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江湖風雲出我輩,一入社會歲月催,時間真是像小學課本上寫的那樣:時光如箭,歲月如梭,仿佛昨日還是踏著朝陽求學的少年,眨眼已到而立之年,在這七彩的霓虹燈下,我的思緒又拉到了童年,不需要學習的放學後,沒有電子產品的夕陽下,最純真的年代,最難忘的歲月,也有著最難忘的一把槍。
我最喜歡看的就是那投影布上的抗戰影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市集的晚上放映,黑白的畫面夾雜著雪花,沒有現在影視的色彩,也沒有現在影視的特效。看完後總是和小夥伴討論紅軍叔叔們拿槍打鬼子的身姿是真的帥,那時是真的羨慕那把槍,現在我卻描述不出來樣子了。
木槍
男孩子總是喜歡在一起玩類似過家家的打仗遊戲,那時比較窮,根本沒有人買得起玩具槍,樹枝,木頭便成我們最喜愛的槍,木頭槍要比樹枝槍的價值高一些,樹枝總是歪歪扭扭的,不太貼合槍的形象,孩子們總會因為找到一個外形比較像槍的木頭而欣喜若狂,周圍的小夥伴也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我記得我也找到過一個和三八大蓋極其相似的木頭槍,可是把自己高興壞了,基本就是槍不離身了,晚上睡覺都要放在床邊。可是有一天,突然找不到了,原來是被母親拿去當柴火燒了,我為此傷心了好幾天,飯都吃不下去,課堂上也是心不在焉。
紙槍
後來不知道是誰領頭髮明了用紙疊方格然後用膠帶纏起來的紙質槍,形狀極似「盒子炮」,也就是非常知名的毛瑟手槍,拿在手裡要比髒兮兮的木頭槍威風多了,我撕了好幾本書才疊出了一個,威風的代價就是回家被父親追著打。
玩具槍
再後來玩具槍開始出現在了小賣鋪裡,只有在過年時才會上貨,這裡要解釋一下,在農村只有比較昂貴的東西才會在過年時上貨,當作年貨售賣,因為這個時間孩子們都能拿到家裡的壓歲錢,才有能力購買。這時的玩具槍還不能擊發塑料子彈,只能算是一個模型,但也引發了一場買槍的風暴,男孩子家家怎麼能沒有槍呢?就像如今的男人怎麼能沒車沒房呢,小賣鋪裡的模型槍幾乎過年期間的每天都是斷貨的。
逐漸能打子彈的槍,裝紅色雷射燈的槍等等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我因學業比較繁重,也很少再關注了,時光荏苒,偶然看到有人在網上談起他童年的槍,一把木頭雕刻的槍,很可惜的被一幫淘氣的孩子摔斷了,他說他現在很後悔,哪怕那把木頭槍斷了他當時也應該留著它。我想起了我那把被母親燒了的木頭槍,它的樣子慢慢清晰了起來,一把步槍,很長,槍託的地方被我打磨的很滑很滑。
你們心裡的槍是哪一種,是木頭?還是書本的?亦或是有錢人家的模型槍?更甚是土豪家的雷射瞄準鏡齊全的槍呢?它又是什麼樣子呢?歡迎留言,咱們一起交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