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26日20:00,東莞玉蘭大劇院將連續三天上演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用一個重新出發姿態和愛的故事重新演繹李宗盛的音樂。無論是從音樂劇的故事情節,抑或是李宗盛的音樂作品本身,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愛的溫暖和音樂的力量。與傳統的音樂劇形式不同,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採用點唱機模式串聯了李宗盛的近三十首經典音樂作品,每一首都是傳唱度極高的經典,讓觀眾收穫新的感動。
採用「點唱機音樂劇」模式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愛與離別的故事,一場看似毫無預兆的相遇,讓暖暖成為寒江命中注定的救贖。富有才華但卻陷入愛情和事業雙重打擊的音樂製作人寒江,破罐破摔地放逐自己,整日在酒吧裡消磨時光。青春洋溢、樂觀積極的暖暖用毫無保留的愛、綻放的生命和天籟般的聲音,幫助寒江走出了自我懷疑的境地,重新開始音樂創作。他陪著暖暖,在更大的舞臺上實現夢想。但寒江不知道的是,暖暖燦爛的笑容背後,隱藏著無法言說的別離命運。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採用美國百老匯經典「點唱機音樂劇」模式。什麼是「點唱機音樂劇」?就如同古巨基十幾分鐘的《勁歌金曲》,其中每首歌都是傳唱度非常高的年代代表作。而點唱機式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則是用一個故事串起大哥30餘首經典作品的音樂劇。值得一提的是,點唱機式音樂劇在百老匯中非常受歡迎,誕生於1999年的百老匯音樂劇《媽媽咪呀!》作為點唱機音樂劇的絕佳典範,是百老匯連續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的導演、編導、美國百老匯託尼獎最佳導演John Rando在2019年的採訪中有提及到:「點唱機音樂劇的樂趣在於,這些歌曲是如何將一個具體的故事呈現出來的,這對於那些熟悉音樂的觀眾來說是非常有趣的。這種模式的音樂劇能夠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這和觀眾對於歌曲的熟悉程度有關係,這是一種有趣而受歡迎的音樂劇模式,在百老匯也常被用到,但是這種模式的音樂劇創作起來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需要找到合適的故事、合適的人物,你需要使用符合情節且能夠推動情節發展的歌曲。」
匯集奧斯卡、託尼獎和艾美獎三大國際獎項的中西匯合的創作團隊,用中文歌曲上演點唱機音樂劇,在百老匯和中國戲劇的碰撞中尋找平衡點,《當愛已成往事》連通了兩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形式,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
或許,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雖然導演John Rando和大家的語言文化不同,但他稱,「李宗盛的音樂是真正的原創音樂,同時它們是如此特別、有趣、動人,所有你想要的音樂元素都可以在他的音樂中找到。」可見音樂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也能夠喚起同感,帶來無邊的愛。
文字:廖杏子 通訊員: 李學敏
圖片:玉蘭大劇院供圖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