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經到來,第一批「20後」也已經出生。
而對於新爸新媽最痛苦的事也已經到來,那就是取名字!
取名字時,除了需要注意排輩、避諱還需要找具有美好寓意和符合時代潮流的字。上學的時候都沒有這麼認真仔細的翻過字典!
今天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布《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此報告基於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臺地區)進行的統計,除對全戶籍姓、名進行排名外,還對2019年新生兒的常見名和常見字進行了統計,可以說是《2020年的起名趨勢指導意見報告》,實在是居家旅行、起名避諱、必備報告。
報告中顯示,「王」、「李」、「張」、「劉」、「陳」五姓依舊佔據百家姓頭五把交椅。而「萬」姓和「歐」,分別以275萬人(91位)、261萬人(97位)雙雙躋身2019年百家姓。而「常」、「湯」兩姓的排名則跌至101位和102位。
而在姓名字數長度方面,除部分少數民族,戶籍人口姓名長度普遍為2~4個字。其中三字姓名佔比84.3%,二字姓名佔比14.0%,四字姓名佔比0.7%。而且四個字的名字還是以複姓雙名居多。所以在取名方面整體趨向於取2個字的名。
關於新生兒的起名字,本次報告顯示,2019年出生的新生兒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50個字中,僅有「錦」、「瑤」、「煜」、「安」四字為2019年最新上榜,而且頻率最高的15個字較2018年基本沒變。
2019年男性新生兒的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名字依次為:「浩宇」、「浩然」、「宇軒」、「宇航」、「銘澤」、「子墨」、「梓豪」、「子睿」、「子軒」、「梓睿」。與2018年相比,「銘澤」、「子墨」、「子睿」、「梓睿」進入前十。(恭喜前20進入前10!)
相較2019年女性新生兒的名字,只有「佳琪」為2019年的新款,其他均為2018年的Top10。其排名依次為:「一諾」、「依諾」、「欣怡」、「梓涵」、「詩涵」、「欣妍」、「雨桐」、「佳怡」、「佳琪」、「梓萱」。
看來這個的笑話還可以再說上幾年了。
雖然這是個時代性很強笑話,但是這個笑話的時效性貌似也長了點。
建國初期,人們多用「國」來取名,「建國」、「國強」、「國慶」、「國華」……至今仍有2000多萬人名字中帶有「國」字。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所以人們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多希望孩子長大以後,可以建設國家,盼望祖國復興、強大。
隨著中國的強大,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日益提升,並且也呈現在多個方面。
所以自2010年前後開始,在取名字上,普遍具有濃鬱的華夏人文氣息。在用字上也更傾向於具有美好、幸福、書生、平和的「漢風」名字。並且多是寄予健康、幸福、多才的祝願。
「名,自命也」,所謂人如其名,名字中承載的是長輩對孩子的期待,是孩子的未來。所以重名並沒有想像的可怕,並且遠比那些所謂另闢蹊徑的名字好的多。
當然,如果既具有潮流氣息,又可以避免重複,那就更加完美了。
那麼新爸爸新媽媽或準爸爸準媽媽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1.取名字要理性對待,既不要隨性的「李鎖鐺然」,也不要刻意的獨樹一幟;
2.取名字要重點考慮讀音、諧音、方言音,避開楊偉(陽痿)、怡翰(遺憾)這樣的引申性負面誘導;
3.取名字可參考上面的時尚用字,但不可照搬,否則容易重名率過高;
4.取名字要具有文化內涵,避免簡單機械的筆畫數拼湊;
5.取名字要講究聲韻、字形,要朗朗上口並便於書寫;
6.取名字要與本人的命理屬性相配,考慮陰陽五行旺衰的關係;
7.取名字最好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正如報告首段所說,「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姓名是中國人的第一張名片,是社會交往必不可少的符號,是文化與家族傳承的標識,也是理想信念與美好期待的表達。預祝所有的新爸爸新媽媽可以給「20後」選到心儀的名字。
參考資料:
《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二〇一八年全國姓名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為慶祝庚子新春的到來,融易堂特推出獨家新春納吉秘笈,敬請期待!
除夕(2020年01月24日)發布新春納吉秘笈第一策!
初六(2020年01月30日)發布新春納吉秘笈第二策!
敬請關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