以看出,嬰兒發生猝死症候群的高發年齡是在出生後的1-4個月之間,這個月齡的寶寶抬頭和翻身還都不太行,如果單獨睡在距離媽媽較遠的地方,夜間媽媽很難感知到孩子處於危險之中,導致意外的發生。

反倒是母嬰睡在一起時,互相都能更好地感知到彼此,媽媽對孩子的反應也更加敏感和警覺,孩子稍有不對,媽媽就能迅速做出反應,避免意外的發生。

媽媽和孩子一起睡並不是必須要睡在同一張床上。而是在床邊放置一個睡籃或小床,而且父母能在可觸及範圍內感受到寶寶,反而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

2/

但是!

孩子和媽媽太晚分房睡也不好

去年3月,臺灣的一個星二代,因涉恐言論和囤積武器子彈而被美國警方逮捕。在歷經260天的關押後,刑滿釋放,遣送回國,「終生不得入境美國」。

他就是臺灣明星狄鶯18歲的獨生子孫安佐

事件的起因是孫安佐告知一同就讀的同學,讓他在5月1日那天不要來學校,因為他要在那天進行槍擊。受到驚嚇的同學隨後選擇了報警,警察介入後,在孫安佐的房間內發現了近千枚子彈和一些軍用物品及槍枝。面對警察時,孫安佐和母親都異口同聲表示「槍擊」只是一句玩笑話。但美國警方並不買帳,他們對孫安佐擁有如此數量龐大的武器表示懷疑。

兒子在美國出事後還是媽媽第一時間飛過去給兒子「擦屁股」,處理後續問題。

很多人對於狄鶯和孫安佐這對母子並不熟悉,但他們卻是臺灣娛樂圈裡公認的「奇葩」母子。孫安佐11歲的時候還和狄鶯睡同一張床,而且他晚上必須要捧著媽媽的胸才能入睡。直到孫安佐15歲,開始有生理反應,狄鶯才和他分床睡。

1.

長期和父母同床睡的孩子會

過分依賴父母,獨立性差,心智不成熟

按理說,正常的家庭一般都會讓男孩子在六七歲時分房睡,而狄鶯的做法則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像,不僅和11歲的兒子同床,還讓她捧著自己的胸。當有人問狄鶯為什麼不讓兒子分房睡時,狄鶯只是無奈的表示這樣會讓兒子抱怨。

因為不想兒子抱怨,就讓兒子抱著媽媽的胸部同床共枕到15歲,從生活中這一個小細節就足以看護狄鶯對兒子的遷就和溺愛是有多過分,難怪兒子的行為處事和想法都如此幼稚。

雖然孩子對父母的過分依賴、獨立性差,未必是因為一直不分房睡造成的,但太晚和孩子分開睡確實會造成孩子的身心成長的阻礙,導致孩子心智不成熟、考慮事情幼稚、不計後果,出了問題還要依賴父母解決……

我想,沒有任何一個父母希望把孩子養成這個樣子吧。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孩子必須長大,必須脫離母體和母親的乳房,必須成為一個完整、獨立的生命。母親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也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

對於所有母親來說,接受與孩子的分離,讓孩子慢慢成長,學著勇敢和獨立,才是所有母親給孩子的最好的愛!

2.

孩子一直和父母同睡

影響夫妻關係

知乎上有個提問很火:「有娃第一年要不要和老公分床睡?」

之前,後臺有位媽媽也給我們發來留言:因為爸爸忙,每天都是媽媽陪孩子睡,當有一天爸爸想跟妻子和孩子一起睡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早已成了孩子眼中的外人,成了媽媽和孩子間的「第三者」……

很多新手媽媽在有娃後,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也體諒老公白天上班的辛苦,會選擇跟老公分房自己帶孩子睡。

但數據告訴我們:自從有了孩子,夫妻的親密關係和對彼此的滿意度就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本來有娃後女人就不自覺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了,晚上再一分房,沒有二人空間,漸漸聊不到一塊兒,從夫妻變成「室友」。

即便是夫妻沒有分房睡,房間裡有個孩子,媽媽也是會把關注力更多的放在孩子身上,也是一種以「孩子」為開端的,對彼此的忽視。久之,即便是同床共枕也是各幹各的,缺少交流,親密關係就越來越淡了。

說了這麼多

那到底該不該和孩子分床睡、幾歲分呢?

有沒有一個分床、分房睡的年齡界限?

網傳的「3歲分床、5歲分房」對不對呢?

