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一甲子等您講故事 相伴60年這些回憶您還記得嗎?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1月21日訊,本報紀念創刊60周年故事線索徵集活動開展以來,廣大讀者滿含真情的積極響應,帶給我們連連驚喜。

晚報伴您走過60年,我們一起聊聊咱們的故事

本報紀念創刊60周年故事線索徵集活動開展以來,廣大讀者滿含真情的積極響應,帶給我們連連驚喜。

讀者們的每一通來電、每一封來信、每一條留言,講述的都是一段與《北京晚報》的不解之緣。

這緣分,遠遠超越了白紙黑字,超越了編讀互動,而是一份濃濃的人生情感。對我們來說,尤其如此。

石祥:《十五的月亮》離不開晚報宣傳

石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軍旅詩人、詞作家。唱遍大江南北的《十五的月亮》,就出自他筆下。

石先生與北京晚報保持著多年的聯繫,看到本報徵集故事線索的報導後,石先生熱情地打來電話追憶晚報之緣:「我和晚報前副總編輯李鳳祥同志相識已久。當時,李鳳祥在南開上大學,和我的同學在一起讀書。

1960年,我去南開看望同學,就此結識了李鳳祥。1964年,我調往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當時鳳祥也來到北京做了編輯。此後,我們的聯繫就一直沒有斷過。」

石先生說,他的兩篇代表作《十五的月亮》和詩歌《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能夠在北京市民當中家喻戶曉,都離不開《北京晚報》的大力宣傳。

1976年,周總理去世,當時國內環境比較複雜,「四人幫」對群眾哀悼周總理百般阻撓。在這樣的背景下,石祥寫下了《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這首著名的詩歌。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作者:石祥

夜呀,靜悄悄,靜悄悄……

當祖國度過了沸騰的白天,

當人們在夢裡露出甜蜜的微笑,

當熟睡的嬰兒臉上現出幸福的酒窩,

當晶瑩的露珠掛上嫩綠的幼苗……

啊!同志呵,你可知道,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辦公室呵!

燈光又亮了通宵!

啊!春風知道,夏雨知道

秋霜知道,冬雪知道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呀

幾十年如一日,

晝夜為我們操勞!

如果世界上真有不知疲倦的人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呀,

一生睡得最少,最少!

看,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就是最好的寫照!

這是一盞普通的燈嗎?

不!他點燃的是他的一生的心血呵,

是敬愛的周總理的紅心在閃耀!

不要說敬愛的周總理已經安息,

這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呀,

兩眼炯炯發光,

永遠不會睡著!

不要說敬愛的周總理的骨灰已撒滿江河、大地

這樣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呵,

一生蓬蓬勃勃,

永遠不會停腳!

看,周總理從國際歌聲中走來,

又奔上南昌起義的大道—

在南昌的一座平凡的小屋裡,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和啟明星一起破曉!

韶山的朝陽照亮東方,

井岡的明月紅了一角,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化作燎原的一支熊熊火苗!

遵義城的一座普通磚樓裡,

樓下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和樓上毛主席辦公室的燈光輝映相照

漫漫的長徵路上,

雪山、草地、饑寒、疲勞

天上飛機濫炸,地上敵軍圍剿......

艱苦的歲月,夜裡哪有明亮的燈光啊

周總理在馬背上指揮,膝蓋上辦公,

點燃的是松明、野蒿、古藤、燈草!

延安楊家嶺窯洞裡,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和遍地的抗日烽火一起燃燒!

那地圖上縱橫交織的紅色箭頭,

是明燈射出的霞光萬道

在西安,在重慶,

在南京,在上海......

任憑國民黨反動派窺視、盯梢,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是插在敵人心臟裡的一把尖刀!

在碧波蕩漾的中南海,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閃耀著一個又一個通宵

在出國訪問的飛機座艙裡,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和星星一樣閃亮;

在巡視祖國的列車上,

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呵'

和車燈一起賽跑!

眼——熬紅了!

臉——消瘦了!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呀,

還在燈下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思考!

夜啊,靜悄悄

靜悄悄……

當我們在月下漫步

當我們在星下思考,

當我們在桌邊靜坐

當我們在燈前對照……

同志哪,你想過沒有

該怎樣象周總理那樣戰鬥不息,

闊步跨上那繼續長徵的大道!

