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香港恐怖電影加持,另類懸疑警匪片《目露兇光》

2021-01-09 電影大菠蘿

由林嶺東執導的懸疑類型警匪片《目露兇光》上映於1999年,是林導詮釋另類「暴力美學」的代表作。

在1999年入圍臺灣金馬獎,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六項提名,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四項提名。

這部電影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大潮下所發生的故事,在巨大壓力下,香港展開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面對收入減少、工作難找,全民大裁員的情況下,普通民眾所做出的反擊,往往要比想像中的更為激烈,甚至是匪夷所思!

通過電影片頭的一起離奇殺人綁架案以及舊影像的表現風格,林導似乎正在為那個暗潮洶湧的年代畫像,電影一開始就引起了觀眾們的困惑,一個受金融危機影響失去工作,負債纍纍的普通人卻遭到了不明匪徒的綁架,叫人不解,傳遞給觀眾們的觀影反應似乎是另有深意。

林導利用從好萊塢學來的黑色電影風格,把《目露兇光》的警匪片基底,包裝上了一層恐怖元素,以山景酒店滅門慘案為引,把這次綁架案推入了更深的迷霧之中,此種表現手法在香港類型片裡是極為少見的。

從很多跡象表明,這不僅僅只是一部警匪片,被綁架者馬文信(劉青雲飾)他是反派亦是受害者,十年付出轉瞬間化為泡影,面對大時代背景下他不想隨波逐流,但也不會屈於絕境之地。

馬文信被綁架後性情大變,戲裡戲外影帝級的精湛演技讓人信以為真,這就是一件詭異離奇的超自然現象,而用這種方法隱藏真相、逃脫罪名,的確是創意十足,同時也說明了他並不是一個職業的罪犯,也沒有專業匪徒的職業自信。

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氣運影響了整座城市,也將他的理想與抱負消磨殆盡。馬文信酗酒撞破了頭,血流滿地,他少言寡語行為怪異,脾氣愈加的暴躁,去銀行大吵大鬧是因為房子即將要被收回,用棒球棒打碎電視只因節目裡面正在播送著負資產的新聞,他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威脅社會的公敵,但在被逼入絕境的道路上,卻早已走向了瘋狂與絕望。

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馬文信的作案動機也愈加的清晰,順風順水的時候,人性都是善良的,但當進入無望的深淵之時,人類的兩面性才會暴露出來,高尚的情操被擊得粉碎才覺得死心塌地的成為金錢的奴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文信用撞邪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殺掉高利貸的中介人是貪婪心在作祟,他對這個社會感到了失望和厭倦,馬文信不僅是那個時代經濟體系崩塌的受害者,也是追求一己私慾的受害者,更是波及普通民眾受害者的代表。

在偶説君看來,林嶺東作為香港電影「暴力美學」的代表人物,在影片中所詮釋的暴力是偏寫實風格的,它具有一定的社會探討價值,而非吳宇森式遠離現實的個人英雄主義題材的影片。

隨著鏡頭的移動,不明匪幫撞死保安員,釋放人質的兇殺慘案現場,梁家輝所飾演的警察濫用私刑,正邪之間上演玩命追逐大戲,馬文信以弱勢方反殺窮兇極惡的歹徒,多場景的動作鏡頭被慢慢銜接在了一起,真相也漸漸浮出了水面,影片的走向開始迎合受眾的口味,凌厲的剪輯和刻意製造的懸疑氛圍,在熒幕上讓我們感受到了,林嶺東導演對於環境影響下釋放暴力的深刻理解。

在某種意義上,馬文信對金錢的追求決定了他的命運,包括他的妻子。

越是不合常理的事情,就越容易讓人起疑,看似天衣無縫的作案過程,但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電影結束時,馬文信的妻子不願與他共同離去,他的選擇竟是要把她殺掉,因為他已經陷入了用物質需求來延續自己精神依託的欲望之中,這讓他徹底喪失了理智,甚至懷疑自己的妻子出軌,即使臨死他都沒有絲毫的悔意,讓人覺得可悲可嘆。

