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寺廟還會傻傻的上香捐香火錢嗎?快看看,你的錢都去了哪兒?

2021-01-11 史家大妹子

你去寺廟還會傻傻的上香捐香火錢嗎?快看看,你的錢都去了哪兒?

說起寺廟,在我們印象裡都是紅磚綠瓦,有著特殊標誌的房屋建築,裡面住著一群吃齋念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研究佛學的人,可最近頻繁爆出的佛院醜聞讓我們瞠目結舌,重新在心裡對佛教有了另一個認識。

還記得去年除夕之夜,白馬寺的第一柱香,有些人為了圖吉利,竟然公開要幾萬塊,就那還有好多人爭搶著,暫且不說這些人都是傻子,小編只想問,這些錢去哪兒了?用在了該用的地方嗎?每次我們出去旅遊,或是大景點亦或是山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寺廟出現,每次我們也會象徵性地捐些香火錢,美其名曰是圖個好彩頭,可是,作為平民百姓的我們來說,每一分錢可以說都是血汗錢,捐給了所謂的菩薩無非就是想隨心,想心想事成。

可是,前段時間曝光的一座位於雲南享譽盛名的寺廟,每天前往這裡的香客數不勝數,除了收取固定的門票外,這裡的香客所捐的香火錢更是盆豐缽滿,據說每到傍晚就有和尚拿著麻袋前往功德箱裝錢,往往要裝幾個麻袋,之後就按照資質資歷開始「分贓」。