後來,這首詩入選語文課本,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流傳海外。這首詩儘管不是在晚報上最先發表的,但晚報詳細披露過此詩的創作經過,在讀者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1984年,《十五的月亮》在《解放軍報》上發表,但在地方上真正家喻戶曉,是從《北京晚報》的報導後開始的。」石先生不僅是晚報的老讀者、作者,這些年來,也一直關心著北京晚報的發展。

他說,他希望晚報能夠繼續發揚深入群眾的工作作風,不說空話,寫更多「接地氣」的文章,積極保持與讀者、作者之間的聯繫,同時注重文藝副刊的發展。他衷心祝願《北京晚報》能夠越辦越好。

王雪飛:晚報讓我一展才華

王治國一家是北京晚報的忠實讀者,訂閱晚報已經幾十年了。王治國的女兒雪飛從小就喜歡畫畫。1991年初,當時的王雪飛才16歲。一天晚上,王治國拿著《北京晚報》對女兒說:「你不是喜歡畫畫嘛,晚報有個五色土副刊,每期都刊登一幅刊頭設計,你如果有興趣,不妨畫幾幅投稿試試?」

雪飛聽從了父親的建議,找來了家裡存的晚報,花了幾個晚上,研究分析了五色土副刊的特點,繪出了自己設計的第一份刊頭,寄給北京晚報。3月31日,《北京晚報》刊登了雪飛寄來的刊頭,家裡人都高興極了,雪飛信心大漲。隨後的幾年,雪飛又陸續設計了一些刊頭,在《北京晚報》上共刊登了29幅。

後來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她又陸續刊登了上百幅。通過這種方式,她積攢下了幾千元稿費,成為她參加工作前送給父母的第一份厚禮。直到現在,雪飛對晚報依然心存感激,她說:「我永遠也忘不了,是晚報給我帶來了信心和勇氣。」

王治國本人熱愛書法。2015年4月,北京晚報體育版改版,推出了「動周末」欄目。標題中的「動」字是採用書法的方式寫出,面向廣大讀者徵稿。2017年的3月3日和4月7日兩期報紙,刊登的就是王治國為晚報所題的「動」字。

他表示,北京晚報不愧是北京市民的「當家報」,既有最權威的聲音,也是一個展示百姓生活風採的平臺。這張報紙陪伴了他家兩代人。王先生說:「雖然獲取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但《北京晚報》在我們全家人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白進效:我掛念晚報的老朋友

85歲的白進效老先生不只是北京晚報的一名讀者。從1958年北京晚報創刊伊始,他就開始向晚報投稿。當時,白進效是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同時也是學校登山隊的教練與副隊長。

北京地質學院的登山隊成立於1958年,成立之後,組織了一系列登山考察活動。每次活動結束後,白進效都會寫下一篇文章,總結經驗、記錄感受。從1958年開始,白進效以「體評」這一筆名,將自己關於登山的文章投給北京晚報體育版。少則幾百字,多則上千字。

就這樣,陸續有幾十篇稿子在《北京晚報》上刊登了出來。一來二去,白進效也漸漸和當時晚報體育部的記者編輯們熟悉起來。這次,適逢晚報創刊60周年徵集故事線索,記者應白進效老人之約與他聯繫時,老人十分激動。提到當年體育新聞部的記者編輯們,老先生心裡還多有掛念。他說:「和晚報的這段緣分,一輩子都不會忘。晚報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份記錄,更像是一位老朋友。」

晚報一甲子 繼續等您聊

我們的線索徵集活動還在持續進行,目前已經收到了近百封郵件,接聽了200多個熱線讀者電話,許多鮮為人知的真情故事呈現在我們面前。

晚報在讀者心中的位置,激勵著我們前行,讓我們既引為榮耀又深感不安,唯有加倍努力,方報答讀者厚愛於萬一。這次徵集到的和晚報結緣的史料和故事,我們將盡最大可能和大家分享,在《60年:晚報故事》專版中細說端詳。

