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草的生長習性有哪些?種植過程中有什麼小竅門?一起來看看吧
現如今,有很多人開始來到鄉村從事種植業。一方面是這個行業非常火爆,人們希望吃到純天然的食物,讓這些農作物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國家對於農村有了很大的扶持。這些有利的條件帶動了種植業的繁榮。不過在種植每種不同的農作物時,我們也要注重相關習性以及一些小竅門,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種植豬籠草。
首先,我們要注意豬籠草生長的習性。豬籠草和大多數植物一樣,生長過後葉子會由於更變形態的反應而慢慢衰竭枯萎。這個時候我們應當將這些已經枯萎了的葉子剪掉,才能讓豬籠草看起來重新煥發活力。同時,豬籠草也非常喜歡陽光的照射,豬籠草在陽光照射的狀態之下,還可以進行能量的補充,刺激自身增長。豬籠草對於土壤的溼度、溫度等也有眾多要求,健康的豬籠草外表呈深紅色。
我們在種植豬籠草的時候,也會發現很多麻煩。例如它的外表會出現一些發黃或發白的水漬,這是因為雨天的降水,含有大多數的鹽分,沉澱過後在土壤表面形成的。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當將土壤進行翻新,重新弄一些溼潤的土壤,放在豬籠草的周圍,讓它繼續煥發活力。
豬籠草對於空氣的溼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豬籠草長時間不長出果實,則是因為周圍的環境過於乾燥。這時我們應該想辦法提高空氣的溼度,例如弄一個塑膠袋或是簡易的大棚,將豬籠草蓋住,這樣便可以使周圍的空氣溼潤起來。同時,我們在袋子之內也可以放一些空氣溼潤劑。
在成長過程中,豬籠草有和其他植物一樣需要吸收養分,但豬籠草卻不需要任何的化肥。其實豬籠草自身有捕捉能力,它身上的籠子便可以捕捉到周圍的食物。如果在豬籠草附近,有一些弱小的昆蟲或者小型的爬行動物,豬籠草會伺機而動,將這些昆蟲捕捉從而補充能量。
也有一些農民朋友喜歡餵給豬籠草一些小昆蟲。其實,大部分的豬籠草有自己的捕捉能力,不需要我們人工餵養,因此在栽培過程中特別省事兒。
如果豬籠草附近真的沒有蟲子,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小的昆蟲。例如螞蚱、瓢蟲等。但外形稍稍大一點的蟲子,則不受豬籠草的喜歡,它們也不會消化這些大型昆蟲。因此,我們儘量選擇一些體型較小的昆蟲來餵食。對於一些剛剛生長的豬籠草,由於它們沒有完整的消化系統等,因此我們不可以一味地給它們餵食蟲子。很有可能這些蟲子會在豬籠草的內部腐爛,造成整株草的枯死。
此外,有一些人會反季種植豬籠草,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選擇聚乙烯棚膜。這種大棚材質比較薄,而且有很大的抗風能力,同時也不會影響日常的陽光照射,會讓這些棚內的植物能夠吸收足夠的養分。
如何判斷豬籠草是否有足夠的照射呢?我們要看一看它的外表是否呈深紅色。如果它的顏色變淺,則需要更多的陽光照射。這個時候,農民朋友可以用人工補光來代替自然光照。
由於在棚內種植對於周圍的環境是否潔淨,有很多的要求,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給豬籠草施肥。畢竟大棚之類的蟲子較少,我們為了整潔也不可能給豬籠草為食蟲子。施肥雖然有點麻煩,但卻可以為豬籠草提供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