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從這些畫作中看出什麼?孩子們用一幅畫表達內心世界

2021-01-20 北晚新視覺網

編者的話:畫由心生,貴在傳神。無論是印象派名畫還是國畫佳作,都表達著畫家的感受與追求。本期,就讓我們透過一幅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看看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吧。

紙上奏鳴曲

文匯中學初三(1)班 呂品儀

自從兩歲多的某個夏日,我揮舞著肉乎乎的小拳頭、興高採烈地拿起水彩筆的那一刻,我就和畫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繪畫成為伴我成長的好友。不過它並不是一個安靜的朋友,畫畫的整個過程充滿了各種奇妙的聲音。

天涯海角 作者 呂品儀

起稿的時候,鉛筆摩擦紙面發出的「沙沙」聲宛如清風穿過夜間叢林。伴隨這聲音,一股靈動的韻律順著鉛筆畫出的線條,從樹幹爬到樹枝,再注入每一道葉脈,最後從葉尖淌出,滴入一條沐浴月光的小河。

接下來,月落日出,畫紙上出現一種特別的頓挫聲,那是筆尖只有0.5毫米的針管筆摩擦紙面發出的聲音。這聲音讓人聯想到昆蟲指揮家揮動手中細小的指揮棒的情景。它表情嚴肅,卻難掩初次登臺亮相的激動心情。此刻,我握著針管筆的手指正在輕輕抖動。雖然抖動幅度十分微小,但滿桌的畫具也能感覺到。因為我們是那麼的親密無間,挨得稍微近一點兒都會引起共振。

然後是橡皮聲。橡皮與紙面接觸的聲音讓人想到母親摩挲女兒發頂的情形。橡皮與畫紙就像一對母女。現在,母親為女兒洗乾淨嫩嫩的小臉蛋,再整理好戴得有點歪的小紅帽,擦淨野餐籃,千叮嚀萬囑咐,目送她走進充滿未知的大森林。

上色前的準備工作,是調色盤與顏料管奏出的打擊樂曲。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像是傾聽雨打芭蕉的古人,不同的是,我手中拿著顏料管,可以親自掌握雨勢,創造那「吧嗒吧嗒」聲。雨過天晴,彩虹要登場了。上色前,毛筆飽蘸清水時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那是毛筆在訴說自己的故事。隨後,美麗的色彩點亮潔白的紙,為整幅畫帶來靈魂。

女媧造了人,而我造了一幅畫。我真心覺得我和女媧娘娘一樣了不起。我愛畫紙上的奏鳴曲,那是我和天地之間的密語。指導教師 孫靜

拓碑少年

懷柔三中初二(3)班 劉紫涵

一日閒來無事,翻箱倒櫃地找出墨盒,吹去上面的塵土,鋪開宣紙,取一支狼毫,提腕作畫。然而筆尖在紙上欲行又止,紛繁複雜的事物在心頭揮之不去。忽然,手腕不自主地一顫,豆大的墨滴砸在宣紙上,濺出無數小墨點。

灕江春雨 作者 劉紫涵

我心中焦躁不安,便棄了筆,緩緩閉上了眼,讓自己陷入黑暗。

這時,腦海中出現一幅江南秋日圖景。潺潺溪水從古橋下緩緩流過,被柿子壓彎了的樹枝呼應著青瓦白牆。牆下,有個少年正在拓碑,舉手投足間滿是急躁,宣紙壞了一張又一張,動作也越來越不耐煩,最後他把宣紙揉成一團砸在腳邊,一屁股坐下。

這時,一個身著淡紫色旗袍的窈窕淑女款款走來,在他肩上拍了拍,輕聲說:「幹這個不能著急的呀。」眼神裡滿是笑意,完全沒有責怪的神情。她拉著少年的手,幫他把紙鋪好,又對他說:「我原來也總弄不好,就是因為心不靜,後來我每次心不靜的時候,都抬頭看看天,看看雲,看看溪邊的青瓦白牆,慢慢的就感覺整個世界都融在墨裡了,也就不躁了。」說完,她就慢慢地走了。

我就像那個少年,心裡經常焦躁不安。每當我整理心緒的時候,眼前都會出現這個紫衣女子。她仿佛從我內心深處走來,一點一點為我指引方向。於是我慢慢睜開眼,提筆,落腕。筆尖在宣紙上前進,堅定不移又帶著鋒芒。指導教師 袁德冰

