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齊白石給徒弟畫上寫了幾個字,居然賣出了天價!

2021-01-10 獨孤飛雪書畫研究院

本文由獨孤飛雪書畫研究院專業畫家愣嚴山人所作,本著以畢生精力為繼承並弘揚中國畫而努力奮鬥的決心,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己之所學。

家喻戶曉的齊白石,憑藉著他畫蝦的本領獨領風騷數百年,他的弟子也不差,齊白石給他的弟子的畫面上寫了幾個字,就名人效應而言,這自然是挺有名的,大家都知道,齊白石的書法是很有名的,單買字了夠了,結果反而賣了7780萬的天價,這真是藝術界的造錢工具。

有人說這個時代亂了,何止這個時代亂了,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自從近現代以來人的道德倫理就沒有了,現代好多人什麼禽獸事都做出來了,這一切都拜財富所賜,人這個字眼真不是好事時,當換成禽獸才對,連動物也不及,人乃是混亂的根源所在,早該剷除一部分人類的敗類。

還說什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類,這都是當今文化藝術的怪物,什麼怪事都出來了,什麼噴射書法,給女兒畫裸體,這難道不是禽獸幹的事嗎?你以為那些人是啥好東西,道德敗壞的象徵,這一切歸功於新文化改革的後遺症,使得人的道德喪失掉了,當然這也是一種破壞,對於正統文化的一種破壞。

近現代擅長畫蝦的齊白石,論道德修為也是極其卑劣的,要是論藝術修為,還基本說的過去,畢竟文化的修為差直接回影響到道德行為,那研究齊白石就會發現他的道德行為是極其差的,再看看黃賓虹,人家文化修為極其高,繪畫造詣也很高,近現代最有資格稱為大師的就數他一個人而已,但是他還不能稱為大師,而是一位巨匠,距離大師還有一步,其他人就不用說了,本人對於近現代的人的作品欣賞的沒幾個。

現代的人的作品幾乎沒有資格進入我的眼睛,所以我的眼光之留在宋元時期,對於明清以後的作品下不怎麼看,但是對於明清時期以後的理論倒是看了很多,研究了8年的繪畫理論,如今眼光提高不少,但是當最擅長畫蝦的齊白石,給最擅長畫牛的李可染畫牛的畫作上,補了幾筆之後,會產生什麼效果?其實還是很不錯的效果,齊白石在30歲時體悟到筆墨的重要,所以他後期的畫幾乎不再形式上下工夫,而是在筆墨上下功夫,這是好多人不周到的事情,還一味的大談筆墨當隨時代,你就自取滅亡吧。

下面我們就談談李可染的這幅《牧牛圖》吧,被齊白石題字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大的變化,其實不外乎站在大樹下避雨,皆大家的光環成就自己而已,當人齊白石也是看到他會成功,受他也是為了推廣自己,可見人與人的接觸都是為了利益二字,以前的得到高僧視人間只有兩個人而已。

這當然是李可染早期的作品,當他畫完之後拿給師父看的時候,幾十幅作品齊白石唯獨看上這件作品,喜出望外再到站了起來,眼裡放出亮光,邊看邊說:「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跡,沒想到30年後,還能看到年輕人的畫有他神韻」。果真是高手看到好作品就王乎其所以然了,當年徐悲鴻到法國,站在著名油畫前,不禁哭了。

齊白石看中這件作品自然是有他的道理,這幅畫確實是富有生活情趣,這也讓齊白石聯想到他的童年生活,他小時候就放過牛,如今看到這樣的作品,自然是回味到他的童年,都說花鳥畫最重情趣,其實不管什麼畫都應該重情趣,這幅畫的生活情趣自然是滿滿的,孩童的天真爛漫,仿佛贏得樹枝頭的小鳥注意,仿佛人與鳥也共通,鳥兒而富有人的思想。

李可染見到老師這樣喜歡他的作品自然是很是高興,心裡自然想如果師父能補筆,那意義非同一般,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齊白石直接拿出他的看家本領,抄起了篆書,這可是齊白石位數第一的,自然是好事情了。當等李可染看到師父補筆後的畫面,簡直傻了眼,心裡那個失落啊!簡直是無語。

