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峰 蔣哲峰 攝
張德峰 蔣哲峰 攝
浙江在線12月1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富岑瀅 餘麗豔 記者 賈曉雯)「恭喜你們通過考核,圓滿結業!」12月18日,完成一連串考核操作後,來自西藏那曲的三個小夥——索朗頓珠、羅布和朗傑,領到了首批由浙江發放給高寒高海拔地區人員的帶電作業實操證明,三張掛著汗珠的黝黑臉龐上綻放羞澀的笑容。
三個小夥的家鄉那曲,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那裡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總面積近3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3.5個浙江省那麼大,是中國目前平均海拔最高、陸地面積最大的城市。三年來,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深入挺近這片「海拔最高、區域最廣、自然條件最惡劣、施工條件最複雜」的「生命禁區」,幫助那曲市色尼區實現了「鄉鄉有電」。
有了電,23歲的索朗頓珠看到了家鄉的變化:「阿爸阿媽熱酥油茶用上了微波爐,妹妹寫作業不用點蠟燭了……」更讓他高興的是,身邊的同齡人摩拳擦掌走上了致富路:好幾個同鄉、同學開始創業,有的做木材加工,有的做牛糞燃料棒加工,還有的開縫紉廠,日子越過越好……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電。
但索朗頓珠也有煩惱,在那曲,受地廣人稀的自然條件限制,電網建設多採取長距離輸電方式。沒有環網和開閉所的電網一旦遇到故障或開展檢修,就會出現較大範圍的停電。索朗頓珠回憶:「因為地域大,每次搶修至少開車100公裡,而且由於氣候條件惡劣,我們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又只有不到400人,修復故障常常需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
32歲的藏族小夥明久的加工廠在「鄉鄉有電」後開張了,而且越辦越紅火。「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電,廠子運轉起來了,覺得新生活真是好。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停電,一停電就又感覺回到以前的日子了。」
如何解決困擾索朗頓珠和明久的難題,減少那曲電網的停電機率,提高供電可靠性?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送去了一把「金鑰匙」。今年7月,援藏那曲電網建設紅船黨員服務支隊返程前,隊長何寶昌便帶隊與國網那曲供電公司進行了交流,帶回了「那曲想要建設自己的帶電作業隊伍」的願望。回杭後,在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的高度重視和援藏幫扶骨幹的積極推動下,加上杭州在全國率先推行核心城區取消計劃停電的技術優勢,一系列技術幫扶的舉措開啟了。「有了帶電作業技術後,將至少減少那曲電網80%的停電作業,拉動的經濟產值將是上億的。」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副總經理丁萍剛表示。
在為期7周的帶電作業技術專項培訓中,何寶昌曾經兩次前往那曲援建電網,為學員們制定了「空中飛人」培養計劃。從早到晚,從理論到實操,將培訓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學員中年紀最小的朗傑洞悉教練的初衷:「寶昌師傅就是打心底裡了解我們,知道我們就想儘量多學多練。脫貧攻堅的勝利來之不易,阿爸阿媽盼了一輩子終於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就想回去在那曲早日開展帶電作業,讓這好日子永遠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