專版將從2月16日大年初一開始陸續刊出。專版上的欄目設置有:「晚報上的我」,請您執筆以第一人稱講述和晚報的故事;「晚報有緣人」,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線索和晚報當年的報導,派出記者採寫您的生活變遷;「剪報看今昔」,將陪您一起回顧那些值得追憶的生活瞬間;「頭回看晚報」,聽聽新讀者的肺腑之言。

這是一次老朋友的聚會,也是一次新朋友的結識。

我們在這裡,隨時恭候您!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琳

編輯 TF005

相關焦點

  • 2021年伊始 帶您看看30年前1991年的北京
    每逢年關,貓兒胡同都將為您奉上跨時代的經典回憶大殺器。我們即將迎來2021年,就讓貓哥帶您回到30年前的1991年,去看看那一年的生活吧。1991年最大的事情,無過於年初海灣戰爭結束,年底柏林圍牆拆除、蘇聯解體。當時貓哥還小,沒有感受到後者對我們的衝擊。這種衝擊可能並沒有表現在日趨開放、活躍的北京經濟生活中,卻可能在一兩代國人的腦海裡留下了難以言表的烙印。
  • 老師,您說過的話,我都還記得
    是站在三尺講臺上, 那個隨手畫圓、徒手畫地圖, 曾陪你經歷最難忘的校園時光, 閉眼都能告訴你知識點在第幾頁的老師嗎?
  • 生肖龍一甲子一次的大喜來臨,錯過等60年,接到家發到家!
    生肖龍:一甲子一次的大喜來臨,錯過等60年,接到家發到家!屬龍人個性很強,對事業充滿熱情。
  • 一甲子是多少年,一甲子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對於「一甲子」這個詞可能很陌生,其實這就是一種古代紀年和算時間的一種方法,或許我們老一輩的年親人早已經把古人的算時間的文化給慢慢淡忘了。  那麼,大家知道一甲子是多少年嗎?一甲子又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提問:一甲子是多少年?
  • 齊魯晚報 2021年01月15日
    這對爺孫最愛做的事兒就是拿出軍功章,講講從軍後成長成才的故事。  兩代軍人兩代使命,無論是革命情懷還是家國情懷,不變的是赤誠之心。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爺爺包信民的家裡,聽他們講述一家兩代人追逐軍旅夢的那些事兒。換上警察藍·那份擔當不變  家國情懷在包信民老人和孫子包德璐之間傳承不息。
  • 封面上的這個物件您還留著嗎?︱1996丙子年為什麼是網絡年?
    >星標,我們天天和您悶得兒蜜!現如今,很多北京市民家裡已經用上了上百兆的寬帶網,很多公共場所也都有免費WiFi,上網對於大家來說已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去網吧的人大大減少,也沒人再管上網叫做「衝浪」,回頭再看20多年前北京剛剛聯入網際網路的這一段時光,我們不禁感慨生活的巨變。那您還記得嗎,那一年是1996年,農曆丙子年。
  • 晚報邀您試膽《十二星座離奇事件》
    晚報記者獲悉,今日太平洋影城還將準備特別的星座驚悚佔卜屋等待「膽大人士」前來挑戰。成都晚報為回饋廣大讀者,特準備10張首映當天門票讓讀者免費觀影。只要您在成都晚報官方微博相關微博下方留言,就將有機會親臨太平洋影城,解密暗潮洶湧的星座謎團。成都晚報記者 陳成
  • 2021年起,北京將有這些大事發生!與您息息相關!
    新年新氣象, 進入2021年後, 北京又有哪些大事會發生呢? 快來瞅瞅吧!
  • 1972年的北京,您未必見過!
    北京四九城 Weixin ID beijingsijiucheng
  • 泰州濃濃年味兒您數得出麼?您能記得多少呢?您快來核對一下!
    泰州民俗裡的年味、舌尖上的年味……泰州這些數不盡的年味中,不知道大家心中最溫暖的記憶中還有哪些呢?您數得出麼?您能記得全麼?下面,我們就快來「鼠」一「鼠」核對一喲!舌尖上的年味年年有魚老話說的好:「無魚不成席」。在泰州人的年夜飯上,更是少不了魚這道菜!因為魚和餘諧音,又是吉祥的象徵,過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
  • 這些幾十年前的老廣告,廣告詞我居然還都記得!波導手機,手機中的...
    這些幾十年前的老廣告,廣告詞我居然還都記得! 「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 「金龍電器,大家都滿意。」 「中國、義大利合作生產——冰熊牌低溫冷櫃。」
  • 10天幹,12地支,10×12=120,而一甲子=60年—網友:我數學不好?
