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說過這麼一句話:「我相信人,但我不相信人性。」
意思大概是:好人是有的,但是人性是自私的。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最可怕的是那些看起來憨厚的人,卻隱藏著一顆陰暗不可測的內心。
這些日子一個叫「梅姨」的人販子成為了微博的熱搜人物。如果你不知道她做過這麼多喪盡天良的勾當的話,僅僅看她的自畫像,大多數人會覺得這一定是一個憨厚老實的中年農村婦女。
扁平而又略帶富態的面容,一雙微微下垂的眼角,一張厚厚的嘴唇,很難把她與販賣兒童的人販子掛鈎。
事實上,她卻是國家通緝的人販子,更是販賣兒童的罪魁禍首,為了利益她不惜毀掉別人的幸福,葬送孩子的一生。
由於受第一印象的影響,也就是「首因效應」的作用,所以人們會對一個人產生不客觀的評價,一些人就容易陷入以貌取人的誤區。
顯然有的時候,用外貌來評價一個人的品行,這一點並不適用。正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那些看起來憨厚老實的人,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
心理學家發現,具備這3個特點的人,表面上憨厚老實,其背後內心陰暗不可測。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直面於人性,訴說了這麼一段話:「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有些人總是喜歡偽裝,所以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言行不一。這類人在外表上會給人一種老實忠厚的感覺,但是實則並非如此。
曾經遇到過這麼一個同事,他平時沉默寡言,也挺老實的,似乎和每個人都挺好的。
當時有一個公司正好和我們搞競爭,他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出賣了我們。
也就那個時候,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是有多麼善於偽裝,但是因果相抱,他也因此丟了職業操守。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不錯,他是他的行為總是無形中出賣了他的話,因為語言是這世界上最無需費力的雕飾。
當別人無意揭發了他表裡不一的行為時,他就會表現出一種慌張的姿態,然後稱自己為口誤,其實根本不存在口誤,任何一句話都是個體潛意識裡真實的表達。
一個老實人,如果做事沒有任何原則性可言,那麼這個人絕對是品行有問題。
內心陰暗的人,他始終隱藏著自己的這一面,但是他的思想意識又主導著他的行為,因此他所做的事往往是他內心深處的映射。
這類人不會輕易的信任別人,更容易生疑,為了個人的私慾,他們可以觸碰任何的道德底線。
所以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精心策劃的背叛行為,或者是利用行為。
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他們可以放下任何的約束標準。
一個真正陽光善良的人,他所具備的一定是一顆「同理心」,他能夠感受別人的喜怒哀樂,所以也能夠去理解別人,相反,如果這類人對什麼都抱有一種冷漠的態度的話,那麼這類人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內心過於陰暗。
記得有一次見過一個問題少年,他看起來單純質樸,但是他卻欺負同學,小小年紀走上了一條吸菸賭博的不歸路。
不管是我談到他欺負同學的細節,還是有關於他的父母,這個男生始終眼神裡透露著一種冷漠。
他的表情似乎在表達著一種含義:「他們活該。」在他的世界裡,別人都是對他有虧欠的,所以他做什麼都是對的。
有些人無論是面對什麼事,他都不會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更不會出手幫別人,在他看來一切都與他無關。他的內心是陰暗的,所以才會用一個灰暗的視角看世界。
所以有些老實人,平時不言不語,卻會同一種「畸形」的視角看這個世界,甚至去報復別人。
哲學家柏拉圖說過:人類的本性將永遠傾向於貪婪與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樂而無任何理性。」所以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很多人學會了偽裝。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同理,有些人內心陰暗所以周圍的人或者是這個世界在他看來都是陰暗的。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