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朋友到陌生人可能只是一瞬間,但從熟人到朋友要多長時間呢?美國一頂新研究給出的答案是80到100小時,而要成為至交密友則需要一起度過300小時才有可能實現。敘舊、開玩笑以及有意義的談話有助於提升親密度,拉近距離,閒聊則會起反作用,降低親密度。
有一段時間,跟我從同事發展成的好朋友,打得特別的熱乎,好一段時間都會約出去玩,你給我帶吃的,我給你買衣服,都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對方。然而熟絡一段時間之後,兩個人的關係開始回歸平常,因為工作的原因,各自在一起的時間又變少了,關係也開始冷掉了,即使在一座城,幾年都見不了一次面。
是呀,友情跟愛情都一樣,剛開始黏糊,接下來會發生一些事情,讓關係忽然冷卻,然後過一段時間又會暖和起來。人就是這樣,痛恨孤單、卻又懼怕親密。
朋友之間,隨著圈子的不同,再也沒有了以前的那種共鳴,偶爾在一起聚會的時候,卻只能靠不斷的咀嚼以前那些美好的回憶,或是以前工作的地方的其他人事物來尋找話題,這是多麼尷尬。
當我把你當成最值得深交的人,後來因為發生一些事情,才知道,我在你的心裡並沒有那麼的深交,開始有些微微的失望,於是不斷的說服自己人與人之間本該如此淡薄,開始把你放回到一個普通朋友的位置,表面卻維持和平。
好久不聊天,不知道要聊什麼,又或是要斟酌一些詞句,才敢發出去,感情突然淡了。
雙方變得沒有以前那麼交心與信任,從前的我們是最知心的朋友,什麼事情都會跟對方說,從來不會隱瞞,現在對方的狀況一無所知,說話之間沒有信任,坐在一起全在吹牛,有種虛偽的感覺。
兩個人的生命軌跡開始變得不一樣,所想所思考,所面臨的問題大不一樣,彼此朝著不同的方向在成長,變得沒有交集。
剛開始都會精心為對方準備生日禮物,記住對方生日的時間,並準時送上祝福,漸漸地這些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雙方不再提起這些,生日都會默默過。
以前發信息都會秒回,從來不會怠慢對方,現在發一個信息,幾天都不回,直到想起來想回了,就隨便敷衍一下,關係可有可無。
交心的朋友互損不會翻臉,出錢不會計較,地位不分高低,成功無需巴結,失敗不會離去,迷茫的時候拉一把,難過的時候有你來安慰。
人與人之間和誰都不要熟的太快,不要以為剛開始話題一致,共同點很多,聊得開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語言可以打動人心,但也有很多是假的,一起經歷的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