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夜老師原創文章,抄襲必舉報
微博@金色螺旋塔羅佔卜館
這個心理小課堂系列就是緋夜老師在玩塔羅時做的讀書筆記,順便分享給大家。用塔羅做讀書筆記真的挺爽的。具體步驟看下面的3點。
哎呀,讀書好累,內容太多不想看。
緋夜老師提示:你可以邊抽牌猜內容邊看的。在解牌的同時還能迅速找到書中內容的重點。練習解牌和做讀書筆記都有了,完美!
1看下書籍目錄
首先找到一個章節,然後看下目錄。比如,緋夜老師選擇是分析類型1完美主義者的章節,具體目錄是:
完美主義者失落的本質完美主義者心理世界觀及補償策略完美主義者健康和不健康的特徵完美主義者個性陰暗面對提高心理健康和通往內心平靜的理療建議
2把目錄中自己想要知道的內容寫成問題
把這個目錄變成問題之後就很有趣了。更像是一個自我探索的牌陣(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用這個牌陣給自己佔卜下):
1.他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
2.他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如何讓自己獲得平衡?
3.健康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4.不健康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5.他內心的個性陰暗面是什麼?
6.提高心理健康和達到內心平靜的建議
3抽牌解讀對照書中內容找重點
這次緋夜老師選擇的牌是影子之書2。抽到的牌依次是:星幣1,聖杯8,聖杯1,權杖王后,愚人逆位,星幣4逆位
1. 完美主義者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
書中是這樣解讀完美主義者的:人類被上帝創造出來時是完美無瑕的狀態,而嬰兒初來到人間時也是完美無瑕的。這個時候不會去區分「你我」、「好壞」,一切都是一體的。每個人都是先天完美。
隨著成長,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你會發現自己沒辦法像想像中做的那麼好,總是有些事不盡如人意,而自己也會有種種缺點,比如懶惰,比如粗心大意。不管做什麼,好像都不完美。
簡單的,看一個美食教學做蛋糕。眼睛:我會了。腦子想像著完美的蛋糕模樣,做出來。呵呵……
也許做個網紅蛋糕並不能讓你感受到挫敗感,但是工作上類似的事情就很嚴重了。為什麼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崩潰。是我無能嗎?
2. 補償策略:如何讓自己獲得平衡?
補償策略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在其他方面如何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努力獲得平衡感(想深入了解一下的人可以去搜下下貝爾的認知療法)。
典型的補償策略是一個感到自己「無能」的人,可能會過度努力,與這個項目「死磕」,通過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是優秀的。
而另一種補償策略則是迴避相關的情境,避免顯出自己「無能「,典型的一群人去卡拉OK,有些人不好意思唱歌,就是怕唱的不好被人取笑。
作為完美主義者,顯然必然選擇第一種。不可能慫。無法接受自己不完美,必須拼盡全力,盡善盡美!有時候會成為執念。」98分不夠好,我一定要拿到100分。「
完美主義者總是有一種特殊的訣竅找到更好的行事方法——有時候確實如此,而有時候這只是他們頭腦中的錯覺。完美主義者總會覺得事情有可改善的空間。
3. 健康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這本書中提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個體的生活經歷越接近他的天性,他就越健康(做真實的自己很重要)。而一個人越是健康,他的性格特徵就越不突出;而一個人越不健康,個性越明顯。那些接近自己天性的人不會被個性束縛。
健康的完美主義者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自我超越獲得解放。而有智慧的完美主義者總是有一種使命感貫穿其生命始終。這一使命感可能基於社會平等、公正、世界和平或者保衛星球、自由等高層次理想。
這裡暗示的是活在自己的天性中,找到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並為之奮鬥。為(共產主義、世界和平、男女平權、環保……)奮鬥,說的就是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也許有生之年不可能實現,但是你可以為現實世界的不斷改善,做出自己的貢獻。
也許你的理想沒那麼高尚。但是即使做一個電子產品,也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比如賈伯斯)。
健康的理想主義者關注的就是——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4. 不健康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相比健康的理想主義者關注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不健康的理想主義者總是關注負面信息,對事情吹毛求疵。
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使事物變得正確的願望總是伴隨著高負荷的否定底色。這些人越不健康,他們對完美的需求就越迫切,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切形式的精神焦慮。
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讓屋子保持清潔是一種趨勢,看到髒了會想什麼時間打掃一下。但是對於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來說,不完美的狀態會讓他們產生極大的焦慮,打掃屋子就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為了緩解焦慮)。這種人程度一般是潔癖,嚴重點就是強迫症了。
他們的口頭禪一般是:「你不要這樣!」「你必須那樣!」「必須按照我說的做!」
5.他們內心的陰暗面是什麼?
每一種性格都有其陰暗面,而這種陰暗面在無知、不健康的個體身上表現尤為突出。
前面我們提到了不健康完美主義者對負面信息的關注和控制欲。對於完美主義者,他們性格的陰暗面就是因為關注負面和控制欲導致的憤怒。
無知的完美主義者是嚴厲的、不寬容的「法官」,但是他們又無法公開地、自覺地承認這一事實。畢竟憤怒的判決會讓人痛苦,是不正確的,一旦承認這一點,會讓完美主義者陷入內疚自責。
不健康的完美主義者往往壓抑自己的憤怒,這讓他們傾向於用諷刺和尖刻的言語攻擊他人。總是抨擊這個,諷刺那個,各種吹毛求疵。憤青、鍵盤俠以及娛樂圈經常出現的「毒舌XX」就是這種。比如最近那個很「火」的樂評人丁太升(靠攻擊別人來讓自己感覺良好)。
PS:現實中,對別人的批判更多是有一種投射,是完美主義者害怕自身也有同樣問題的防禦策略。(這裡對應的詞語是「恐同深櫃」)
完美主義者將「罪行」投影於他人,將注意力集中於他人的不完美表現上,完美主義者無意識地使自己遠離了他們害怕自己身會做出的不好行為。
6. 對他們獲得平靜的建議
完美主義者的不健康狀態更多是一種精神上的緊張、焦慮以及對憤怒的壓抑。其實世界一直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在運行,為什麼完美主義者看哪裡都覺得不對呢?
我們應該認識到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煩惱以及與這個世界的對抗都是不必要的,它只是我們自身扭曲的投影。
書中明確提到了一點——你想要的完美很多時候來自扭曲的幻想,而不是真正的完美。
最簡單的例子,一個長相一般的女孩子希望自己很美,五官精緻,身材凹凸有致。看到朋友圈各種白富美生活,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完美的。事實上,這並不是完美,而是來自她內心的自卑。
而有些整容的女孩會嘲笑那些長相一般的女孩「沒錢整容的窮鬼,醜死了」。其實她討厭的不是別人,而是以前那個讓她自卑的自己。
自卑、焦慮,不斷地對自己做負面評價(覺得自己臉太大了,鼻子不夠挺,嘴唇不夠豐滿,你又吃這麼多,沒看到已經這麼胖了嗎……)讓人既像監獄霸道無理的看守者,又像活在監獄裡的囚徒。自己永遠不肯放過自己。
完美主義者想要獲得平靜,其實最需要的是不是努力實現自己對自己的所有要求,而是需要審視自己對於完美的要求,把不合理的剔除掉。然後,被關在監獄中的自己,不用面對那麼多高要求,終於可以出來透透氣,放鬆一下了。
作為人,總是需要選擇和放棄的,你不可能擁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