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韜奮與沈粹縝相濡以沫夫妻情

2020-12-01 人民網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26年,鄒韜奮與夫人沈粹縝。

2015年是鄒韜奮誕辰120周年。鄒韜奮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新聞記者、出版家。他畢生追求進步、光明與真理,為中華民族獨立與解放,為民主政治的思想,為人民大眾的進步文化事業殫精竭慮做出很大貢獻。他的妻子沈粹縝相夫教子,兩人相濡以沫,譜寫了一曲淡然而馨香雋永的戀歌。

相見恨晚 喜結連理

在與沈粹縝結婚前,鄒韜奮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在幼年時期,他遵父之命,與父親政界同僚的女兒結成「秦晉之好」。訂婚時他因年紀幼小,有些糊裡糊塗。後受1919年五四運動怒潮影響,他有了婚姻自由的理想,對父母包辦的婚事提出抗議。雙方家長固然不答應,就是他的未婚妻也秉著「詩禮之家」的教誨,表示情願為他終身不嫁。結果這件事就形成了僵持的局面,直到鄒韜奮畢業從業以後。對於心地淳樸的他來說越來越沉重地成了思想上的負擔。他「沒想到有個女子為著我而終身不嫁,於心似乎有些不忍,又想她只是時代的犧牲者,我再堅持僵局,徒然增加她的犧牲而已,因此雖堅持了幾年,終於自動地收回了我的抗議。」結婚後,妻子對鄒韜奮感情很好,可她不幸未及兩年患傷寒病去世。他為此深感悲痛。

1925年暮春,鄒韜奮與沈粹縝相識。沈粹縝1900年出生於江蘇吳縣。他的父親少年時即到古董店當學徒,逐漸成了鑑別古董真偽的行家。沈粹縝在蘇州讀了4年私塾,10歲隨大姑母到北京讀了3年小學,未畢業又到清政府辦的農工商部繡工科學習刺繡兩年,在江蘇南通女紅傳習所畢業後留所擔任助教。1921年蘇州女子職業中學校長楊衛玉(中華職業教育社創始人之一)特來南通聘請她到該校擔任美術課主任。二人的牽線者便是楊衛玉。這時,鄒韜奮因髮妻病故鰥居,生活孤單,心情沉鬱。沈粹縝回憶說:「韜奮的感情是熱烈的、專注的,對愛情也是如此,正像他後來對他畢生從事的革命文化事業一樣。在第一次和我見面以後,他經常給我寫信,後來幾乎每周要給我寫一兩封信。他在愛情方面,不僅熱情洋溢,而且也能體貼人,還很風趣。」數月後,沈粹縝終於把愛情獻給了他。這年7月,他倆在蘇州留園訂婚。

1926年元旦,由聖約翰大學同學發起,這對有情人在上海大東酒家舉辦了隆重的婚禮。

相夫育子 伉儷情深

鄒韜奮和沈粹縝婚後生活非常美滿。鄒韜奮全心傾注在工作上,沈粹縝則全力挑起相夫教子的家務重擔,家庭充滿融洽和睦氣氛。凡接觸過他們的朋友,莫不稱羨兩人親密和諧,讚揚沈粹縝的賢惠善良。