↓↓↓

3/

孩子分床的最好時機

應該是當他準備好的時候

最近有一位媽媽留言說,女兒已經六歲了,是不是應該要跟父母分房睡,可是孩子很抗拒這件事。

曾經嘗試過幾次,可是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每次答應的好好的,可是一走到自己的房間,她都會臨時變卦,然後要回到我身邊睡覺。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將她哄睡著了,但她半夜起來又哭喊著說:怕黑,一個人睡覺太可怕了……

其實這正是孩子在告訴媽媽「我還沒準備好」,孩子可能會怕黑、怕獨處、怕各種他擔心的事情發生……這時,與其強迫孩子接受,不如順其自然。

正如伊能靜曾經在微博中說的那樣

孩子遲早都會的事,為什麼那麼著急?

可能某天,孩子要求自己睡,就在你猝不及防的那一天。

馬伊琍曾經在微博提及女兒愛馬在得知同學自己單獨睡覺後,愉快地提出自己也要跟媽媽分房睡,並很快習慣了。

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當他們做好準備的時候,就會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新的狀況、新的成長。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陪伴和等待,並時刻準備好放手,讓孩子自己向前走。

有心理學家指出:

10歲前,和孩子完成分房睡,就不晚!

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一個具體的分床、分房年齡界限能適合所有孩子,大家常說的「3歲分房、5歲分床」只不過是根據多數孩子的情況給出的一個建議年齡。不必追求那些量化得很精確的時間,與其把焦慮帶給孩子,不如放鬆下來,想些適合的引導方法。

4/

4個步驟+4個輔助

幫孩子順利分房睡

4個步驟

第一步:小寶寶,分床,貼緊大床

首先,我們是提倡寶寶出生後就該分床睡的。只不過寶寶的小床要緊貼媽媽的大床,讓寶寶在睡覺時能夠感覺到媽媽的氣味和溫度,也方便媽媽在夜間照料寶寶,更有效降低了新生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

《英國醫學雜誌》報告:

分析了近1500例嬰兒猝死案例,該報告顯示睡在父母床上的嬰兒,猝死概率達22%。

第二步:大寶寶,分床,和大床拉開距離

大一些的寶寶,嬰兒床已經睡不下了,就可以換兒童床,放在距離大床有一定距離的位置,最好是媽媽和寶寶伸手能摸到彼此的距離。既有彼此的獨立空間,又能隨時感知到彼此,大人孩子都能睡得更安穩。

第三步:大孩子,分房,不關門

等孩子長大一些,和媽媽分床睡得也比較踏實了,就可以考慮給孩子分房睡。但是,最初分房階段,媽媽可以陪孩子睡著後再離開,而且兩間臥室都不要把門關死,讓孩子知道,即使不和爸媽在一個房間睡,媽媽也隨時聽到他的聲音,有需要叫媽媽,媽媽馬上就能過來。

第四步:最終,分房,獨立睡

到了這一步,就離徹底分房獨睡的大功告成不遠了,孩子表現出越來越適應睡在自己的房間。媽媽可以每天晚上給孩子講完故事,或陪孩子聊聊天后就離開房間,熄燈關門。如果孩子不願關門,可以巧妙點跟孩子說:「是不是關門睡更安靜呀,即使關著門,你喊媽媽,媽媽也是能夠聽見的。」

4個輔助

輔助一:和孩子一起布置他自己的小房間

早在正式分房睡之前就應該和孩子一起布置自己的房間。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床、燈、小書桌、小柜子等,一切都布置成孩子喜歡的樣子,並讓孩子參與到布置當中,給孩子一種即將可以住進來的小期待。

比如女孩子喜歡的公主風格,男孩子喜歡的英雄風格,告訴孩子:「這裡就是屬於你的小世界,你是這裡的主人……」讓孩子對自己的房間有歸屬感,將來再分床就容易多了。

輔助二:允許孩子選擇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陪睡」

起初,孩子自己一個人睡的時候會感到孤獨、害怕,媽媽可以允許孩子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做「睡覺小夥伴」,手中握著或抱著自己熟悉的、喜歡的玩具,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有被陪伴的感覺,可以消除孩子的孤獨感。

輔助三:為孩子舉行一個分房儀式

選擇一個有儀式感的時間點,比如孩子生日或者新年第一天,告訴孩子:「寶貝又長大1歲啦,從今天起,你就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一個人睡覺啦!」

然後為孩子舉辦一個分房儀式,比如在房間掛上彩帶,換上新床單、新被套,在房門上掛一塊牌子,寫上孩子的名字等,孩子也會從內心裡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真的很了不起,都可以自己睡覺了。