他沒有畫蝦也沒有畫蜻蜓和小鳥,僅僅是寫了幾個字,自然那時候的李可染是很希望老師為他畫極致蝦,或小鳥或者其他,熟不知他的畫面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物像了,畫蜻蜓簡直是扯淡,這不符合畫理,鳥兒已經有了,不再需要畫,畫蝦自然也是不可能,你要是畫上去,就破壞了畫面,齊白石一想你的字不行,乾脆寫字比較好,這讓更是添加了畫面的不足。

這11個字,幾乎可以與畫面形成一種均衡的關係,不然畫面上面太輕飄,太浮躁,應當用厚重的筆墨提寫字,有人說留白,其實這幅畫的留白已經很充足了,不需要那麼大的空白,而左上角的柳樹也不應該存在,去掉比較好。

李可染看了自然是心裡好痛,但是他的書法和柳樹很明顯不符合這幅畫,下面很厚重,很穩定,相面卻在飄,自然不合理,太過於極端,確實這幅《牧牛圖》是李可染早期作品中比較有意境的傑作,畫的上方是稀疏的柳枝,中間牛的身體由淡墨塊寫成,但顯蒼老勁健,牛背、牛角、牛鼻和眼睛及牧童衣紋,用濃墨線條鉤勒,筆法古拙,富有質感。整幅作品有濃淡枯溼,還有焦和染,筆法一氣呵成,看似信手所畫,卻處處妙趣橫生。

李可染或許做夢也沒想到,他的作品能值這麼多錢,不過都是為被人造錢而已,自己只不過是造福別人,成就了別人,她的牛的作品,還沒拍出這麼高的天價,大都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上500萬的不多,上千萬的目前也只有兩幅,一幅畫了6頭牛的《孺子牛》,在北京保利2015夏拍中,拍出了2162萬。就是因為齊白石,他的作品才有那麼搞得價格。

我們來好看看齊白石題的字,第一排「可與言」,第二排是「可染弟畫」,第三排「小兄白石」。其中第一排的字最大,第三排的字用墨最重且較大。僅僅是賣這些字也能賣出一個好價格,但是李可染僅僅畫了兩頭牛,齊白石為啥體這麼多字呢?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不妨暢所欲言,說出你們自己的觀點,

「可與言」這三個字,出自於《論語》,原文為: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就是說畫面上的一切物象都在進行溝通,可以和它說話,或者對話,這裡可以是鳥與鳥,牧童和柳樹上的鳥,打開的鳥籠與柳樹上的鳥,總之,你可以與這幅畫對話。這三個字實在是太高明了。把整幅畫的最富有神韻和最有情趣的內容,濃縮成了三個字。可與言道出畫面的畫外之境,都說畫之境界全在畫外,過不出其然。

這字的第二排,是說明這幅畫是「可染弟畫」,這本來也沒什麼,只是證明作畫者的身份而已,可與第三排的字「小兄白石」放在一起,那意義就大不一樣了。齊白石比李可染大43歲,而且齊白石收李可染為弟子那年,已82歲,竟然自稱小兄。這不只是謙虛,而是對這幅畫生出了崇敬之意。第三行的字就說明了齊白石與李可染的關係,已經不是師徒上的關係,而是兄弟關係,可見齊白石對李可染很看重。