就在婚後當年,鄒韜奮接任《生活周刊》主編,他全力以赴,毫不馬虎。據後來沈粹縝回憶當年辦刊情況深情地說,早期的《生活周刊》幾乎是韜奮一人唱獨角戲。剛接手《生活周刊》時缺錢缺人,連他在內總共只有兩個半職員(因為3人中有一個還兼任了別處的事情),又因稿費過低,向外面約稿不易,稿件大半都得自己撰寫,工作是很忙的。起先他不得不以六七個筆名輪流撰寫各式各樣的文章。既要握筆寫文章,還要收發、看信、覆信。有時因為刊物包封寄發來不及,他還要擱下筆幫助包封的工作。因此常常每天幹到夜裡十一二點鐘,事情還幹不完,只得戀戀不捨地和辦公桌暫時告別。鄒韜奮1937年在蘇州監獄中曾回憶起這段生活:「我的妻子有一次和我說笑話,她說:『我看你恨不得把床鋪搬到辦公室裡面去!』其實後來縱然『把床鋪搬到辦公室裡面去』也是來不及的。」我們不難想像鄒韜奮在說這段話時幸福與戲謔相交融的甜蜜,也可以體會到沈粹縝對鄒韜奮嗔愛參半的複雜感情。但鄒韜奮這個光杆主編從不怨天尤人。沈粹縝回憶說,韜奮對待工作的態度是熱情嚴肅的,作風上是一絲不苟的。他自己也曾多次表白:「我自己做事沒有別的什麼特長,凡是擔任了一件事,我總要認真,要負責,否則寧願不幹。」

鄒韜奮就像那時眾多知識分子一樣,文章寫得漂亮,但日常生活卻如茅盾先生所形容的「幾乎有些過分天真和『低能』」,有時沈粹縝不得不像照顧孩子一樣地照顧著他。在上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市面上買東西通用銅板,一塊銀元可換200枚小銅板。他只會一個個地數銅板,既慢又易出錯。他出門也不會乘電車。他每日上班前,沈粹縝總是細心地包好兩包銅板分放在他的兩個口袋內,供他來回買車票。吃飯時,沈粹縝也是讓丈夫和孩子們吃好些的飯菜,自己則揀些差的吃。鄒韜奮之所以能夠全心全意撲在心愛的事業上,因是得到了沈粹縝無微不至的照料並承擔了所有家庭勞務的重擔。鄒韜奮經常深情地誇獎她是賢內助。

1928年,鄒韜奮和夫 人沈粹縝及長子鄒嘉驊。

患難與共 風雨同舟

鄒韜奮一生追求民主進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歷經磨難,顛沛流離,6次流亡和一次入獄。沈粹縝不離不棄,默默追隨鄒韜奮。

九一八事變後,鄒韜奮積極主張團結禦侮,一致對敵。當時《生活周刊》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廣大愛國青年中影響很大,但遭到當局的忌恨。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秘書長楊杏佛被害後,鄒韜奮也被列上黑名單。1933年底,他不得不流亡國外。1935年8月,他從美國回到上海,又立即積極投入抗日救國活動,發表文章,號召愛國者奮起抗日。11月,他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周刊。《大眾生活》堅決站在救亡運動的前列,深刻地反映廣大人民的要求,每期銷數很快達到20萬份,使國民黨政府十分害怕,他們使用各種卑鄙的手段來對付它。而鄒韜奮堅決不懼當局的威嚇、利誘,拒絕蔣介石的「邀請」,堅決不做「陳布雷第二」,1936年3月,他不得不流亡香港。不久日軍侵犯綏遠,全國人民開展援助綏遠軍隊抗戰的運動。他又回到上海,立即與救國會的幾個負責人奔走相助。11月22日深夜,他與沈鈞儒、李公樸、沙千裡、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7人突然被國民黨當局以危害民國罪逮捕,監禁在蘇州江蘇高等法院看守所,造成轟動全國的「七君子」事件。關押了半年多還不釋放,宋慶齡為了營救「七君子」出獄,就聯繫了16位愛國民主人士籤名發起「救國人獄運動」,於7月5日親率大家冒著酷暑乘坐火車趕到蘇州,先在高等法院會客室要求會見院長,並義正詞嚴地提出「如愛國有罪,願同沈鈞儒等同受處罰,如愛國無罪則與他們同享自由。」沈粹縝就是在那天從上海去蘇州探監,聽到這個消息就與同去探監的沈鈞儒的女兒沈譜、李公樸的夫人張曼筠一起去買了水果、點心、蚊香、扇子向愛國正義人士進行慰問。她在與宋慶齡初次見面時雖未交談,但對宋慶齡堅持真理、敢於鬥爭的精神十分欽佩,使她獲得與鄒韜奮共同戰鬥的精神力量。

