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大事
習近平18日下午抵達澳門,出席將於20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
最高法表示,對強姦、猥褻等性侵兒童犯罪零容忍,極嚴重的性侵兒童罪犯堅決依法判處死刑。
教育部、財政部18日公布職業教育「雙高計劃」,將每年投入20餘億元,支持197所入選高職學校發展。
我國耐鹽鹼海水稻研究取得較大進展,區域試驗種植基地平均畝產突破400公斤。
海軍新聞發言人18日表示,根據《海軍艦艇命名規定》,綜合各地申請意願,我國第二艘航母命名為「山東艦」。
18日8時14分,四川內江市資中縣發生5.2級地震。截至18日19時,地震已致18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受傷人員均得到良好救治。
時政經濟
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發文,鼓勵「反向春運」,推行回空方向列車票價優惠措施,同時保證慢火車開行規模。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幹涉、限制企業之間正常的交往與合作。
民政部等5部門發布意見,要求勞動密集型企業引導務工人員對留守兒童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努力實現「掙錢」和「顧家」兩不誤。
教育部發布通知,提出高校應當依據國家和教育部有關規定製定並發布網絡教育招生章程。嚴格組織入學考試,加強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的把關,擇優錄取,保證生源質量。
美國會眾議院於18日就川普彈劾條款進行表決。
科技軍事
敦煌鐵路全線18日開通運營,鐵路與蘭青、蘭新、青藏三線串聯,形成西北地區首條環形鐵路網。
正在建設的舟岱跨海大橋是長三角一體化重要交通設施——滬舟甬跨海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18日,舟岱跨海大橋主塔封頂,預計明年年底全線貫通。
英國《自然》雜誌發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中國北京大學的鄧宏魁教授憑藉在人類幹細胞基因編輯領域取得的成果入選。
我國第一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即將通車,為其量身打造的京張智能動車組試運行。
正在南大洋太空人海執行科考任務的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日前首次使用「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裝備的22米長活塞取樣器在極地海域收穫了18.36米長的海底沉積物樣品。這是我國首次在南大洋取得這樣長的沉積物樣品。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6日宣布,他們發現了約130億光年外的宇宙誕生初期形成的一個巨大碳雲團。這是「宇宙中最早的環境汙染」,這一發現將衝擊有關宇宙演化的現有理論。
健康生活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21日至23日舉行,今年報考人數達341萬。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衛健委18日通報,化德縣11月16日確診的1名腺鼠疫患者已治癒出院,目前當地無新發病例。
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一審宣判,被告人杜少平犯故意殺人等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死刑。
奔馳汽車即日起召回部分進口及國產C級、E級汽車,以消除轉向機安全隱患,共計39579輛。
今日天氣:湖北南部和西部、湖南西部、新疆西南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雪或雨夾雪。江漢南部、江南、西南地區東部、華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每日一冷
大家都知道鯊魚是一種兇猛的食肉魚類。然而它們只喜歡吃魚。鯊魚總共有300多種,只有十幾種襲擊過人類。
它們為什麼要襲擊人類呢?有的鯊魚會把人誤認為是魚而發起攻擊,等發現不是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還有的鯊魚因為實在太餓了,就「飢不擇食」了。
由於我們很難分辨鯊魚的品種,更是很難判斷它們是吃飽了還是在餓肚子,所以最好離它們遠一點!
支持我們請評論點讚☟☟☟
公眾號ID:Science_China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原標題:《早安!新聞來了丨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