輔助四:睡前陪伴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省

爸媽睡覺前,最好在孩子房間陪伴,給孩子講講故事、玩玩小遊戲、說說悄悄話,讓孩子感覺即使分床了,爸媽還是那個疼愛自己的爸媽,自己還是那個被愛著的孩子,更利於他們接受跟父母分開睡的事實。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親子派,專注0-8歲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夫妻過了50歲後,為什麼最好不要分床睡?過來女人告訴你3大壞處
    那麼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即便是夫妻過了50歲,年齡也很大了,但是分房睡依然是很錯誤的做法,很多50歲的夫妻之所以會對分房睡不以為然,恐怕更多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清楚分房睡的壞處有多大罷了。那麼我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個,關乎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夫妻過了50歲後,為什麼最好不好分床睡?我們聽聽這幾個過來人她們是怎麼說的。
  • 孩子幾歲分床?怎麼分?分床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我家孩子是5歲開始分床的,他喜歡摸著我的脖子入睡,為了保證手一直摸著我的脖子,晚上他要醒好幾次,我也被他的手壓的喘不過來氣,嚴重影響了孩子和我的睡眠。為了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也解放自己,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我打算著手準備分床睡了。為了順利分床,事先做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 男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好,這個時間才是最合適的
    男孩子什麼時候分床睡?過早過晚都不好,這個時間才是最合適的很多家裡有男寶寶的爸媽丟知道,孩子的每個成長環節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最讓媽媽煩惱的和孩子分床睡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吧,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還小,寶寶一個人睡覺,寶寶會自己踢被子的,而且容易感冒著涼。
  • 不同的人「陪睡」,會影響孩子未來性格?分房最好在幾歲前?
    關於陪伴,不僅要陪孩子玩耍學習,還要陪孩子睡覺。到了晚上,孩子很容易沒有安全感。誰跟他們睡誰就離這個人更近。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和不同的人睡覺好像是小事,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性格。爺爺奶奶陪你睡覺: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睡,好處很多。不僅可以減輕父母的壓力,而且比一些父母更細心地照顧孩子,更有利於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
  • 「3歲學畫、6歲學畫畫」坑了無數孩子!畫畫最好的年齡是幾歲?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就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幼兒激發對美的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就像許多孩子喜歡大自然、喜歡在牆壁畫畫等都是對美的的表現。然而每個年齡階段幼兒對繪畫的表現也是不同的。
  • 和老公分房睡,導致感情生疏離婚,從4方面看清分床帶來的影響
    小方和老公離婚了,這天的畫面已經在她腦海中,閃現了無數遍,或許她早就已經感覺到和老公的感情出現了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分房睡三年了。剛結婚那會兩個人也是濃情蜜意,每天晚上都要親暱一會,並且會交流今天一天都發生了哪些事情,甚至還會就某件事有探討。
  • 孩子什麼時候適宜分房睡?如何讓寶寶獨立入睡,分享三個小方法
    孩子什麼時候適宜分房睡?如何讓寶寶獨立入睡,分享三個小方法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就需要跟父母分床或者分房睡了,遇到這個分開睡這個情況,也讓很多家長很頭疼。家長們只要提出要讓孩子獨立睡,孩子就會喋喋不休的吵鬧個不停,讓家長不忍心再去提起這個話題。
  • 來自權威專家的建議:孩子分床睡有最佳時間,過早過晚都不好
    文|文兒孩子成功和父母分床睡,對他的成長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成功分床睡的孩子,就像是在心理完成了「斷奶」,開始變得獨立,離長大更近一步。可是,孩子究竟幾歲分床睡最佳呢?有的人說,孩子從小就應該和父母分床睡;還有的人說孩子上幼兒園前,就應該跟父母分床睡。估計,網上關於孩子何時分床睡,早就把父母弄得頭腦混亂,不知道什麼時間和孩子分床睡最佳。
  • 人到中年,女人為什麼提出分床睡?請聽聽這3位已婚女人的心裡話
    陳女士,42歲,結婚18年,分床一年「如果他呼嚕聲能小一點,我就不介意和他同床」我之所以會和丈夫分床睡,主要還是因為受不了他的呼嚕聲。以前仗著自己身體好,忍一忍還能熬過去,可這兩年精神頭明顯不如從前,睡眠也越來越淺,經常整宿整宿的睡不著。知道我有分床的想法後,丈夫也是支持的,畢竟他也不忍心看我夜夜失眠。
  • 紫微鬥數丨怎麼看分房、分床、分居