畫出自己的閃電

八一中學國際部高二(3)班 侯若琳

繪畫於我,不是技藝的習得,不是業餘時的陪伴,更不是獲得榮譽的捷徑。它是成長的啟迪,是終身的引領。

第一次展出個人作品是在澳大利亞,當時我只有五歲,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僅憑對表達的渴望作畫。我所在的幼兒園選中了我畫的一幅關於春節的作品,評語是「可以看到作者在回顧一年的收穫,期待美好的新年。」這正是我想在畫中表達的。簡短的評語讓懵懂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繪畫的神奇力量——它能溝通全世界。

小學期間,我幸運地得到了北京市少年宮紀東老師的指導。然而學畫的過程並不是一路坦途。掌握了越來越多繪畫技巧的我,卻漸漸迷失了方向。日復一日,除了模仿與重複,我不知道可以畫些什麼。一次又一次,我的作品被否定——沒有感染力。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精心描繪的世界無法打動人心?

就在我迷茫之際,紀老師安排我們創作一個有些特別的主題——閃電。看到這個題目,毫無靈感的我忐忑不安,不知可以表達什麼。這時,老師笑著對我說:「每個人看到閃電都會聯想到不同的事物,你會想到什麼呢?」「高爾基的《海燕》。」「那麼你就在畫閃電前再讀一遍《海燕》,然後畫出你自己的閃電!」

「畫出自己的閃電」,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它讓我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渴望描繪的是怎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像一片大海,我只有像勇敢的海燕那樣展開翅膀衝進暴風雨中,才能看清大海的胸襟。帶著這個信念,我又如饑似渴地開始了對世界的探索。

在作品中,我分享知識融匯的美麗,表達真善美的力量。終於,我的繪畫作品再次得到大家的認可。我知道,徵途漫漫,我會無畏艱難,如海燕一樣在閃電中高傲地飛翔。指導教師 祝望北

寒梅俏枝頭

首鋼礦業公司職工子弟學校初三(3)班 呂嘉音

2020年寒假,我本想過完年去幾個景點轉轉,卻因為可惡的疫情被鎖在了厚厚的防盜門裡。就連前陣子買來的「九九消寒圖」臨摹帖,也被心情不佳的我隨手扔進了抽屜。

九九消寒圖 作者 呂嘉音

幾天之後,更糟糕的事發生了——隔壁住戶有人被確診新冠。起初,我以為是謠言,直到單元樓開始封閉管理,我才不得不相信這是真的。

雖然居委會的叔叔們熱心地幫著採買各種食物,但我仍感覺與外界隔離了,仿佛屋內的空氣也不再流動。在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我的心蒙上了一層陰影。目光所及之處,全是無趣的、單一的色彩。百無聊賴中,我打開了那張「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圖」出自明代《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這幅圖上有九朵花,每朵花有九片花瓣,每天塗一片花瓣,八十一天後畫完這九朵花,春天就回來了。

我隨手選了一種紅色,用毛筆蘸著顏料粗暴地糊上去。顏料從花中滲了出來,如此一來,本應盛開在枝頭的梅花好像搖搖欲墜的殘花,死氣沉沉的。我的心情更煩躁了。

轉機發生在一個清晨。防盜門被「咚咚咚」敲了三下,我跑去開門,門外卻沒有人,只有地上的一小袋櫻桃和一張卡片。卡片上寫道:「不要氣餒,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戰友,只要齊心協力,疫情終會被我們戰勝!」我捧著這袋櫻桃,聞著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著那讓人胃口大開的紅色。一顆顆新鮮的櫻桃就像一張張流著汗的紅彤彤的臉,它們好像在告訴我,春天就要來了。

那一天,我又打開「九九消寒圖」臨摹帖。真是奇怪,明明用的是同一種顏色,這次畫出的梅花竟然那樣鮮豔,那樣朝氣蓬勃。或許就因為那顆熱騰騰、紅彤彤的心吧,一朵美麗的梅花,已經在我心中悄然開放。

指導教師 蔡儉

我思我想

繪畫的魅力

京源學校高二(5)班 田露瀅

在黑白山水裡徜徉,在多彩點滴中遨遊,在美好世界裡尋覓。尋覓一種精彩,記錄一段時光,訴說一份心情。這,就是繪畫的魅力所在。

繪畫來自於對生活的觀察。美術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邊走邊畫,一支筆、一個本足以畫盡人間百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吳冠英教授始終踐行著「行萬裡路,畫萬捲圖」的信條。據說他一天不畫就難受,別人拿手機,他拿畫筆,別人看屏幕,他在看生活。他的畫作充滿人間煙火氣,展現出作者豐富的閱歷和極強的洞察力。