鄒韜奮從蘇州牢中釋放到上海淪陷,再繞道到達武漢,共4個半月,他不停地講演和寫作,為抗戰奔波,以彌補失去的時光。到達武漢後,他一方面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一方面領導生活書店,編輯出版《全民抗戰》,發展文化事業。他曾被國民黨政府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和沈鈞儒、王炳南等代表全國救國會,攜帶大量書報、日用品到江西北部德安一帶慰勞軍隊,鼓勵戰士奮勇抗戰保衛祖國。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前,鄒韜奮到達重慶,繼續主編《全民抗戰》,並參加民主運動,堅持團結進步,抗戰到底,反對國民黨消極抗日妥協投降政策。

沈粹縝為了照顧好鄒韜奮的生活,就不辭辛勞,帶著3個孩子從上海到香港,轉赴武漢,再撤退到重慶。

國難當頭,沈粹縝除了照顧丈夫和兒女,還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這時宋慶齡為了團結抗日,應邀到重慶。沈粹縝有幸又認識了宋美齡。當時宋美齡正在為抗日救國積極努力貢獻力量。由於各方面都需要得力人手,因此宋美齡也請沈粹縝參加擔任難童的救濟教育和傷兵的治療看護等領導工作,在合作共事中密切配合相處很好,感情融洽,並做出了成績。但是國民黨當局對外妥協、對內壓制而掀起了反民主的逆流和反共高潮。皖南事變後,《全民抗戰》被迫停刊,各地生活書店及其工作人員也橫遭摧殘。鄒韜奮在多次抗議無效之下忍無可忍,只得憤然辭去國民參政員的職務,秘密離開重慶,先乘長途客車到桂林,再乘飛機至香港。他出走後就有特務去其住所搜查,並且接連不斷地向韜奮夫人進行糾纏,使沈粹縝不勝其煩,決心攜帶孩子設法逃出重慶。經過生活書店同事的幫助,利用躲避空襲的機會,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輾轉到達香港與丈夫相聚。

沈粹縝始終默默追隨著鄒韜奮。她要操持家務帶孩子,雖然忙碌的鄒韜奮很少顧家,但她從不以經濟上的困頓來影響丈夫。據範長江回憶,1941年在香港時,「我發現他的夫人沈粹縝女士有些為難的樣子,仔細一問,原來他在香港的生活和子女的教育費用均無著落,才由朋友們商量以預支稿費的方式按月給他400元港幣,才算解決了他全家的生活問題。」

在香港,沈粹縝不僅全家團聚而且又有機會與宋慶齡相晤。那時宋慶齡與鄒韜奮都是「保衛中國大同盟」的成員。這個組織曾向支持和同情中國抗日戰爭的外國朋友和華僑募捐,並將募得的錢款和物資設法運送到抗日根據地。為了順利通過國民黨特務人員的檢查,抗日根據地急需的藥品、醫療器材等都經過宋慶齡親自籤名包封。由於募捐到的救濟物資郵量很多,宋慶齡就要沈粹縝與廖夢醒、倪斐君等同去倉庫幫助清理分類,做好運送準備。在這次相處中,沈粹縝對宋慶齡為抗戰救國盡心盡力的實幹精神和平易近人的高貴品質有了更深的體會。

繼承遺志 繼續前行

1941年底日軍侵佔香港後,鄒韜奮為了避免日本當局的糾纏和脅迫,在黨組織的幫助下,離開香港,在廣東梅縣隱居。1942年9月回到淪陷區上海後,經上海相繼秘密進入蘇中解放區和蘇北解放區,由於受到病痛的折磨,不得不於1943年3月又秘密回到上海,經診斷得了中耳癌。在與病魔鬥爭的幾個月裡,沈粹縝得息帶著長子和女兒從桂林趕來上海。鄒韜奮把別後的情況與在蘇北解放區的見聞,都詳盡地告訴她。沈粹縝回憶說,即使病得那樣重,鄒韜奮的記憶力依舊那麼好,談話依舊跟平時一樣的風趣。