    1911,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被推翻,中國結束了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中華民國成立。百廢待興,國民政府於次年宣布公曆與農曆並行,即日常活動以公曆進行,以便與國際接軌;節日、農時以農曆進行,以便生產與傳承。而農曆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幹支紀年,則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1995年的北京,您家住哪!
    北京四九城 Weixin ID beijingsijiucheng
  • 2019年豬年就要結束了,這些與小豬有關的動漫,你還記得嗎?
    2019年的你是不是胖了,你要記住,你胖了有可能不是你的原因,還有可能是今年屬豬大家都胖了,而你只是身體為了不與大家脫軌,於是也胖了。那麼2019年豬年就要結束了,這些與小豬有關的動漫,你還記得嗎?而這部動漫很多80、90後應該都很熟悉,也算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了吧?2、《紅豬》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宮崎駿的半自傳動漫。也許紅豬是太多中年人的命運,他們經歷過戰爭創傷和自我放逐,孤獨中又帶有某種不能與外人說的執著。久石讓的配樂簡直太棒了,令人驚訝的是,雙方的受害者一起上了天堂。空中盜賊團夥的可愛讓人想起了天空之城的海盜家族。
  • 1984年北京,那年您多大?熟悉不?
    1984年北京,那年您多大?熟悉不? 2020-08-26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談起北京
  • 父親,請允許我下輩子還做您的兒子,報償我今生的無能為力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小時候,整天圍在父親身旁,聽父親講故事,和父親做遊戲,讓父親舉高高,甚至和弟弟爭寵;長大後異地他鄉,客旅天涯,一年卻很少回家,只有在假期的時候才能見到父親,每一次都是匆匆一瞥,甚至都沒看清他蒼老的臉上的皺紋。今夜,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不孝子將最誠摯的思念送給遠在家鄉,每日勞累的父親。同時,願天下所有的父親一生平安!
  • 1952-2020,屬於北京人的回憶,總有一個會讓您淚奔!
    今兒個,小編想帶您看看北京這幾十年間的滄桑變幻,一眨眼我們就老了。▲1956年,北京東安市場。▲1979年,時任宣武區大柵欄街道辦事處職工的尹盛喜,扔掉「鐵飯碗」,在前門箭樓腳下支起茶攤,創立「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靠賣每碗兩分錢的「大碗茶」創業並發展為北京大碗茶商貿公司。
  • 錢七虎:奮鬥一甲子,鑄盾60年的家國情懷
    2019年1月8日,錢七虎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耄耋之年的錢七虎有很多頭銜: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創立者、防護工程科技創新引領者……但在所有的身份和頭銜中,他最喜歡別人稱他為「科技工程者」。
  • 遙望星空60年 探秘宇宙一甲子—新聞—科學網
    60年後的今天,北京天文館已經成為集展覽、講座、培訓等於一體的天文科普中心,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領略蒼穹之美、探索宇宙奧秘的夢想。 時光倒回60年前的今天,這裡熱鬧非凡。 1957年9月29日上午,在新建成的北京天文館前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典禮。典禮結束後,600多位中外來賓進入大廳參觀,在天象廳觀看了《到宇宙去旅行》的星空表演。從1957年國慶節起,北京天文館面向公眾正式開放。 天文學家李元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我國想建立天文館,已經是很多年的夢想了。」
  • 2020犯太歲的生肖有您嗎?
    按照天幹和地支60年一甲子的說法,太歲星君一共有60位,60年一甲子的輪迴中,每個年份都有對應的太歲大將軍輪值太歲,同樣的,進入2020年庚子年後,同樣也有一位輪值的太歲大將軍輪值,來主管這一年(庚子年)的人間福禍。庚子年太歲星君,也就是庚子年太歲大將軍往往也被成為庚子年太歲,我們常說的犯太歲,其實就是冒犯流年值班太歲神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