相關焦點

  • 齊白石畫鼠,畫成兔子,為何成天價名畫?專家:看「鼠」字咋寫的
    齊白石每年都會畫一些當年生肖題材的應景畫,在庚子年齊白石當然會畫很多「鼠畫」,他一生經歷過七次鼠年,但留下的「鼠畫」卻當屬一九四八年的那批最有名,其中一幅《豐年多鼠》更成了天價名畫,價值一千零九十二萬位列《鼠畫》第一貴。
  • 擅長畫蝦的,給擅長畫牛的,在畫上加了11個字,卻賣了7780萬
    最擅長畫蝦的齊白石,給最擅長畫牛的徒弟李可染,在畫上加了11個字,看似把畫給毀了,結果反而賣了7780萬的天價。這個世界好亂。有種亂,我們可以稱之為繁榮,比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類的。有種亂,你可以看成混搭。還有一種亂,就是破壞。大家都知道,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驢和李可染的牛,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
  • 徐悲鴻畫了一隻貓,齊白石看後題了8個字,最後賣了2800萬!
    導讀:徐悲鴻與齊白石都是中國近現代畫壇巨匠,齊老比老徐大31歲,雖然有半個甲子的年齡差距,但兩人私下裡關係非常好,可以說是亦師亦友。由於這種忘年交的關係,老徐經常以學生的身份向齊老請教畫技,常常拿著自己的畫作去讓齊老指點,齊老看後也會在作品上題上自己的意見或是落上自己的名字。
  • 女弟子臨摹齊白石的畫,擅自添了幾筆上去,賣價從764萬變63萬
    齊白石先生不是以畫蝦出名的,但是卻以畫蝦聞名。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通過自己一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 在齊白石六十多歲的時候他畫蝦已經非常相似了,但是他覺得自己畫出來的蝦是「死」的,沒有生氣,於是便在碗中養了幾隻長臂蝦以便每天觀察。
  • 齊白石的一幅畫,人人說差,還寫錯別字,卻還是能賣兩千萬
    齊白石老人在今天的藝術品市場上,暫且不論齊白石這樣的世界級藝術大師,但凡是名人,無論他寫寫畫畫的任何東西都是可以被炒作成價值不菲的收藏品,比如說馬雲先生,他寫幾個比兒童體還差的蚯蚓一樣的字出來,也能當成是書法賣價百萬,還有不少專家現身說法解讀出各種內涵
  • 齊白石畫牛不會畫頭?小意思!多加一筆,畫照樣能賣出3千萬
    齊白石畫牛不會畫頭?小意思!多加一筆,畫照樣能賣出3千萬作為一個國畫大師,齊白石的一舉一動都很受人矚目,尤其是在幾十年後的今天,齊白石畫的所有的作品都賣出了高價,引得世人紛紛好奇,他的畫為何那麼貴。而看了齊白石的畫後,眾人不解的更多了,這樣的畫貴在哪?
  • 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
    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齊白石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 繪畫大師。在他中年之前他還只是個普通人,沒什麼名氣。但命運的轉變是在他老年。老年的他用畫畫來賺錢,齊白石畫的蝦是我們知道的,但在他的眾多畫作中,他所畫的蜻蜓只有指甲蓋般大小,為何齊白石畫的蜻蜓那麼小,卻值9個億?放大10倍看,一個字:服2017年齊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條屏》這幅畫以4.5億的底價開始起拍。你沒看錯是4.5億起拍。中間還經過不斷的加價其最終定價為8.1億,再加上拍賣會上支付的佣金,價格最終定為9.315億。
  • 勵志大師齊白石:北漂10年67歲終買房搬家後他說了這樣三個字
    站在上帝視角回望齊白石的一生,不得不說:開始北漂,是齊白石苦逼人生的開端,卻也是他從「木匠」走向「巨匠」的開端。 在北京混飯吃有多不容易呢,請看當時北京城專業詩畫角兒評價齊白石的話: 「畫出來的東西俗氣燻人,難登大雅之堂」。 聽聽,一個「俗」字還不夠,還加個「燻天」。哎,可憐當時的齊白石,一把年紀日日在家裡磨字畫最後得了當時「專家們」這麼個評價,真真「老臉都丟盡了」。
  • 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揭秘:齊白石老人最後一張畫上書法寫的啥?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 齊白石畫8隻蟋蟀,題跋335字嘲笑同行,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齊白石的畫一般題跋都不很長,甚至僅僅只是落個款而已。迄今為止已經面世的白石真跡當中,題跋字數最多的一幅畫足足有三百三十五個字,先後分為四次四段寫成,乃白石國畫作品當中題跋字數之最,而這幅畫的命運原本是要被白石撕毀的,僥倖留存至今還賣出了兩百二十四萬。