手術後,鄒韜奮每天要照深度X光。他的右頰、右太陽穴和右額時有劇痛,每逢痛的時候,睡也不好,坐也不好,常從床上爬到地上,兩隻手捧著頭,轉側起伏,連滾帶爬,沒有一分鐘的休止,面部肌肉也不斷地牽動著,眼淚即時奪眶而出。在稍微平靜的時候,鄒韜奮卻安慰沈粹縝說:「你瘦了,是我的病把你折磨瘦了。」沈粹縝看著病痛一點點地銷蝕著鄒韜奮的生命,心如刀絞。她只能一步不離,精心照顧。

病榻上的鄒韜奮念念不忘革命,在遺囑中要求入黨。他對沈粹縝說:「等我病好了,我們一定到延安去。」臨終前,鄒韜奮在一張紙上專門為沈粹縝寫了「不要怕」三個字,這是鄒韜奮留給沈粹縝最後的話。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與世長辭。

鄒韜奮去世後,沈粹縝化悲痛為力量,把對丈夫的無限愛意和懷念轉向社會。12月底,她把長子嘉驊交給新四軍派來慰問的幹部徐雪寒帶到蘇北解放區參加了工作,次子嘉騮在周恩來親自安排下由重慶轉送延安。他覺得把兩個兒子送到解放區比留在身邊放心。之後,她和女兒嘉驪去無錫隱居。

抗戰勝利後,沈粹縝回到上海,得到宋慶齡和鄧穎超的鼓勵,參加上海婦女聯誼會的各種活動,並幫助整理韜奮遺著的工作。1949年3月,沈粹縝作為國民黨統治區上海的代表,參加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

新中國成立後,沈粹縝隨宋慶齡回滬,參加中國福利基金會工作,擔任中國福利會託兒所所長。1951年調上海市民主婦女聯合會任婦女兒童福利部部長。曾任全國政協第二至第六屆委員、第三至第七屆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副主任。1961年加人中國共產黨。「文化大革命」結束恢復工作後,沈粹縝擔任中國福利會秘書長。沈粹縝把珍藏多年的韜奮遺物捐獻給了韜奮紀念館。

沈粹縝有著東方婦女所有的淡泊馨香的品格,給予了丈夫真摯、樸素而淳厚的愛情。她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思想和性格以及他的事業。作家冰心曾說:「世界上若沒有女人,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沈粹縝為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