另外,還有消息說,現在寺廟的方丈基本上都是年薪百萬,出門用奔馳、寶馬代步。對於他們來說,和尚僅僅是一份職業而已,其他方面與普通人無異,就像我們所工作的單位一樣,在寺廟中,方丈是老總,和尚是經理,每個月固定的日子會發工資;和尚的清規戒律對於他們來說可有可無。人前是和尚,人後也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相比以前,現在的寺廟更像是一個賺錢的場所,現在的和尚更是我們很多人羨慕的一個職業而已。真希望這些披著羊皮,明目張揚「融資」的佛教相關產業也有專人管理,讓我們的血汗錢都能用到該用的地方。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時,遊客捐的香火錢最後都去哪了?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現如今,我國建設的佛教寺廟數不勝數,吸引前去的人群也是不計其數,不論是哪個寺廟,但凡有佛像供奉之地,每到逢年過節都會看到浩浩蕩蕩的人群前往寺廟燒個香,拜個佛。捐個香火錢,祈求來年平安順遂,事業一帆風順。不過很多遊客在經過這些步驟之後都不免對寺廟中香火錢產生了好奇。寺廟的平時收入是怎麼來的?香火錢的最終用處又是什麼?接下來小威就來給大家來綜合介紹一下。
  • 寺廟每天收那麼多香火錢,用不完該怎麼辦呢?看完你可能不想捐了
    文/行走天涯寺廟每天收那麼多香火錢,用不完該怎麼辦呢?看完你可能不想捐了倘若說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是什麼?這份職業絕對要當屬寺廟中的和尚了,別看和尚是一種身份,但其實也可以說是一份職業,不然的話,大家可以去寺廟中去剃度看看是不是方丈任何人都會收,尤其是一座寺廟中的住持,可能就需要博士以上的學位了,又有多少人能夠達到呢?之所以寺廟會這麼嚴格的去把控前來剃度當和尚的人,也是因為每一位和尚在寺廟中修行的期間是供吃供住,同時還可以拿到一定的收入的,想必大多數人都還不清楚呢!
  • 上香禮佛與香火錢
    關於上香禮佛與香火錢,有很多的人都是不怎麼太懂的,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上香禮佛大家肯定都是想許下心願,達成心願,讓自己有求必應。但如何上香禮佛才能有求必應?「心誠則靈!」但是卜卦都是發問的意念(例:。。。如何?。。。。怎麼樣?。。。好不好?)。禮佛用的是希望的意念(例:希望X神佛保佑。。。。)。禮佛用的意念也不是大眾所理解的信念(例:我相信。。。。。。)。所以大家在上香前要搞懂這個才行。燒香禮佛其實是表達對佛陀的尊敬和感激同時還有自己希冀!
  • 關於上香、燒金箔紙、香火錢你要知道的事
    平時去寺廟上香祈福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想,上香、燒元寶、投香火錢都是什麼意思?都有什麼作用?我個人認為如下:(1)上香是我們與神靈之間的一次心靈溝通,我們通過上香的方式,把我們的心願告訴神靈,幫助我們達成心願,祝我們心想事成。
  • 當年,年收入上億的少林寺香火錢,香客們的燒香錢都哪去了?
    然而,後來有人拆穿了一位寺廟主持的假面,原來這位主持是以斂財為目的,不再是大家心目中逍遙紅塵之外的隱士高人,於是人們對這座寺廟直呼悲哀,感覺這就是一個充滿了銅臭氣息的地方。這個被曝光並揭穿斂財真相的寺廟,就是少林寺。
  • 中國最厲害的寺廟,想去裡面當和尚比高考還難,卻不收香火錢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少林寺,受人氣電影《少林寺》的影響,各大武俠電影和電視劇也經常出現「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個詞,看來在少林寺誰都會發揮武功,當然是中國最厲害的寺廟,但是,從今天開始說了,中國還有寺廟,比少林寺更強,我想成為和尚。
  • 我國最特別的寺廟,「求財」十分的靈驗,還主動給遊客「發錢」
    佛教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宗教,信眾非常多,很多的年輕人也經常會去燒香拜佛。在我國,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深山之中,都有許多的寺廟。有的寺廟保留著非常古樸的建築,有的寺廟則建造的恢弘擴大,非常的氣派。很多寺廟都是經歷過歷史的洗刷,保留至今,具有特別的歷史價值,吸引了大量的遊客造訪。
  • 此人去寺廟上香,看到一尊佛像,竟與救命恩人一個模樣
    31 13:48:15 來源: 旅行大搜羅 舉報   從古至今,為了祈求好運,人們都會選擇去寺廟進行祈福
  • 男子寺廟行竊偷盡香火錢 事後菩薩前一拜求保佑
    男子寺廟行竊偷盡香火錢 事後菩薩前一拜求保佑   江陰一名留言為「小偷侄子」的年輕人,為了自己揮霍享樂,居然打起了寺廟的主意,先後3次深夜潛入,竊取香火錢等財。
  • 揭秘去寺廟上香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燒13根香,方丈:我都不敢燒
    90後旅行,只為遇見:揭秘去寺廟上香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燒13根香,方丈:我都不敢燒自古佛教在我國的流傳歷史就比較久遠,但是我們知道的是不管佛教、道教,都是需要我們上香。所以,因為這種傳統習俗的薰陶,很多中國人每逢會在過年或者是節假日,選擇去寺廟燒香。
  • 「出家人」送護身符要香火錢
    11月10日下午,高新路一家商場門前,一名身穿僧袍的男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只見他走到一輛停靠在路邊的汽車旁,和司機攀談了起來,沒多久就見車內的司機將錢遞了出來,他們到底說了什麼,能在這樣短短的時間內就從司機手中要走了錢,記者決定跟隨這名男子一探究竟,走出去沒多遠,這名男子又和路邊一名年輕小夥攀談了起來,小夥子看起來還很虔誠,不時的和手作揖。
  • 我國三觀「最正」的寺廟,門票、上香皆免費,不是想來就能來的
    導語:我國三觀「最正」的寺廟,門票、上香皆免費,不是想來就能來的佛教誕生於公園世紀以前的古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廣泛流傳於亞洲許多國家,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
  • 中國香火「最旺」的寺廟,香客凌晨就去排隊,消防車一旁待命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愛好者對旅遊景點的分類和質量要求越來越多,寺廟自古以來就是遊客必去的地方,這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很多遊客也希望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順利地揚起船帆,新年和寺廟的線香變得繁盛,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寺廟有多受歡迎?消防車隨時都在等著點火。
  • 多家寺廟接連意外,功德箱完好香火錢卻消失,夫妻帶著孩子偷盜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是法會節日,報國寺裡頭更是香客雲集,這時候也是信徒對寺廟捐助最集中的時候。香火錢對寺廟來說,意義可是非常重大的,主要用來維護寺院的正常運行和建築修修理。每隔一段時間呢,寺廟就會打開功德箱,對香火錢進行清點。但是在打開功德箱的那天,法師們發現,功德箱裡的香火錢,數量似乎很不對勁兒。於是找來了警察,警察仔細檢查了一遍,沒有任何被撬動的痕跡。
  • 上了這麼多年的香,這些上香禮儀你都懂麼?
    說起禮佛,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上香。相信很多學佛的人都有過到寺廟上香的經歷,但是對於一些剛入門的初學者來說,在上香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小失誤。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上香的那些禮儀和禁忌!一、上香的含義是什麼?
  • 河南「香火」最旺寺廟,30萬人同時燒香,消防車都隨時待命滅火
    導語:河南「香火」最旺寺廟,30萬人同時燒香,消防車都隨時待命滅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管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利用自己空閒的時間出門旅遊,這樣不僅可以釋放平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而且也能得到精神上的真正放鬆。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這五個禁忌要知道,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就在中國的土壤裡紮下了根,在中國寺廟真的太多了,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存在,而且在很多的名川大山上都建有寺廟,甚至有很多寺廟因建造難度太大,到如今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就比如梵淨山兩座山峰上的寺廟。
  • 上香是愚昧、迷信嗎?什麼是香火?
    受西方價值觀影響,上香看起來不那麼洋氣,與上香聯繫最緊密的一個詞叫香火,華夏原是父系社會,生個兒子叫有了香火,沒有兒子叫斷了香火,表象上是重男輕女,實質上是在父系社會,女子出嫁後,男子才能傳承家業,才能具有祭祀祖宗的權利。之所以要祭祀祖宗,是為了不忘,華夏文明不崇拜萬能的造物主,不感謝虛無縹緲的造物主,而是崇拜華夏文明的列祖列宗、先賢先哲。
  • 80後獨守深山寺廟,香火錢就是他的生活費,最少時一個月只有40元
    而王先凱就選擇了後者,他雖然是正值壯年的80後,但他卻選擇了一個人在深山寺廟做住持,香火錢就是他的生活費,最少時一個月只有40元。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性格孤僻,遭受打擊1985年,王先凱出生於安徽省嶽西縣,他從小就是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男孩,他不善言辭,平常很少與別人說話,這也導致他很不合群。
  • 上香拜佛去哪兒 珠海最幽靜的六大古寺
    [原標題]多少樓臺煙雨中 珠海的古寺廟大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自古以來,寺廟既是人們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歷史文化的匯聚之所。寺廟文化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我國古建築中存留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也幾乎都是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