    >有這麼幾個宮位需要看交友宮=配偶身體疾厄宮=我的身體兄弟宮=床、房間田宅宮、父母宮=住所比方說會娘家,看得就是父母宮再以離開的時間為節點,取宮位,比方說是今年跟你分居了,你就看流年的宮位,四化互涉,上個月跟你分居了,你就看流月的宮位可參看福德宮,看配偶是以怎樣的想法去分床或分居比方說福德宮鈴星,是記仇,把你犯過的錯都記下來,先忍著,忍不住了就分福德宮火星,是一氣之下分,這種的哄哄來能回來
  • 家長注意了,造成孩子脆弱、膽小、怕生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如果孩子出現此行為,就要考慮分房睡。有的家長讓寶寶從出生就自己睡,讓太小的寶寶獨自睡,寶寶可能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夜間哭鬧,這樣寶寶和大人都休息不好,弄得家裡雞犬不寧。還有一些家長,孩子到很大了,甚至十幾歲的時候還不能自己睡。雖然父母多次努力,但是只要寶寶一哭鬧,父母就心軟了,分床睡的計劃也就泡湯了。其實,和寶寶太早或者太晚分床睡都是不好的。
  • 與孩子分房睡,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不同做法不同格局
    我娃很大了還是不想和我們分床睡,怎麼辦?我家條件有限,孩子都十幾歲了,依舊保持一家三口同床睡,這對孩子真的有影響嗎? ,而是心靈上的,至於和孩子分床這件事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益處或者壞處,我們真心要好好的交流一下。
  • 二個人分床睡是擔心打擾對方,還是同床異夢
    對於中國人來說,夫妻同床共枕是天經地義的,但是近年來夫妻分被蓋,分床睡的現象越來越多,提出的問題提出的調查問題就是,不需要嘿咻,也就是不需要男歡女愛的那幾天,你贊成分開睡嗎,其中居然有70%的男人說只要大家睡得好,分開睡又何妨呢!70%當中有30%贊成分房睡的,剩下的40%是選擇同床,但是分被蓋,理由是分被蓋可以避免相互幹擾,提高雙方的睡眠質量。
  • 為什麼大多數中年女人,拒絕和老公睡一起?三個40歲女人說了實情
    為什麼大多數中年女人拒絕和老公睡一起?以下這3個40歲女人說了實情!/2/徐鳳嬌:感情變談了鳳嬌說自己剛和老公阿亮結婚那會感情也特別好,想當初自己跟阿亮處對象的時候,家裡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也不同意她們在一起。
  • 寶寶跟誰睡,竟然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寶媽寶爸們一定要看
    同事一直堅持自己帶著孩子睡覺,在晚上的時候也會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或者是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小遊戲,感覺非常融洽。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同時也想要和孩子分房睡。這樣也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畢竟孩子在學校當中是需要午休的。孩子大一點之後也會知道的事情比較多,也就不再是那個只會吃和睡的小寶寶了。
  • 不同家庭成員陪睡,會給孩子性格帶來不同影響,你家屬於哪種?
    但大家知道嗎,不同人陪孩子睡覺,對他們的性格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你家屬於哪一種?此外,孩子多大就要分床睡,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自己睡呢?不同家庭人員陪睡,會給孩子性格帶來這些影響1. 自己睡覺孩子很小的時候其實更需要的是關心和陪伴,如果此時他們只能自己睡覺,會無形中讓他們認為自己不受到重視,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所以不容易和父母親近。
  • 兩個寶寶之間年齡間隔幾歲最為合適?重點不止於此,寶媽說的算
    前兩天和高中同學吃飯,聊到了孩子,同學家的大寶已經5歲了,正打算要二寶,問我什麼打算,當時也是很茫然,自己家的小玉米才5個多月,現在要二寶太早了。當然許多人都希望一次生個龍鳳胎或者是雙胞胎,但這種機率少之又少,往往是生了大寶,間隔幾年再生二寶。
  • 孩子幾歲配手機最好?教育家:並非10歲、15歲,這個年紀比較好
    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身上的一些器官以及大腦和眼球等,還沒有完全的發育完善,所以過早的接觸手機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但是在哪個時間段讓孩子觸碰手機,才是最好的年齡呢?下面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甚至有很多的孩子,可能會沒有經過家長的同意,就私自拿手機在床上或者沙發上玩,而這個時候如果做父母的需要用手機處理一些事情,就會跟孩子要手機,但是很多的孩子比較調皮搗蛋,並不會給自己的父母,甚至還會說一些不讓我玩手機就要死給你看這種行為,而大多數的大人也都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無理取鬧,可能就不會特別的去關注孩子,這個時候很有可能就會去激發孩子的怒性,而將刀放在自己的手腕或者是胳膊部位紮下去。
  • 1歲寶寶不睡床,偏愛跑到地上和狗狗一起睡,監控記錄溫馨畫面
    1歲寶寶不睡床,偏愛和「好朋友」寵物狗一起睡地上美國一位1歲的寶寶芬恩不喜歡睡床,每天都要跑到地上和他的好朋友,家裡的寵物狗一起睡覺,家裡的監控也記錄下了這溫馨的一幕。1歲多的芬恩拽著小被子,手裡抱著奶瓶,嘴裡還含著奶嘴,動作十分熟練地從床上溜下來。
  • 俗話說:「鏡子對床,夫妻分房」,為什麼鏡子不能對床呢?
    在一個家庭中,鏡子也是不可缺少的物件,特別是女人更離不開鏡子,但是鏡子在家裡的擺放可是有很多講究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鏡子對床,夫妻分房」,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