相關焦點

  • 南通非遺沈繡 千針一筆繡出馬到成功的祝願
    沈粹縝捐贈出珍藏70多年的鎮館之寶《馬頭》   作品完成於1918年,是其姑媽沈壽繡了送給鄒韜奮的  在沈壽藝術館收藏的一批刺繡藝術精品中,有兩件不得不提的鎮館之寶——《馬頭》和《蛤蜊圖》,它們均是沈壽親自設計、繡制的真品真跡。這兩件沈繡精品的捐贈者,都是沈粹縝。
  • 鑽石婚老夫妻同日離世 相濡以沫67年(圖)
    相濡以沫67年,孫輩眼中性格互補真情相待   西安鑽石婚老夫妻同日離世   外孫女對本報記者回憶:他們的愛情就是用一點一滴的真情對待彼此   「終於又相信愛情了」,昨天,一則老夫妻相濡以沫67年同日離世的消息在微博上被瘋狂轉發,一個網友的感慨引起大家的共鳴。   曝光這段美麗愛情的是老夫妻的外孫女,85後女孩壽雯。
  • 夫妻和睦、相濡以沫的美滿婚姻往往有這些特徵
    舉報   一個人出生時,便接受了不同的五行氣場,如果倆人八字中,兩種氣場恰恰生合,則很容易情投意合,夫妻相濡以沫
  • 未來兩周,情路坎坷,我心執著,3星座難捨舊愛,此生相濡以沫
    未來兩周,情路坎坷,我心執著,3星座難捨舊愛,此生相濡以沫,快一起來看看吧!1、巨蟹座生活中巨蟹座的朋友善於替他人著想,讓人感覺很溫暖。在愛情中更是如此,對待另一半貼心又溫柔,會傾注所有。當然了,一旦被他們愛上,他們也絕對會全心全意,不放手。
  • 居委會協理員成「愛情修復師」 14年為20多對夫妻挽回婚姻
    據安徽商報報導: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但生活一些瑣碎的事情容易讓彼此「劍拔弩張」,甚至大打出手。「握手言和比分手更重要!」作為一名協理員,王士紅了解每棟樓的居民信息,協調夫妻矛盾也是她工作內容之一。「夫妻鬧離婚的理由簡直是千奇百怪,可他們向居委會求助,其實代表彼此仍有愛。」多年來,王士紅成功調解了20多對夫妻,作為「和事佬」的她也總結了一套調解經驗,效果更是有口皆碑。
  • 【主播念家書】寧波夫妻用時間告訴你,什麼是情比金堅
    700多封情書,寧波夫妻用時間證明,什麼是真正的情比金堅。《主播念家書》第四封,你值得聽的愛情故事。是的,就是這對來自寧波北侖人民醫院的劉醫生與妻子沈護士,因為兩人醫務工作者的特殊職業,常需要值班,見不到面成了家常便飯。於是,他們開始了浪漫的紙書傳情,這一寫,便是27年。
  • 8月,迷了眼,亂了心,動了情,3星座舊情難棄,相濡以沫伴一生
    8月,迷了眼,亂了心,動了情,3星座舊情難棄,相濡以沫伴一生,一起看看吧!8月,迷了眼,亂了心,動了情,射手座舊情難棄,相濡以沫伴一生。摩羯座總是沉迷在自己的事業和理想中,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談情說愛上。在他們看來,感情的事情一切隨緣,無需勉強。可他們天生遲鈍、不解風情,註定會錯過送上門的好姻緣。不過,摩羯座如此優秀,遲早有一天會邂逅讓他們無法放下的人。而分手更是會讓他們無法割捨,終日記掛著昔日恩愛,總是在期待著能夠破鏡重圓。8月,迷了眼,亂了心,動了情,摩羯座舊情難棄,相濡以沫伴一生。
  • 這三個星座,晚年夫妻和睦,早年是雞飛狗跳,但是卻相濡以沫
    這三個星座,晚年夫妻和睦,早年是雞飛狗跳,但是卻相濡以沫摩羯座水瓶座早點剛結婚的時候,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喜歡拌拌嘴吵吵架,並不是生氣,就是喜歡個對方強辯的感覺,每天生活的都很充實的,晚年的水瓶座夫妻雙魚座兩個人的生活習慣真的差異很大,但是因為結婚了,很在乎這個人,所以有一些改變是心甘情願的,不僅僅是雙魚在改變,而對方再也為雙魚努力著,畢竟真正美好的感情是成就對方,晚年的雙魚夫妻
  • 鄒文懷今日出殯,殯儀館拒收劉德華花牌
    新京報訊 (記者 滕朝)11月12日上午,鄒文懷先生在香港殯儀館出殯,整個過程十分低調,以家祭形式進行,沒有對外開放,殯儀館水牌上也沒有鄒文懷名字。11月11日,鄒文懷先生已於香港殯儀館設靈,喪禮按照鄒文懷生前意願,儘量低調從簡。
  • 紫微鬥數丨夫妻宮地空會忘掉夫妻情分嗎?