  • 齊白石畫一隻鳥價值千萬,卻遭到網友質疑:這是兒童水平?
    我國自古以來從不缺乏畫中大師,從顧愷之到吳道子,從徐悲鴻到齊白石,個個都是頂級大師,為我國的繪畫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1年,在大觀之夜的拍賣會現場,齊白石先生的一組「鳥兒」畫被拿出來拍賣了,這組畫上共有八種鳥兒,其中包括了麻雀、鵪鶉和大雁等,每一隻鳥兒的筆畫勾勒都十分簡單,皆是寥寥幾筆便展現出了鳥兒們的各種形態
  • 弟子以為師傅齊白石沒畫完,順手補了幾筆,賣價從764萬變63萬?
    在南北朝時期有個叫做張僧繇的著名畫家,曾經在安樂寺中畫上了四條龍,但是沒有畫眼睛,人們就讓他把龍眼畫上了,結果張僧繇連點幾筆,三隻有了眼睛的龍就飛上了天,只剩下一隻沒有點睛的龍還留在牆壁上。這就是「畫龍點睛」的出處,而跟畫龍點睛相對的,就是畫蛇添足了。
  • 徐悲鴻畫馬祝賀78歲齊白石生兒子,齊白石如何回禮?網友:摳門!
    但是在這禮尚往來之中,同樣也講究平等——你贈我一首詩,我也會回一首詩,你贈我一幅畫,我回一幅字,遵循的,仍然是不佔便宜的基本原則。歷史上就留下過很多文人之間禮尚往來的趣事,比如說杜甫和李白之間互贈的詩,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詩佳話。近一點的,如雷貫耳的大師齊白石和徐悲鴻之間,也有過禮尚往來的有趣故事,而且他們互贈的禮物如今也成為了超級藝術文物。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不止畫小魚小蝦
    從2008年開始,我便在從事齊白石展覽策劃工作,如今已經過去十年了。擬門已經系統地做過了齊白石十個專題的陳列展,現在已經開啟了齊白石第二輪的陳列規劃。齊白石像這十年來說,對於中國畫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但是我對於這位中國畫史上最有名的老人,卻越來越看不懂了。
  • 齊白石畫個老頭兒掏耳朵,為何成經典之作?揭露出了人性的黑暗!
    文|起源齊白石畫個老頭兒掏耳朵,為何成經典之作?揭露出了人性的黑暗!齊白石齊白石是個精明的木匠,也是個很自律的畫家,當木匠的時候,還有著長遠眼光,知道自己不能一輩子都當個匠人,於是他在18歲做木工雕刻的時候,便讓自己愛上了繪畫,偶然間得到一本《芥子園畫譜》,他臨摹了上千幅,走向了繪畫道路
  • 這位湖南的老農民,一幅畫賣出了9個多億,被譽為全球最貴的畫!
    齊白石國畫《墨蝦圖》在湖南省有一位老農民,他自幼便喜歡繪畫與篆刻。苦練了50年之後,終於名聲大噪而天下聞名,在3年前北京的一次保利拍賣會上,他的一幅畫被拍出了9.315億的天價,這幅畫也被譽為全球最貴的中國畫!
  • 畫吾自畫:從齊白石的京華生活與梅、菊作品談衰年變法(上)
    璜借法源寺居之,賣畫及篆刻為業,識陳師曾(衡恪)、姚茫父(華)、陳半丁……)」,1919年只記錄「到京華,重居法源寺,以賣畫刻印自活」,以及「是年九月,納副室胡氏」,未提及生活窘迫;而1920年的關於賣畫價格的記載也是隻字未提,只是摘錄了花果畫冊上題記「餘畫梅雪楊補之,由尹和伯處借鉤雙鉤本也。
  • 「人罵我,我也罵人」——關於齊白石的諷世畫
    一齊白石畫過一幅很有名的小品,畫上一老者跏趺坐,右手戟其二指指向畫外,瞪目作氣咻咻狀,題有七個字: 人罵我,我也罵人。 熟悉齊白石為人及其藝術的人看到這幅畫,幾乎無不有會於心,悠然而笑,因為無論如何,這幅畫看起來都有點夫子自道的意思。
  • 齊白石畫小蟲子,放大20倍之後,蜻蜓翅膀上脈絡清晰可見!
    齊白石不會工筆畫?專家:把他的草蟲畫放大20倍再看,草蟲腿上的毛刺一清二楚,蜻蜓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齊白石草蟲局部放大我們先來欣賞齊白石蜻蜓放大20倍之後的效果,因為齊白石的工筆草蟲大多都是幾釐米大,如果不放大很難感受到其中技藝精湛。
  • 國畫碰撞油畫,冷軍的紅蜻蜓畫的出神入化,卻在尾巴上敗給齊白石
    國畫碰撞油畫,冷軍的紅蜻蜓畫的出神入化,卻在尾巴上敗給齊白石文/一休道中國的國畫,主要是以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等這麼幾大類,國畫起源於古代,古代的文字為象形字,所以字與畫在當時是一個意思。國畫的繪畫形式主要是用毛筆蘸水彩墨與紙或絹上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