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第一次特赦的6個高級將領都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2020-11-29 騰訊網

解放戰爭後期,我軍在三大戰役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國內形勢逆轉,國軍大勢已去,很多國軍將領選擇投誠和起義,當然也有很多被我軍俘虜,對於他們,在解放後被送進戰犯管理所進行統一管理,在我方誠心對待以及思想政教育下,很多戰犯的思想有了很大轉變,1959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特赦,對於那些表現好的戰犯恢復其自由,在得到特赦的33人中,有6人曾是國軍中將,他們都是誰?當時年齡多大了?後來怎麼樣了?

杜聿明

,畢業於黃埔一期,他的軍銜雖不是最高的,但卻曾是東北、徐州兩大戰區的實際最高指揮,軍權最重,在抗戰以前他的仕途並不順利,抗戰八年卻由少將團長升為集團軍總司令,最終在淮海戰役中被俘,1959年恢復自由時已經55歲了,後歷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的文史專員、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等職,1981年5月7日病逝於北京,終年77歲。

王耀武

,畢業於黃埔三期,抗戰時期曾任74軍軍長,為抗日事業立下赫赫戰功,1948年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59年獲得特赦時55歲,後歷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政協委員,1966年與吳伯倫組建家庭,1968年7月3日病逝於北京,終年64歲。

宋希濂

,1907年生於湖南湘鄉,在黃埔一期中算是年齡比較小的,但仕途很順,1935年擔任師長,抗戰時曾任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1949年擔任湘鄂邊區綏靖司令部司令官,當年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俘,1959年獲得新生時52歲,1961年與易吟先結婚,歷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政協委員、政協常務委員,1993年2月13日病逝於紐約,終年86歲。

陳長捷

,1892年生於福建閩侯,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七期,抗戰時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被稱為「抗日常勝將軍」,1948年擔任天津警備總司令部中將總司令,平津戰役中被俘,1959年獲特赦時67歲,曾任上海政協秘書處專員,1968年4月7日去世,終年72歲。

盧浚泉

,1899年生於雲南邵通,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後為黃埔三期學生隊隊長,1948年擔任第6兵團司令官兼錦州警備司令,當年10月在錦州戰役中被俘,1959年獲特赦時60歲,後任雲南省政協專員,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9月20日在昆明病逝,終年80歲。

鄭庭笈

,1905年生於海南文昌,畢業於黃埔五期,崑崙關戰役時曾率部擊斃日軍第五師團旅團長中村正雄,1947年任第49軍中將軍長,1948年在瀋陽戰役中被俘,1959年獲特赦時54歲,後歷任文史專員、政協委員、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1996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1歲。