人們常說,見畫如見人。一幅作品可以反映畫家對事物的理解以及對美的定義。齊白石老先生的水墨畫舉世聞名。他的筆墨濃厚又精巧,擺脫了國畫傳統技法的束縛。他將鮮豔的玫瑰紅運用在淡雅清新的傳統水墨畫中,形成豔而不俗的「紅花墨葉」風格,別具一格。齊白石的畫風體現出老先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像年輕人一樣的創造力。

繪畫還是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吶喊》中那鮮豔的色彩和痛苦的表情,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19世紀末的一個傍晚,在挪威奧斯陸海峽,蒙克在海邊散步。停步眺望時,他看到血紅色的雲浪在天際翻滾。剎那間,蒙克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於是,《吶喊》誕生了。畫中的主人公面色蠟黃,頭部如同骷髏,全身扭曲,似乎在痛苦地顫抖。這幅作品把蒙克對家族衰亡的焦慮和對生命將逝的恐懼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看後令人震撼。

繪畫來自於對生活的感悟,它是個性的表達,是心靈的洗禮。年輕的人啊,把那個深藏心底的靈魂釋放出來吧,讓它隨畫筆舞蹈,在色彩中飛揚!

堅毅

北大附小石景山學校六(2)班 李卓熹

我從小喜歡畫畫。在日常學習中,我仔細觀察、勤於思考,注意基本功與創造力的練習。不知不覺中,畫畫由喜歡變成了擅長。

2020年春季,在居家停課不停學的日子裡,我參加了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童心點亮星光』抗疫美術作品義賣」活動。為尋找創作靈感,我翻看了許多新聞圖片:有被口罩勒出傷痕的護士阿姨,有穿著厚厚防護服的醫生,有頂風冒雨在小區值勤的爺爺奶奶。正當我為大量素材難以選擇而困擾的時候,鍾南山爺爺的形象浮現在我眼前。疫情初期,當所有人茫然無措的時候,他逆行而上,像一道希望的曙光,給人以無窮的力量。經過與疫情的鬥爭,他堅定地說,我們有信心控制住它!那鏗鏘的話語,那堅毅的神情,不正是我苦苦找尋的嗎?

定下創作內容後,我便一門心思扎進了畫稿中。我想畫一幅素描,然而幾次初稿完成後,我總覺得不太滿意,是哪裡出了問題?要不然就這樣吧!正當我打算放棄時,信心、堅毅、中國人……這些詞語再次浮現在我眼前,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不服輸的眼神。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一定要把鍾南山爺爺這種堅毅的眼神畫出來!我興奮於自己的發現,整個屋子瞬間變得安靜極了。手中的畫筆在紙上「唰唰」地划來划去,時而我又用橡皮在紙上擦來擦去。呼吸聲越來越輕,鉛筆芯越來越短,人物形象越來越豐滿。我似乎不是在繪畫,而是在和鍾南山爺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他仿佛在對我說:孩子,要有信心,只要我們努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堅毅 作者 李卓熹

經過連續九天的奮戰,作品《堅毅》終於大功告成,噴上定畫液,拍照上傳到官方微信展示。這幅作品表達了我對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工作者的敬佩之情。堅毅是一種精神,是我們戰勝困難的法寶。通過參加這次繪畫活動,我對繪畫有了新的思考,對人生也有了更深的認識。指導教師 黃祥昀