其實馬文信只是一個在時代快速發展中優勝劣汰的無知參與者,也是這場無聲硝煙戰爭的犧牲品,通過影片也反映出了90年代社會普遍現象中的不安情緒和躁動心理,作為黑白代表的劉青雲與梁家輝,在影片中多次上演「變態」式對決,行為處事都頗為極端,異常的焦躁表現,正是社會大環境下的群體特徵。

影片最後,馬文信在墳場附近選擇了自殺,在臨死之際他看到了在身邊不斷遊走的靈魂,自己設置的謊言,終為此吞下了苦果,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此處的畫外空間運用,為觀眾們留下了多方向式解讀的權利,頗有寓意也耐人尋味。

作為間接反映香港90年代某一時期的電影《目露兇光》並不如它表面看起來的,像一種絕望的宣言。

如果馬文信是受困的靈魂,用最後的自盡來得以釋放是對那個社會某些不公待遇的抗訴,那麼林導正是通過他獨有的社會角度,想讓觀眾們對於生活中的暴力影像有著更深入的思考,也連帶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於人們的重要性和正確的解讀方式。

關注:偶説沵看,暢聊新老電影、品人生百態。

相關焦點

  • 《高度戒備》姐妹篇,劉青雲梁家輝主演,警匪片融入靈異元素!
    說起香港警匪片,一連串像《無間道》、《英雄本色》、《竊聽風雲》等等電影名字就飈出來,畢竟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啊!香港警匪片真正意義興起於50年代中後期,踏入80年代才真正迎來它的輝煌時代,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影壇上鞏固了它的「江湖地位」,以至於在90年代後,警匪片成了香港影壇專業化生產的類型片。
  • 《敏感事件》6月6日映 再曝劇照馮遠徵目露兇光
    《敏感事件》6月6日映 再曝劇照馮遠徵目露兇光 馮遠徵目露兇光
  • 目露兇光
    1976年生於丹麥哥本哈根的Jacob Aue Sobol是最年輕的馬格南攝影師之一,早年曾在歐洲電影學院和丹麥藝術攝影學校學習攝影,於
  • 《謎城》劇照曝光 張孝全目露兇光揮舞砍刀(圖)
    《謎城》劇照曝光 張孝全目露兇光揮舞砍刀(圖) 2015-07-08 16:47: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萌今日,片方公布了一組張孝全的劇照和海報,照片中,張孝全目露兇光,或拔槍相向,或揮舞砍刀,匪首老大形象「躍然圖上」。  首次顛覆「小清新」造型  作為臺灣影壇的「新生代演技派小生」,在眾多影迷心中,張孝全早已成為「小清新電影」的代名詞。
  • 鬼宅兇地發生離奇綁架,兇狠眼神蘊含凜冽殺機《目露兇光》
    鯉魚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香港驚悚片《目露兇光》。本片的陣容十分強大,林嶺東導演,劉青雲、梁家輝兩大影帝出演雙男主,郭藹明擔當女一號,與劉青雲的夫妻檔夫唱婦隨配合默契。電影上映於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被重創的香港中產階級,彷徨、焦慮、迷茫的狀態之下,開始變得目露兇光。一棟大廈的地下停車場,發生槍擊綁架案,歹徒在逃竄時將保安撞死。
  • 新劇照目露兇光,看著沙包大的拳頭,覺得他這部電影能火!
    不過張晉很善於抓住機會,在演活張天志這個角色之後,他選擇塑造屬於自己的經典,因此就選擇拍《張天志》這部電影。說句實話,如今張晉也是放手一搏了,想要得到觀眾認可,他只能走這條路。《張天志》這部電影已經拍很長一段時間,如今劇照已經陸陸續續的出來了。看著張晉的新劇照,目露兇光,看起來很堅韌。而且,這個沙包大的拳頭看起來很有威懾力,只能說張晉更硬氣了,這是武打演員該有的氣質。
  • 陳俊生發現狗仔目露兇光指著鏡頭 陳怡婷友人罵他禽獸(圖)