相關焦點

  • 1946年,我軍病逝的兩位高級將領都是誰?當時都有多大年齡?
    在1946年,由於長期在艱苦的條件下工作,我軍有兩位優秀的高級軍事將領積勞成疾,最終因病而去世,令人無比痛惜和感慨,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如果他們沒有過早離開的話,或許會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在1946年病逝的兩位高級將領都是誰?
  • 1959年新中國首次特赦,總理親自提出加上他名字,他是誰?
    在東南亞、中亞地區許多國家為了維護民族的整體穩定,對一些恐怖分子進行特赦。歷史上,我國在建國後到文革結束前一年,先後進行了多達七次特赦。1959年是我國第一次發布特赦令,這前六次特赦都是根據罪犯牢改的表現來決定的,而第七次也就是最後一次特赦是無條件赦免。
  •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其實,從資料顯示來看,王英光並沒有原型,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值得敬佩,他可以說是很多愛國人士的縮影,為了保衛國家義不容辭。當然1959年特赦事件是真實存在的。  王英光是個文武雙全,堅毅勇敢的人。
  • 1975年,第7批戰犯被特赦,這最後被特赦的3個國軍特級戰犯都有誰
    其中大部分犯人在改造期間,都能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感自己對不起國家和人民,於是在幡然醒悟之後,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學習,互幫互助,重新做人,力爭早日得到寬大處理。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7次特赦,分別是195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6年和1975年。
  • 1975年,最後4個國民黨高級軍官被特赦,他們都是誰?後來怎樣了
    經過解放戰爭,我軍俘虜了不少國軍將領和士兵,同時又接管了抗戰勝利後的偽滿洲人。但是我們的軍隊總是優待俘虜的,戰後也是一樣,只要他們能好好地接受思想和勞動改造。然後可以寬大處理,即特赦,特赦是指對罪犯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期。
  • 1959年,首批特赦的黃埔生一共有10人,分別是誰?晚年如何
    1959年,首批特赦的黃埔生一共有10人,分別是誰?晚年如何要說黃埔軍校是藏龍臥虎之地,應該沒人會否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少了20年代從這扇小小的校門進出過的一大批學生,中國的現代歷史恐怕要重寫。然而這些黃埔生因為選擇的道路不同,人生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跟著蔣去了臺灣,開始另外的生活;有些人成為新中國的締造者,在55年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就有36人畢業於黃埔軍校;還有一部分黃埔人——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們被關在了監獄裡,接受新社會的改造,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這些人。
  • 《特赦1959》:思想的交鋒,智慧的較量!
    &nbsp&nbsp&nbsp&nbsp影視劇首度聚焦「特赦」題材!&nbsp&nbsp&nbsp&nbsp作為國慶70周年獻禮劇,《特赦1959》用戲劇手法再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戰犯接受十年思想改造並在國慶10周年得到特赦的故事。
  • 對越反擊作戰,我軍犧牲的兩個師級將領都是誰?當時有多大年齡?
    在1979年對越反擊作戰中,面對越南方面的屢屢侵犯,我軍動用九個軍的兵力發起了反擊作戰。在這場反擊作戰之中,我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很快形成了強力壓制之勢,並最終取得了反擊作戰的勝利。不過,在這次反擊作戰中我軍也有一定的傷亡,就拿師級將領來講,就在戰場上犧牲了兩位,這也是在對越反擊作戰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那麼,犧牲的兩位師級將領都是誰呢?他們當時有多大年齡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林鳳雲。林鳳雲是今遼寧東港人,出生於1928年,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 抗戰陣亡的兩個國軍高級將領,當時擔任什麼職務?都有多大年紀?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方面在正面戰場上先後組織了多次大會戰,但結果卻是屢戰屢敗,不僅導致國土淪喪了一大半,而且還有不少將領在戰場上陣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抗戰陣亡的兩個國軍高級將領,看看他們當時都擔任什麼職務?陣亡的時候都有多大年紀?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59年特赦:杜聿明曾是內戰頭等戰犯之一,為何卻只關押了10年?
    說他特殊有2個原因,首先自然是極高的身份和軍權(48年實際代行東北及徐州兩大剿總職權),在所有戰俘中地位處於頂層;而另一個原因更值得關注:杜是48年底我方公布的國民黨43大內戰頭等戰犯之一,在裡面排名第36位,也是這43個人中唯一一個被抓的。這樣一個人,於情於理似乎該被重重的嚴懲,為何最後竟成了功德林第一批釋放的戰犯,而且只是關了10年時間?
  • 《特赦1959》,小中見大演繹歷史與人心
    自7月29日開播以來,平均收視率超過1%,收視排名多日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近日,國內首部以「特赦」為主題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特赦1959》收穫廣泛關注。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薦播出參考劇目,它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人改造北京功德林監獄國民黨高級戰犯的一段歷史,以獨特視角、豐富劇情和精湛演技獲得了高收視率和良好口碑,也獲得了業界專家學者的肯定。 「戰犯改造」呈現歷史本真 不同於大部分主旋律影視作品主題先行的表現方式,《特赦1959》選取了極具獨創性的角度。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犧牲」的最高長官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不過,雖然我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我們對於戰爭向來都是非常的厭惡的,因為有戰爭就會有犧牲。 那麼,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國「犧牲」的最高長官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 1959年宣布特赦時,這個國軍中將竟脫掉衣服,一路狂奔
    時間是1959年9月16日,在北京郊區秦城農場勞動改造的戰犯們,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什麼是「天大的好消息」呢?對於這些戰犯來說,自然就是特赦了。當時,新中國成立已經10年了,這些戰犯們也被關押了10年,大多數人在思想上已經得到了改變,因此,在建國10周年之際,中央決定特赦一部分表現良好的戰犯。
  • 1959年首批戰犯被特赦,陳賡為何親自前去迎接,這人到底是誰
    1959年建國後的首次特赦,在這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中有一人,有一位中將司令非常特殊,在出獄的時候,陳賡都親自來迎接他。他是誰,又有著怎樣的身份。他在1926年參加了北伐戰爭,在戰鬥中受了傷,在11月便離職休養了。在1927年的11月被派到了日本學習,但是為了響應國內的反日運動,被日本人多次抓捕。在1932的時候,第一次上海事變時,宋希濂率領四個營,從側後方偷襲敵人,成功瓦解了敵人想要中央突破的計劃,讓勝利的天平開始傾斜。
  • 特赦1959是不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電視劇故事背景原型介紹
    特赦1959是不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中央一套熱播中,這部劇真心不錯,全員演技在線,人物十分立體,真實而厚重。那麼,這部劇是不是真實的故事?它有什麼歷史背景?  特赦1959電視劇故事背景原型介紹  據悉,在電視劇《特赦1959》中裡的事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很多人物都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這部電視劇是中國共產黨對「俘虜」最大的仁慈,不僅將他們放出來,還給他們介紹工作,最終他們被共產黨徹底徵服了。
  • 1975年最後一批特赦,本有13人會被繼續關押,他們是誰?
    只要在改造的過程中表現良好、思想進步、能認同新中國並願意建設新中國的都會予以特赦。從1959年12月4日開始,到1975年3月19日結束,一共有7次特赦,前6次釋放的人都是真心悔改,只有第7次算是例外。因為在這次中有13人堅決不配合改造,本來也不在赦免的範圍內,不過主席批示後,就一起釋放了。
  • 《特赦.1959》為什麼吸引人?
    來源: 講訴歷史新故事 舉報   最近幾天,我斷斷續續的看了央視四套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特赦
  • 最後3個國軍特級戰犯於1975年釋放,他們當時多大年齡了
    在內戰期間,一些頑固抵抗的國民黨將士戰敗被俘,但經過共產黨的教導後大都幡然醒悟,並在多次特赦後得以回歸社會。 但也總有冥頑不靈的戰犯,就比如說黃維、劉鎮湘、文強他們極度頑固強硬,但經過二十多年的耐心教導和改造下,也終於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在1975年因特赦,重獲新生;而此時,黃維已71歲,劉鎮湘已69歲,文強已68歲。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鷹犬將軍」宋希濂,1959年第一批特赦,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成年後,投考了黃埔軍校,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與他同期的同學很多都成為了在日後中國叱吒風雲的人物,典型如名將杜聿明,我國開國大將陳賡,八路軍將領徐向前等人,可以說是人才濟濟。1925年,在同窗好友陳賡的引薦下加入了我黨,但隨後「中山艦」事件爆發,他又脫離我黨,追隨了蔣介石。「中山艦事件」發生後,宋希濂曾說:「我保證,決不會做損於國共合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