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寺廟還會傻傻的上香捐香火錢嗎?快看看,你的錢都去了哪兒?
說起寺廟,在我們印象裡都是紅磚綠瓦,有著特殊標誌的房屋建築,裡面住著一群吃齋念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研究佛學的人,可最近頻繁爆出的佛院醜聞讓我們瞠目結舌,重新在心裡對佛教有了另一個認識。
還記得去年除夕之夜,白馬寺的第一柱香,有些人為了圖吉利,竟然公開要幾萬塊,就那還有好多人爭搶著,暫且不說這些人都是傻子,小編只想問,這些錢去哪兒了?用在了該用的地方嗎?每次我們出去旅遊,或是大景點亦或是山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寺廟出現,每次我們也會象徵性地捐些香火錢,美其名曰是圖個好彩頭,可是,作為平民百姓的我們來說,每一分錢可以說都是血汗錢,捐給了所謂的菩薩無非就是想隨心,想心想事成。
可是,前段時間曝光的一座位於雲南享譽盛名的寺廟,每天前往這裡的香客數不勝數,除了收取固定的門票外,這裡的香客所捐的香火錢更是盆豐缽滿,據說每到傍晚就有和尚拿著麻袋前往功德箱裝錢,往往要裝幾個麻袋,之後就按照資質資歷開始「分贓」。
另外,還有消息說,現在寺廟的方丈基本上都是年薪百萬,出門用奔馳、寶馬代步。對於他們來說,和尚僅僅是一份職業而已,其他方面與普通人無異,就像我們所工作的單位一樣,在寺廟中,方丈是老總,和尚是經理,每個月固定的日子會發工資;和尚的清規戒律對於他們來說可有可無。人前是和尚,人後也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相比以前,現在的寺廟更像是一個賺錢的場所,現在的和尚更是我們很多人羨慕的一個職業而已。真希望這些披著羊皮,明目張揚「融資」的佛教相關產業也有專人管理,讓我們的血汗錢都能用到該用的地方。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