    地空星在夫妻宮的人,夫妻生活中會缺失很多樂趣,你們想親熱,卻親熱不起來,想互訴衷腸,卻閉口不言,想相敬如賓,卻不願再見.......在感情裡如此擰巴糾結,可以說是讓人百爪撓心了。夫妻之間最講究的是什麼?是感情、是情分。我們中國人的夫妻感情不像外國人,外國人的婚姻觀大開大合,異常灑脫,不愛了就離婚。
  • 《鐵血嬌娃》首映 胡夢媛透視長裙「暴打」鄒兆龍
    《鐵血嬌娃》首映 胡夢媛透視長裙「暴打」鄒兆龍 (1/9) "← →"翻頁
  • 長壽夫妻相濡以沫79年 年齡加起來有199歲
    高淳縣椏溪鎮興旺村山咀自然村,102歲的王恩周老人與97歲的老伴魏英頭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浪漫,但兩人卻真正相濡以沫79年,現如今他倆加起來199歲了,這在南京恐怕是最長壽的夫妻之一了。山咀自然村是一個只有60多戶村民的小鄉村,村裡清一色的全是王姓村民。沿著村中的水泥路,記者來到村中兩間不算寬敞的小瓦房邊,這裡就是王恩周老人與老伴魏英頭的家,見到有客來訪,王恩周老人趕快出來迎接。
  • 「相濡以沫」下一句是什麼?很少人知道,卻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相濡以沫的愛情是一輩子的不離不棄,即使是清貧的生活,依然會感到幸福,因為有你在我身邊。這才是真正的愛情,這才是永恆。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始於一見傾心,陷於相濡以沫,終於一個人思念我們仨。1932年的春天,錢鍾書和楊絳初識於清華大學古月堂前,二人一見傾心,自此開始了長達66年的相濡以沫。
  • 「終」生約定:老夫妻相濡以沫56年 承諾離世捐遺體
    老夫妻相濡以沫56年 雙雙承諾離世捐遺體  「活著和離去後都有用,這才叫人生。」夫妻倆相濡以沫56年,從未紅過臉,也沒拌過嘴,在外人眼裡,他們是模範夫妻。在劉命華看來,捐獻遺體利國利民:眼角膜可以讓盲人重見光明;重要器官可以拯救生命;可以幫助醫學界更好地做研究;去世後不用買墓地,減少國家的土地佔用……  今年的1月8日凌晨,丈夫肖振東病逝,隨後遺體被捐獻給了一家醫學院。劉命華很快從悲傷中走出,因為她又做了一個決定,把丈夫生前未了的事完成。
  • 鄒兆龍:拜師洪金寶,飾演「常威」走紅,被譽為最能打的反派演員
    武打明星有很多,而鄒兆龍的演技和功夫絕對是最被低估的一個。他被稱作是演藝圈中最能打的反派演員。鄒兆龍從出道以來,一直都在飾演反派角色,尤其是經典的「常威」一角,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作為洪金寶的首席弟子,鄒兆龍這始終沒能像一線功夫巨星一樣,徹底大紅大紫。
  • 做事情喜歡親自參與,很有能力的5位星座女生,餘生相濡以沫
    導語:做事情喜歡親自參與,很有能力的5位星座女生,餘生相濡以沫 第一位,處女座,做事情喜歡親自參與,這樣才會有成就感,處女座是很有能力的人,也是有原則性,就想要低調的做事情,不會去搶別人的功勞,處女座會認真要求自己,儘量不想讓自己做錯事情,執行力很強,只想做出成績給別人看,也不會意氣用事,喜歡做最真實的自己。
  • 命中注定是夫妻的星座配對,鸞鳳和鳴,錦繡良緣
    都說這輩子能做夫妻的,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他們命中注定就是會成為夫妻,彼此相伴。今天我們來看看在12星座中,命中注定是夫妻的星座,都有哪幾對。天秤座&雙子座天秤座和雙子座都是風象的星座,所以兩個人的性格本就很合。
  • 鄒兆龍:洪金寶徒弟,因一部戲紅透半邊天,出軌後妻子仍原諒
    進入洪家班1967年,鄒兆龍出生於臺灣高雄,但成名是在中國香港,家中一共有13個兄弟姐妹,父親在他非常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鄒兆龍5歲習武,9歲在麵包店當學徒工,12歲就開始在劇組當武術替身,所有危險的動作都由他上陣,工作十分努力,同時還修煉了跆拳道和泰式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