(原標題:畫為心聲)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L006

相關焦點

  • 如何從天馬行空的畫作裡,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繪畫是很好了解孩子的一個工具。幾根不明所以的線條,幾個「火柴人」,一幅看似簡單的畫,往往蘊含著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讀懂孩子的這些畫作,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同的畫代表著什麼意思?心理醫生嚴虎三招教你解讀兒童繪畫心理。
  • 也許看「畫」能洞悉孩子內心
    七歲的女孩洗手時總把衣服弄溼,大冬天能弄溼半個衣袖,家長怎麼講都沒用。陪孩子在錯誤裡多呆一會兒畫裡,孩子因為弄溼衣服也很煩惱,感受到了爸爸當時的語氣和神態,最後她自己寫下預防的方法,提醒自己:洗手前記得拉袖子。孩子畫下這幅畫後,就更「長記性」了!
  • 美術生秀操作,一筆畫出整幅畫,成畫你能看到幾張臉?
    美術生秀操作,一筆畫出整幅畫,成畫你能看到幾張臉?隨著網絡的發展,很多美術生都喜歡上了通過短視頻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畫作。相信很多網友都見過不少美術生的畫作吧,美術生一般都相當心靈手巧,有時候還腦洞大開,畫出來的畫作不僅相當精緻逼真,有時候他們的畫畫方法還相當神奇。
  • 人民大會堂掛的幾幅畫,都是哪些畫家的畫作,價值多少錢
    我們來看看,人民大會堂中最著名的幾幅畫,都出自哪些畫家之手?1、《幽燕金秋圖》《幽燕金秋圖》是一幅鴻篇巨製,長16米,寬3米,創作於1994年,作者是竇憲敏、侯德昌、耿安輝等人,它是人民大會堂內最大的一幅國畫作品,也是人民大會堂中出境屢最高的一幅畫。《幽燕金秋圖》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東大廳。
  • 一男子帶「下山虎」前來鑑寶,稱這幅畫在習武之家掛了百年有餘
    因為這些畫作受到許多人的喜愛,所以市面上見到的仿品也就越來越多了,更過分的是,有些仿品還是直接用機器列印出來的,這樣一幅就能夠生產出來好多批一模一樣的,這樣是非常不尊重原著的。許多人為了鑑別真假就會找鑑寶欄目或者鑑寶專家看一下,這不,一個中年的男子帶著一幅畫就過來參加鑑寶欄目鑑寶。
  • 畢卡索用一幅畫,詮釋了他最捉摸不透的一個女人坎坷的情路
    這些都不顯得多特別,特別的是他是少有的名利雙收的畫家,他這一生與梵谷剛好相反,梵谷是窮死的,而他是富死的。更為精彩的是,他這一生中從來不缺女人。《哭泣的女人》(該圖片源自網絡)上圖就是畢卡索創作的畫作《哭泣的女人》,這幅畫作是在瑪爾得知畢卡索結識了新的女人後,沒日沒夜的哭泣的一個畫面。
  • 浙江一農民畫虎6年:每天畫6小時以上 一幅能賣三千
    35歲的農民王燕飛在自家畫室裡一絲不苟地畫著老虎,在他筆下一隻仰天長嘯栩栩如生的老虎呼之欲出。這幅畫,王燕飛已經畫了20多天了。  如今,王燕飛畫的老虎圖,每幅能賣3000元。你可能很難想像,王燕飛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這些年來都靠看老虎視頻畫虎,到目前為止也只看過一次真老虎。  「我都是野路子畫畫的,就是喜歡,晚上畫畫到深夜,天天這樣已經上癮了。」
  • 【鼠年說鼠】這些「鼠畫」你看過幾幅?
    明宣宗朱瞻基喜愛繪畫,尤其喜愛畫鼠,傳世畫作中以《三鼠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為罕見。《三鼠圖卷》由《苦瓜鼠圖》《菖蒲鼠荔圖》和《食荔圖》三件畫作組成,其中,《苦瓜鼠圖》用筆爽朗,逸筆草草。  苦瓜出以墨筆,點亂合度,勾勒生動。石上停小鼠一隻,回首顧盼,活潑可愛,特別是鼠毛以枯筆薄而成,表現出極好的質感。
  • 字裡有畫,畫中藏字,你能看出幾個?
    子曰閒來無事發現一組有趣的畫,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由變形的漢字組成的,可謂「字中有畫,畫中有字」了,算是一種視覺遊戲!接下來在每幅畫的開頭,子曰都會給相應提示,沒給的就隨緣吧!如果你認出其中的詞了,歡迎在下方分享出來喲~1、這臺機器是夏天用的
  • 八大山人的畫者東西影|史上最貴的鴛鴦,為何1幅畫可以賣1個億
    2010年12月13日,在西泠的秋拍上,這幅《竹石鴛鴦》以1.187億元的成交價,創造了歷史新高。此畫從藝術創作的選材、構圖、表達等都傳達出深刻的適意自然、無拘無束禪學思想,以及禪宗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忘我之境。可想而知,此畫作者的禪學修為,非同一般。才有如此渾厚的工筆,畫出如此渾然天成的畫作。
  • 他患有抑鬱症,用筆畫了31幅奇怪的畫,網友:難怪他會害怕