    陳俊生發現偷拍,目露兇光指著鏡頭,示意記者不要拍陳俊生女友陳怡婷上月24日為情輕生結束37歲生命,事發至昨16天,陳俊生只在第1天接受專訪痛哭否認劈腿,後來宛如人間蒸發神隱下車時發現偷拍,陳俊生目露兇光指著鏡頭,碰到和尚化緣也置之不理,快步進入大安捷運站商辦大樓。今年44歲的陳俊生出道近20年情史精採,女友陳怡婷不堪遭劈腿,加上2人房產糾紛,從租屋處12樓跳下自殺,留下遺書控訴陳俊生惡行,鬧上社會版面。事發當天,陳俊生接受專訪,痛哭流涕說:「我只有這個女朋友,沒有其他女人,是她誤會了!」
  • 沒有遇到目露兇光的人,陽光傾瀉,天空湛藍
    裡約的冬天,六點天色已經暗去,我走到路邊的小吃店裡跟店員說,「阿撒一」,那些下了班,在店裡排隊買食物的裡約人,也會徑直湊上來,「韓國?日本?中國?」他們的眼睛透露著熾熱與好奇,一個東方人,跑到路邊小吃店來問「阿撒一」,她一定是遊客,她真的嘗過或者喜歡「阿撒一」嘛?也沒有人目露兇光,只是眼神格外直接,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確沒那麼講究。
  • 最嚇人的十部香港恐怖片,每一部都是童年陰影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香港電影開始與世界接軌,注重感官刺激的商業娛樂電影呈現多樣化,警匪片、武俠片、恐怖片等不同題材的電影湧現,並逐漸成為電影業主流。對於八九零後許多觀眾來說,都曾經歷過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那些年,讓觀眾難以忘懷的無疑是小小年紀被留下陰影的恐怖電影。作為香港電影的一種重要題材,恐怖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香港警匪片突圍:面孔翻新陣仗大 格局升級題材猛
    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昨天揭幕,《衝鋒車》《迷城》《殺破狼2》《赤道》《暴瘋語》《暴雨迷城》等一批新型警匪片亮相,令觀眾耳目一新,表現出「港片」在題材和創意上的突圍意識。昨天,幾部大片的電影人對於香港警匪片如何出新紛紛發聲。  毀形象 請外援   從1979年章國民的《點指兵兵》開始,香港電影逐漸開創了警匪片類型。
  • 全球最恐怖電影排行榜,敢看不?!
    惡魔在身後》《筆仙》《與鬼同桌》  《突然有一天2月29日》3.泰國:《惡魔的藝術》3部《在吃之前,請先切塊Meat Grinder》《死神的十字路口》《鬼影》《鬼肢解》,《連體陰》《13駭人遊戲》 《靈虐鬼債》《生還者》《駭人手機》《死亡信條》《血猴》《無主孤魂》《卡到陰》《午夜塔羅牌》《幽閉空間》《不死兒魂》《活鬼胎》《女魔》
  • 很多人看不明白的恐怖電影,劉德華脫衣舞開頭,張栢芝演的太恐怖
    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不僅歌唱的好,還是影視巨星,無論演什麼電影,劉德華都是演得出神入化。其中有一部電影很特別-《大塊頭有大智慧》,雖然大牌明星有不少,但是很多人根本看不明白電影要表達的含義。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 香港電影裡的殭屍,為什麼穿清代官服?丨雜貨科考隊
    因此,出品於 1957年 的 《湘西趕屍記》 雖然借用了殭屍形象和趕屍傳說,劇情卻是「殭屍咬人是假的,毒販嚇人來運毒,最後被我們繩之以法了」,本質上是一部緝毒片、警匪片、反迷信宣傳片。 1936 年到 1980 年 這半個世紀,香港只有 七部 殭屍電影。事情在 1980年 出現了轉機。
  • 《美國隊長》藝術版海報連發 紅骷髏面露兇光
    《美國隊長》藝術版海報連發 紅骷髏面露兇光 大反派紅骷髏面露兇光
  • 關於香港恐怖電影的往事,為大家進行一些簡單回顧
    以馬徐維邦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恐怖片導演,曾在1930年代拍攝出了《夜半歌聲》《冷月詩魂》《古屋行屍記》等片,開創華語恐怖電影先河。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馬徐維邦與一大批內地的影視工作者來到香港,繼續電影創作,由此也為香港電影的第一次爆發奠定基礎。