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紅色的多肉品種,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一定是火祭、唐印、紅寶石、蒂亞等一些非常常見的品種,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多肉品種,非常愛上色愛爆崽,在陽臺就能養出紅似火的狀態,它就是景天科青鎖龍屬的多肉克拉夫。
提到克拉夫,估計知道的人不多,博文也是第一次養,大概是在3月份的時候入手了一箱小苗套餐,其中就有一顆,剛開始只是非常小的一顆,顏色是紫紅色,不是特別起眼,截止目前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顏色非常持久,不容易褪色,在這個眾肉褪色的季節,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如果喜歡紅色系的多肉,可以選一盆克拉夫,它也算是一個普貨品種,紅起來可不是一般的紅,並且價格便宜,養護起來也不難。
在養護克拉夫的時候,只要掌握好土壤、光照、澆水這3個大的方面,就能養好:
首先、土壤
由於我買回來的是小苗,因此選擇的配土是一半的顆粒搭配一半的泥炭土,上盆之前需要檢查一下小苗的情況。如果是根部帶有一點原土,但是植株由於缺水非常不精神,先不要著急上盆,找一個水盆,倒上水把它用支架支起來,不要直接接觸水面,大概一兩天的時候,感覺葉片恢復硬度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直接上盆,不用修根也可以。如果是老樁、裸根,那是一定得進行修根的。
剛上盆的小苗,先不要放鋪面石,方便觀察盆土的乾濕度以及小苗的紮根情況,等到有明顯服盆特徵的時候再放鋪面石。
其次、澆水
給多肉小苗澆水是一個耐心活,沒有統一的澆水間隔和次數。剛上盆澆水的目的主要是誘根,因此澆水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緊貼著多肉的根部給一點水即可,只要發現土壤表面變幹就可以給水,少量多次。如果克拉克小苗開始長新葉子了,那就說明已經開始生根了,這個時候可以輕輕晃動植株,感受一下是否有固定感,如果能夠感覺到,就可以放上鋪面石,澆水可以適當增加,保證土壤的溼潤即可。在給克拉克小苗澆水的時候,要切記不能過分乾燥,會影響髮根,造成不服盆或者服盆難的問題。
養護一段時間的克拉夫就可以正常去澆水了,除了夏季高溫、冬季低溫的時候適當控水之外,春秋兩季都可以保證土壤的溼潤,如果擔心澆水過多造成徒長,就可以等到底部的葉片發軟的時候再去澆透水即可。
最後、光照
春季的陽光比較柔和,剛上盆的克拉夫是可以接受全光照的,如果溫度高於25度了,為了儘快的服盆可以把它們放到明亮的散光處,春季大概20天就可以完全服盆,這個時候就可以完全接受光照了,只不過要注意光照強水分蒸發的就快,及時補充水分,防止盆土過於乾燥。
成年的克拉夫,最好能夠保證4個小時以上的陽光直射,大部分陽臺黨都是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的,只要不是過度缺光克拉夫顏色都不會變綠,當然光照越強葉色就會越紅,夏季高溫需要進行遮陰。
克拉夫,皮實好養還非常容易上色,而且很愛爆崽,如果喜歡紅色系的多肉,可以養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