    因為他的作品確實太特別了,以至於沒人相信這幅畫居然出自一個中學生之手。因為他的畫作太過深邃,因此Adam Tan也被稱為少年梵谷。當然,Adam Tan之所以能得到此等讚譽,還和他的身體健康有關,原來Adam Tan長期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年輕的Adam Tan,一直備受煎熬。這位看起來陽光帥氣的90後男孩,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非常有名的插畫師。
  • 2020年隨時畫過的5幅畫:有沒有一幅畫,可以治癒你糟糕的心情?
    而不管在生活中如何難過,怎樣苦惱,甚至疼痛,我們都要與美好的事物相伴,才能給生活以快樂、溫暖,以為安全感……嘿!能給我快樂和溫暖的事,其實有很多,可以按照生活中不同的情景來進行。比如運動,比如畫畫,比如寫字……只是,這麼冷的冬天,只想蜷在溫暖的被窩裡,最近很少畫了。
  • 《蒙娜麗莎》為何能成為世界名畫?放大3.14倍後,大有玄機
    小編我也是一枚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對於蒙娜麗莎小編我並不能發現其中的美,但是這幅名畫的確有很多美的地方。那麼《蒙娜麗莎》為何能夠成為世界名畫呢?接下來就和小編我一起去看看吧。其實這幅名畫之所以成為IE世界名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當時的背景有關。眾所周知,這幅名畫是由著名的繪畫家達文西所作。他一生中做過許多名畫,並且這些畫作在後世都非常的著名,而《蒙娜麗莎》就是其中的一個作品之一。
  • 齊白石的一幅畫,人人說差,還寫錯別字,卻還是能賣兩千萬
    上面這幅齊白石的葫蘆圖,是齊白石過世之前最後的幾幅作品之一,可以明顯看出這幅作品的筆墨力度疲軟拖拉,較之齊白石其他的葫蘆圖來說,這幅作品應該來說至少稱不上精品,如果蓋住題跋款識,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認為此畫又多麼的好。
  • 1600年古墓出土6張畫,男人大小眼,女人滿臉麻子。專家:很重要
    這些外觀精美,保存1600多年的紙片卻拼接成了一幅畫工拙劣的「連環畫」,甚至網友戲稱,這是中國古代的「抽象派」畫作。 出土奇怪的畫作 說起這幅奇怪的畫作,當時考古的專家們也很疑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一幅畫會存放在東晉時期的一座古墓中。
  • 五幅畫講述五個故事,帶你解讀WLOP共創大賞畫作
    其中當紅漫畫《鬼刀》的創作者WLOP也技癢難耐,懷著對DNF的熱愛,在本季共創活動中呈現了大量精美的畫作。  熟悉WLOP的網友會知道,他的畫作多以女性為主角,畫感筆觸深厚,完美的光影表現,恰到好處的虛實處理,使得畫面有著極強的景深感與體量感,通過《鬼刀》這部作品就能直接反映WLOP的風格。
  • 還好家裡不管他,要不然就沒有這幅每個孩子都要「學」的畫了……
    今天就來「扒一扒」他的故事,希望你讀完,也能和孩子講講,告訴你家娃:無邊無際的好奇心,是你最可寶貴的東西,任何時候都不要丟掉哦~1還好他是個「私生子」…提到達·文西,所有研究他的人都會說他是一個「好奇心無邊無際」的人,在好奇心驅使下,他把自己「折騰」成了天才。怎麼無邊無際?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個早上醒來會問自己「天空為什麼這麼藍?
  • 陳金章:一幅畫隨隨便便賣到兩百萬又如何?
    「一幅畫隨隨便便可以賣到200多萬又如何,反正畫作全部捐國家不給後人留財產!」陳老笑著說,他們一家的生活很簡單,「兒孫自有兒孫福,留給兒孫最好的財富是培養他們成為有用之才!」春曉 陳金章「我真心跟你講,搞藝術不能幹幾天又停幾天,我每天早晨都要畫兩個小時,中國畫就像打坐一樣,每天都要起床『念經』,做不到這一點,哪能畫到現在的程度?」慈祥的老教授放下畫筆,語重心長。江上無盡圖 陳金章陳金章,是繼關山月、黎雄才之後登上中國美術館中庭展出的第三位嶺南畫家,被譽為嶺南畫派「山水掌門人」。
  • 梵谷名畫3.77億元 生前只賣出去一幅畫(圖)
    就連做藝術品商人的弟弟提奧,也坦陳梵谷的畫沒有市場,雖然他始終相信有一天有人能理解梵谷的藝術。文森特·梵谷這個在到達自己繪畫生涯頂峰時自殺的「生後大師」,一直有著孩童般的信念:他要用繪畫令觀眾大開眼界,敞開胸懷。而他就像寫給提奧的信中一樣,似乎總在追問:「在大部分人眼裡,我是怎樣的一個人?無足輕重?行為古怪?令人生厭?『萬千俗人中最俗的那一個』?」
  • 你能讀懂這些特殊符號嗎?名畫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相信對於喜歡看展、逛畫廊的U粉兒來說,每每看到精美的畫作,除了欣賞它們外在的美,更希望透過這些畫作了解其背後的內涵。不知道大家在欣賞世界名畫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最後的晚餐》中為什麼餐桌上擺放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